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十歲時受封楚王,藩國在湖北武昌。朱禎成年後率領兵馬征討鄂、川、桂、黔一帶的“蠻族”,在藩國統治四十多年,六十一歲去世,諡號“昭”,因此又稱為“明楚昭王”。
永樂帝朱棣在位的時候,朱禎對這位四哥很恭順,可在封地卻兇悍霸道,大小官員都很怕他,任內瘋狂兼併土地。
朱禎每年都會到靈泉山避暑,他發現這裏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常常感慨説:“惜乃陽地,若為陰宅極佳。”
朱禎認為活人佔據靈泉山有點可惜,適合做死人的陰宅。後來有個姓王的風水先生,經過一番勘測,得出結論:這裏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
朱禎決定把靈泉山作為自己死後的陵園,手下人告訴他,這裏埋葬着漢朝名將樊噲,一千多年之前,樊噲的封地就在武昌,死後葬在了附近的靈泉山。
朱禎雖然霸道,但他也不敢輕易挖人家祖墳,這可是重罪。
為了避免樊家後人找麻煩,王先生就給朱禎出主意,讓他挖開樊噲墓,把一塊刻有“此地本是楚王地,暫借樊噲上千年,今日時至期已滿,樊噲遷移到東邊”的石碑放在墓中。
朱禎大張旗鼓挖掘樊噲墓的時候,人們發現了石碑,口口相傳,等消息傳到了樊噲後人的耳朵裏,樊噲墓已經被東遷了一百多丈。
事已至此,樊家人信以為真,覺得這是天意,只好默認了事實。楚王朱禎去世後,葬在了靈泉山風水絕佳處,就是樊噲墓原來的位置。
此後,原本繁榮興盛的靈泉古城,變成了朱家子孫陰森森的陵園。數百年間,靈泉山陸續埋葬了數代楚王。
1991年,湖北考古專家對楚王墓葬羣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其中的明楚昭王朱禎墓葬中,出土了金冊、楚王玉印、包金塊腰帶、瓷器等百餘件珍貴文物。
根據墓中墓主生平記錄的碑文顯示,朱禎的俸祿為八百萬石,甲士上萬人,其地位、待遇在永樂年間,成為僅次於皇帝朱棣的人物。楚王墓恢弘大氣,不失一代帝王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