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蜀郡守文翁——建成史上第一所地方官辦學校

辦官學、舉賢才、興水利

是漢代循吏第一人,堪稱官員楷模

在成都,“四七九”中學是不少學子嚮往的學校。其中,歷史最久的石室中學(成都四中)前身可追溯到西漢時期文翁修築的石室。

兩千多年前,蜀郡守文翁在成都修築石室學宮開辦官學,建成我國第一所地方官辦學校。他在成都大興教育之功,令班固在《漢書》中不禁點贊,“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而今,四川省評出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文翁赫然在列。

舉賢才“定向委培”蜀地官員

文翁是一位學者型政治家,精通經學,尤其是儒家經典《春秋》。

漢景帝末年,文翁千里迢迢來到蜀郡出任最高行政長官。在蜀地任職期間,文翁在地方治理中率先運用了儒家思想。這其中最重要的舉措就是舉賢才。

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彭邦本教授説,文翁大力舉用當時的蜀郡基層官吏。不少德才兼備的優秀官吏通過選拔成為培養對象,出色者,還被送到長安深造。當時,長安設立了若干博士官傳授五經。這些“定向委培”的蜀地官員就在此受業,學習儒家經典,兼學法令。為了培養這批基層官吏,文翁甚至減少郡府用度,用省下來的錢購買蜀地土特產作為“代培學費”。

舉措頗有成效。《華陽國志》記載,幾年後,這些官員學成歸來,逐漸成長,有的還成了郡守、刺史等較高級別的政府官員。“只要你德才兼備,哪怕身處社會底層,也可縱向流動到社會較高階層。”彭邦本説。

在彭邦本看來,文翁舉賢才樹立了非常積極正面的導向。“他率先把儒家舉賢才的理論施展運用到地方政府具體的治理中,起到了引領時代的作用,順應了歷史發展的大勢。”

辦官學 實行有教無類,打破教育壁壘

儘管有“定向委培”的蜀地官員,但文翁還覺得,培養人才的路徑不夠寬闊。

為此,文翁在成都城南修築石室學宮,用作公立學校。此舉開了中國地方官辦學校和文廟的先河。

據介紹,學宮裏供奉孔子像,栽植森森柏樹。任教的有長安學成歸來者。而學員則從社會大眾中選拔,主要來自成都以外的“下縣”,很多人還是普通的編户齊民。這打破了先秦時幾乎只有貴族才能接受教育的壁壘,也是歷史上官辦學府首次實行“有教無類”的明確記載,堪稱創舉。

在學校,文翁“教民讀書法令”,提高學生文化水平和處理公務的能力,引導他們認同儒家的孝道仁愛思想。為了讓學生能安心學習,文翁還免除了他們的徭役。對於優秀學生,文翁則分別授予他們不同的職務。

文翁這些極富開創性的舉措,培養了一批人才,對一個地方的社會風氣也起到了積極的教化作用。他也因此得到漢武帝的肯定和表彰。後來,地方政府興辦學校的做法,被推廣至全國。

修水利 讓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文翁執政一方時,還效仿李冰大興水利。

據《都江堰水利述要》記載:文翁在任職期間,帶領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頃”。他讓蜀中水利工程體系拓展至湔江流域,他也成為第一個擴大都江堰灌區的官員。由於注重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蜀郡出現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

文翁一系列的舉措對後世有哪些價值?

“文明之光跨越時空。”在彭邦本看來,這些舉措具有永恆的價值。

據介紹,公元前316年秦並巴蜀以前,蜀地的確創造出以三星堆為代表的燦爛文化。但秦始皇統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之後,蜀地文化傳承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斷裂。正是在文翁有意識地提倡和獎勵之下,儒學開始在蜀地迅速傳播。學風之盛,常璩在《華陽國志》中稱讚,“蜀學比於齊魯”。之後千百年來,蜀地一直崇文重教。因此也出現了“蜀學之盛冠天下”“文宗自古出西蜀”“天下文人皆入蜀”等種種説法。

文翁重視教育、大舉賢才、關注民生的做法,在當下也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彭邦本説,一座城市或一個地區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就是能夠不斷培養人才,並源源不斷地提供充足的優秀人力資源。文翁重視文教、勤政愛民的做法永不過時,文翁也堪稱官員的楷模。

如今,文翁在蜀地的遺存僅留石室中學以及彭州紀念他的祠堂,但文翁和他的壯舉,仍是四川不可多得的文化名片。

尋跡文翁

文翁最早創辦的石室學宮在哪裏?

人物名片

文翁(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10年),西漢廬江郡舒縣(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漢景帝末年任蜀郡守。

文翁任蜀郡守的西漢景帝、武帝時期,正處於中國古代第一次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因有經世致用、廉潔勤政的卓越政績,文翁發揮了引領時代的歷史作用,也深受蜀地民眾的擁戴。他還勇於創新,是歷史上最早創立官辦學校、實施“有教無類”辦學方針的地方政府官員。為此,漢武帝高度褒揚他,並將該模式推廣於天下,開創了中國教育史的新篇章。

文翁逝世於蜀中,“吏民為立祠堂,歲時祭祀不絕”。後來,他還被《漢書》列為《循吏傳》(“循吏”指政績突出、政聲揚於天下的清廉官員)第一人,聞名天下。

文翁興學,創辦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辦學府——石室學宮。那現在的石室中學,就是當年文翁石室所在地嗎?近年來,不少考古學者認為,石室舊址應在今成都市東御街街口附近。

2010年11月5日,天府廣場東御街口人防工程在施工至地表下5米處,發現兩塊漢碑,即現存於成都博物館的裴君碑和李君碑。碑文顯示,裴君和李君是東漢時期的兩任太守,他們的主要政績是興辦學校、培養擢拔人才。尤其是李君碑中,有“同心齊魯、誘進儒墨”的文字,頌揚文翁興學、蜀地教育可與齊魯媲美。

根據當時的現場情況看,兩塊漢碑被洪水傾覆後就沒被挪動過。再結合史料,文翁石室位於成都郡城南,在秦國張儀所築的大城以內。同時,東漢時的郫江、江橋、郡城南門等都集中於此。而能以洪水衝倒石碑的應該就是當時的郫江。

因此,結合考古現場、碑文內容和史料記載,有專家學者認為,東御街漢碑出土處極可能就是當年文翁興學所建石室之處。

此外,史料還記載,東漢安帝永初年間(公元107—公元113年),成都發生了一場大火。整個成都城裏,只有文翁修建的一間石結構建築因抗火性強,得以保存。此後,石室學宮得以原址恢復重建。然而宋末元初,文翁石室在長時期的戰亂中被徹底破壞,此後官府以石室遺名開始重建,但地址已不在原石室的範圍內。(記者 吳曉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04 字。

轉載請註明: 西漢蜀郡守文翁——建成史上第一所地方官辦學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