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資本市場總是先知先覺!
11月12號,在港上市的教育股出現了久違的集體狂歡,原因就一個,教育部打“雞血”了。
靴子落地,教育股有望迎來重估11月10日,教育部披露《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379號(教育類343號)提案答覆的函》。
一如既往,回覆函再次強調了對民辦教育的支持導向。
從民辦學校過渡期管理,規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關聯交易,公平對待非營利性和營利性民辦學校,完善民辦學校法律政策體系,簡化舉辦者變更相關審批手續五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首先,明確給予“過渡期”。在本決定公佈前設立的民辦學校,選擇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終止時滿足相關條件,給予出資者相應的補償或者獎勵。選擇為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應當進行財務清算,依法明確財產權屬,並繳納相關税費,重新登記,繼續辦學。教育部不便設定全國統一的“過渡期”,財政、税務部門也無法制定“一刀切”的分類選擇税費政策,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立足地區實際制定。
其次,為保障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舉辦者權益,回應舉辦者訴求,對合法合規的關聯交易持開放態度。為保障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對管理交易做出規定,要求關聯交易應該公開、公平、公允、合理定價。
再次,提出公平對待非營利性和營利性民辦學校,對非營利性和營利性民辦學校均有相應的扶持政策。但是,明確規定民辦學校的舉辦者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
最後,提出關於完善民辦學校法律政策體系的建議和關於簡化舉辦者變更相關審批手續的建議,切實解決在民辦學校中所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規範民辦學校辦學行為。
該文件的落地,可以説大大出乎預料,因為對比市場預期實在是寬鬆的太多,並沒有像前期對待民辦幼兒園一樣採取強“硬”措施,民辦學校只要遵循公開、公平、公允、合理定價即可,在税收上還有12%的優惠。
另外,此前業界就有傳言,義務教育階段是很大可能要禁止關聯交易的。而本次的政策信號,打消了市場和投資者對關聯交易的疑慮。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民辦教育專委會秘書長黃為稱,“教育部這次對關聯交易持開放態度的表態,讓市場對‘拆除關聯交易’的疑慮已經打消了。教育股的基本盤保住了,從長期來看,對教育股是看好的,特別是戰略投資者對教育股持積極態度,更有信心”。
投資人紛紛感慨等了這麼久的靴子總算落地,教育股的估值可以重新評估了。 但是,也有部分人士對此表示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次回覆函並未對民促法送審稿第12條進行説明”。
“政策風險”依舊存在2018年8月,監管層發佈《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在送審稿版條例的12條增加了一項新的規定;實施集團化辦學的,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加盟連鎖、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非營利性民辦學校。
由於民促法明確規定,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這也就意味着教育集團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加盟連鎖、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資本層面,市場就開始擔憂營利性民辦學校的市場地位、外延併購等方面將受到極大壓力。
教育行業的晴天霹靂,當日的港股教育股也是遭遇重挫,集體暴跌,市值蒸發百億。
如何做大自身蛋糕,外延併購是最簡單粗暴也是直接有效的方式。這招對於民辦教育企業來説也是相當受用。
就如:宇華教育在2017年收購湖南涉外經濟學院、2019年2月份收購泰國斯坦福國際大學,2019年7月收購山東英才學院;希望教育在2019年併購貴州大學科技學院、鶴壁汽車工程職業學院、蘇州託普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銀川能源學院4所院校,2020年初簽署了收購馬來西亞英迪大學相關協議。
眾所周知,民辦教育學校對於併購標的選擇一般要求比較高,是要有多年經營歷史的成熟學校。因為這些學校有穩定的生源,可預見的收入,而且容易整合,還可以大大增加自身的盈利水平。
而此次的回覆函,導向性明顯,市場也給足了面子。但是對於市場最擔心的集團化辦學併購事項並沒有明確的建議,也就是説,關於集團化辦學併購的政策仍未落地,還是懸着。 所以,對於民辦教育股後期的走勢還有待於觀察。
近年來,我國民辦教育快速發展。
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9.15萬所,比上年增加8052所,佔全國比重36.13%;民辦教育在校生5616.61萬人,比上年增加238.40萬人,增長4.43%。 而隨着市場的擴大、需求的增加,教育行業一直處在規範的道路上。國家也一直髮布相關意見文件,加強規範民辦教育行業,要求品質化、規範化辦學,促進民辦教育的穩定健康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但從行業角度來看,目前民辦教育領域的標準化工作還不成熟、還不完善、還需要更多的探索。
就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説:“民辦教育行業細分領域比較多,比如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學前教育、早教託管、國際學校、K12培訓機構等等,每個領域的具體情況不一,是很難用同一個標準去統一的。”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校長邦”,作者無限,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