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青年教師由共讀《從班級到成長共同體》碰撞出的教育多面體
《從班級到成長共同體》這本書有10個章節之多,每一個章節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而其中最讓我感受深刻的是第5章和第6章的內容。
我作為一名剛剛接任新班級的新班主任,我的班級是一個令人頭疼的班級,大部分的孩子學習習慣相當不好,而且還有些孩子因為家庭的原因性格也是非常的特殊,這些孩子都給我的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而在書本第5章師生交流當中,通過閲讀王老師的例子,我非常羨慕在例子當中願意和老師敞開心扉,向老師傾訴自己內心的孩子。我認為這些老師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的,他不僅僅是收穫了一個孩子的信任,並且也意味着他讓一個孩子的心靈發展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在我的班級也有這樣一位不肯敞開心扉的孩子,他總是喜歡在課堂上大喊大叫,或者是不管不顧地往地上一滾,説着別人根本聽不懂的話,有時甚至會冒出一些“惡毒”的想法,根本不符合他這樣一個年紀的孩子應該有的心理年齡。對待這樣一個孩子,我幾次三番希望通過談話的方式瞭解他內心的變化,可是他卻把自己心門牢牢的關住了,而王老師的這段文字則給了我很大的啓發。也許長久以來都是我在向他灌輸我對他的關注和想法,卻沒有真真正正的認真傾聽過他內心的想法,得不到重視的他可能也就無所謂地放棄了自己,我想下一個階段,傾聽可以成為我和他之間的重要主題。
——摘自張庭榕的《從班級到成長共同體》讀書筆記
合上王懷玉的《從班級到成長共同體》這本書,對於班級管理,我似乎有種腦洞大開感覺。真的作為班級共同體這個引路人,學科老師,以及班主任,都需要學會“尊重”學生。可遺憾的是,當下,很多的老師只會“自尊”,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任何規定的出台,都是以自己為中心,想當然地以為學生和家長一定會尊崇自己的班級管理策略。殊不知,這樣一來,很多的做法只會事倍功半。
同樣是一個學生上課違反紀律,下了課,不同老師的處理方法,讓我們可以想象兩種畫面:第一位老師這樣對待:把學生帶到辦公室,自己喝口水,很生氣地瞪着學生,學生要不耷拉着腦袋,要不眼睛看着別處,老師嚴厲地説:“站直了,認真點,眼睛看着老師。”於是,學生只好把頭抬起來看着老師,此刻,目光或許呆滯,或許有種不滿。於是,老師開始了轟炸機一樣的批評教育,而學生根本沒有表達的機會。批評完了,學生走出辦公室,或許委屈,或許一臉的不服。第二位老師這樣處理:學生忐忑不安地走進辦公室,或許是擔心老師批評,甚至捱罵。老師順手搬來一把椅子,讓他坐下來!心平氣和的地問他,這節課感覺怎麼樣?能不能聽懂?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這樣的聊天,學生或許感覺到詫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忐忑不安之餘,一定會感受到一陣温暖。談心結束了,當學生走出辦公室那一刻,內心一定很快樂,臉上或許洋溢着笑容。因此,兩種處理方法,兩個不同情景。
——摘自陳池灝的《從班級到成長共同體》讀書筆記
圖文:陳池灝
編輯:劉曉彤
審核:吳潔琰
關注“白馬澗小學”
分享教育教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