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説老師要家訪,學生“住址”都變了!給“最佳觀測點”加一道“濾鏡”有必要嗎?

聽説老師要家訪,學生“住址”都變了!給“最佳觀測點”加一道“濾鏡”有必要嗎?

暑假接近尾聲,對很多學生尤其是新生家庭而言,假期里老師家訪是一樁“大事”。連日來,圍繞“家訪”這件事,記者採訪了不少學校老師。一些老師坦言,要了解學生,上門家訪無疑是一個“最佳觀測點”,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裏瞭解學生最真實的生活、學習環境及家庭情況,從而透過所見所感的“不一樣”,為每個孩子找準“教育的起點”。而當老師們敲開一扇扇門,發現情況與設想的不太一樣。

一聽説要家訪,學生的“住址”變了

黃浦區某小學的班主任李老師,暑假伊始曾對全班39位同學做了一項預調查,瞭解學生們方便被家訪的地址和時間。李老師用心準備着這次實地走訪,而讓她有點意外的是,人還沒走出去,目的地卻變了——與入學時登記的常住地址一比對,不少學生提供的家訪地址不一樣了。

在她的班上,有4位同學,上學時住在毗鄰學校的一個小區裏,但這次家訪,他們給出的地址都不在這個小區了。小齊是其中之一,她的父母不久前在徐匯濱江買了一套新房。儘管還未入住,但得知老師要來家訪,父母隨即把小齊的寫字枱、書架、鋼琴統統搬進新房,滿懷期待地等着班主任“來新家坐坐”。

小華和爸媽平時也住在學校附近,但今年家訪,爸媽提供給李老師的家訪地址卻位於虹口區。一問才知,原來暑假期間,小華多數時間都住在虹口的外婆家。於是李老師向家長提出,能否去小華自己的家家訪,正好看看他平時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但小華的媽媽堅稱,外婆家的格局跟自己家差不多,“學習環境也相似”。再一追問,原來是此前小華家樓上住户家裏滲水影響到了小華家的牆面,還沒來得及修補。

一個半月時間,李老師最終走訪了27户學生家庭,在線家訪了12户。8月初,出於疫情防控需要,一些原本約好的家訪改為線上進行。這也讓好幾位精心準備的家長頗為失落:“去年由於疫情關係,入學前的家訪就是在線進行,沒想到今年又不湊巧,沒法跟班主任來一次深入交流了。”

“從家長的角度來説,他們更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老師,所以動足了腦筋。”李老師發現,這些年,部分家長為“家訪”這件事會想盡辦法給家裏加點“濾鏡”,但其實相比“濾鏡”下的優渥家庭環境,老師們更想看到的是學生真實的成長環境,“哪怕小區老舊些、家裏不寬敞、陳設簡單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有一個穩定、良好的學習環境。”

“AB面”相結合,才能給予學生更立體的成長指導

作為老師與學生家庭之間聯繫溝通最直接的途徑,一次有效的家訪能讓老師和家長更為全面地瞭解孩子的情況。因此,不少家庭會為此做足“功課”——瘋狂大掃除、刻意營造環境、呈現“心意”,只為給老師留下好印象……可有時,家長的“良苦用心”未必是老師樂見的。

金山區張堰小學校長施慧麗有一個習慣——暑假跟着班主任老師一起去新生家家訪。這六七年間,每年她都會走訪10%左右的一年級新生家庭。在她看來,家訪中,除了那些家長和孩子想要盡力展現的“A面”,她更在意觀察的是孩子的行為習慣以及父母長輩的言行舉止等小細節構成的“B面”。

家訪時,有些父母會讓孩子彈彈鋼琴展示一下才藝,施慧麗會留心彈琴之際的“弦外之音”:孩子坐姿如何、彈完之後會不會自己合上琴蓋、放好椅子;老師和家長聊天時,一旁的孩子是靜靜聆聽,還是經常插嘴,抑或左顧右盼甚至“上躥下跳”;一旦孩子調皮,家長會作何反應,是大聲訓斥還是好好和孩子講道理;父母和長輩的教育觀念是否一致……

多年的家訪經歷,有一個畫面讓施慧麗一直記得。那是一個37攝氏度的高温天,當老師的車在當地一處農民自建房前的水泥地停下時,一對母子早早站在家門口相迎。兒子站在母親前頭,母親的雙手環繞在兒子肩上,母子臉上洋溢着熱情的笑容。“那一刻,我和同行的老師都很感動,身為教師的神聖感、使命感油然而生。”施慧麗説,家、校良好的互動,真正瞭解一個孩子的成長環境,有助於給孩子更好、更有針對性的成長引導。

“對於家訪,一方面我們希望能將學校所要傳遞的信息及時傳遞給每個家庭,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細節的觀察,對孩子及其家庭有一個更直觀、更全面的瞭解,從而在新學期開始後,更好地針對孩子的特性,因材施教。”施慧麗認為,老師在學校看到的學生,是羣體中橫向的他們,家長在家看到的,是從小到大縱向的他們,橫向、縱向相結合,才能更為立體地看清每一個學生。家訪的目的,正是全面瞭解的一個切口、一個開始。




  作者:王星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片:文匯報圖片庫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3 字。

轉載請註明: 聽説老師要家訪,學生“住址”都變了!給“最佳觀測點”加一道“濾鏡”有必要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