這是東漢末年各路諸侯團結一致,共同對抗大奸臣董卓的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即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那麼這些諸侯裏面誰的官職最大呢?
漢靈帝時期,十常侍干政亂國,外戚大將軍何進決定剷除宦官,結果反被宦官所害。西涼董卓受何進、袁紹徵召進京平十常侍之亂,於北芒立下救駕大功,入京後把持朝政,專權擅威,少帝無過,董卓強行廢掉改立其弟陳留王劉協為帝,後又弒害少帝和何太后,一時權傾朝野,威震天下。
董卓在京師挾制皇帝,專權誤國,這引起了地方諸侯的極大不滿。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紹聯合關東各地的刺史、太守,以討董卓為名,集結了十八路諸侯(實際沒這麼多),大家共推袁紹為盟主,集結軍隊共同討伐董卓。
十八路諸侯具體為:
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
盟主: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是根據《三國演義》的説法,但是在正史記載裏並無十八路諸侯之説。除了曹操早在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率先起兵外,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起兵的州牧、郡守共有十家,加上後來加入的張邈之弟張超和依附袁術的長沙太守孫堅,總計十三路諸侯,這十三路諸侯之外,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都是《三國演義》強加上去的。
與《三國演義》十八路諸侯會盟,大軍集結在洛陽外圍共討董卓的大場面不同,《三國志》、《後漢書》等都記載這些諸侯都駐紮在不同的地方:袁紹,、王匡屯兵河內、孔伷屯兵穎川、韓馥屯兵鄴縣、袁術屯兵南陽、張邈、劉岱、橋瑁、袁遺屯兵酸棗。而且袁紹的盟主之位只是眾人“遙推”,而非像《三國演義》所寫那樣袁紹在眾諸侯面前“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再説到這些諸侯當中誰的官職最大,我們可以從《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找到答案: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裏面後將軍袁術領銜,韓馥、孔伷、劉岱都是州牧、刺史居次,後面幾個,包括袁紹都是太守級別,只能居最後。
袁紹、袁術兄弟所在的“汝南袁氏”天下聞名的望族,袁氏一門“四世三公”在東漢末年也是極為顯赫。袁術身居後將軍之職,這個軍職官名始於戰國。西漢武帝時期著名的“飛將軍”李廣就擔任過後將軍。東漢時期,軍隊將領由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衞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組成。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像漢靈帝時期外戚何進擔任的就是大將軍,驃騎將軍、衞將軍、車騎將軍位在三公之下,前、後、左、右將軍位次上卿。
而州牧和刺史,都是兩漢時期的地方官名,為一州之最高行政長官,是太守的上級。靈帝中平五年(188年)原冀州牧劉焉(益州牧劉璋之父)謂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權輕。遂改部分資深刺史為牧,故而資歷較高的冀州牧韓馥能排在袁術後面。
袁術的後將軍屬於京官,地位與上卿相當,而州牧刺史作為地方主政官員,手握地方軍政大權,是屬於真正的實權派。袁術的後將軍權不及州牧,但地位卻要高於州牧。而從他們的年俸上來看,袁術的後將軍屬於“中二千石”,每個月能領到180斛糧食的工資。而韓馥的州牧則屬於“二千石”,每個月只能領到120斛糧食。奉祿的不同也體現出了他們地位級別的不同。
既然袁術在十三路諸侯裏面官職最大,為什麼眾人沒推他為盟主而推袁紹為盟主呢?
其實袁紹、袁術這兩人雖然雖然都是司空袁逢的兒子,但袁術是嫡子,袁紹雖居長卻是庶子,袁術一直都看不起這個兄長,袁紹自然也不待見他,兩人的兄弟之情可謂是極為淡泊的。
袁術頂着“四世三公”的家族光環,早早就在東漢朝廷展露頭角,但他素無威信,沒有袁紹的英雄氣概,很多人都認為袁術是沾了他父親司空袁逢的光。袁紹就不同了,他早年當過西園八校尉中的中軍校尉,西園八校尉是漢靈帝設立的親軍部隊,直屬領導就是自封“無上將軍”的漢靈帝劉宏。董卓謀廢漢少帝劉辨,滿朝大臣無人敢做聲,袁紹第一個站出來怒斥説:“天底下強大的人,難道就只有董公你一人麼!”説完橫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離開洛陽前往冀州。
袁紹的圈子不是袁術所能比的,十三路諸侯多與袁紹親近而疏遠袁術,但袁紹也自知自己被推為盟主官職還不夠高,於是就自封了個車騎將軍,總算是把弟弟袁術壓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