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聞層出不窮,而 專欄文章 的傳播面有限,所以還是來回答一下好了,估計會火。
【1】先來看兩條新聞——
寨卡病毒世界多洲持續擴散 波及三十餘國和地區
世衞組織稱寨卡並非危險病毒
看起來好像很矛盾的標題,但是這就是事實。
一、寨卡病毒確實在世界範圍內大量擴散傳播,但是,二、寨卡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蚊蟲叮咬,所以根據對付傳染病三個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羣)的原則,只要切斷其中一個要素就可以切斷病毒的繼續傳播。那麼從經濟層面、操作難度和效果來考慮的話,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滅蚊!
那具體的例子,我想也不用我過多介紹,前年 (2014) 廣東登革病毒大爆發之後開展的各項滅蚊措施,明顯減少了次年(2015)的發病人數,不過相比之下,我們的仙島台灣就有點悲劇了……
我根據衞計委的統計數據做了一張比較直觀的圖,可以看到乙型腦炎的發病人數一直比較穩定(每年大概 1000~2000 例,近兩年有所下降)。我國是乙腦的傳統疫區(更多乙腦的信息可移步:乙型腦炎),在 SA-14-14-2 減毒活疫苗大面積推廣使用之後,發病人數已經從之前的每年幾十萬降到了現在的低水平。再來看登革熱,2011 年全年 120 例,和以往基本持平。2012 年開始抬頭,達到了 575 例,所以就不奇怪 2013 年的發病數直接升至 4663 例。這兩年登革熱病例的急速上升其實預兆了 2014 年的結果。但是廣東採取大規模滅蚊還是到當年的國慶節之後了,所以當年的病例數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將近 5 萬例(詳細的回顧可戳:登革熱疫情回顧)。
(數據取自:疫情信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下面就是當時滅蚊的新聞圖片,滅蚊的效果是很顯着的,當年 11 月份的病例數直接只有 10 月份的十分之一!而正常情況下 11 月比十月的病例數一般只多不少。
【2】具體到寨卡病毒本身,那啥,我又要説一些廢話了。
這是一種屬於黃病毒科、黃病毒屬的病毒。一説到專業術語,大家很容易犯暈,所以在此插一下:黃病毒(科、屬)這個稱呼的來源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黃熱病病毒。
黃熱病毒的發現在人類歷史上有多個「第一」:黃熱病毒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第一個人類病毒(發現的第一個病毒是煙草花葉病毒)。也是第一個被證實由蚊子進行傳播的病毒。説到黃熱病就不能不提美國和西班牙在古巴的戰爭。1898 年,戰爭開始後不久,黃熱病就再一次在古巴流行,美軍叫苦不迭。於是,美國政府在1900年專門成立了一個關於黃熱病的委員會,一位名叫 沃爾特 - 裏德(Walter Reed)的軍醫成為該委員會的主席。1902 年 2 月 22 日, 在古巴的美軍黃熱病研究委員會的沃爾特 - 裏德上校和詹姆斯·卡羅爾醫生髮表了一篇科學報告,報告説黃熱病這種可怕的熱帶流行病是一種蚊子傳播的(1902 年 2 月 22 日科學家研究發現黃熱病是由蚊子傳播的)。這篇文獻在 pubmed 上還能搜索到,免費。
--
Public Health Pap Rep. 1901;27:113-29.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600973
The Prevention of Yellow Fever.
Reed W, Carroll J.
--
(沃爾特 - 裏德軍醫,圖片來自網絡)
通過這個委員會的指導,哈瓦那市長 William Gorgas 制定了徹底消滅蚊子的方案並迅速展開滅蚊行動,當年就顯着降低了黃熱病的發病率。裏德軍醫的下一篇報告有詳盡的數據報告。
--
J Hyg (Lond). 1902 Apr 1;2(2):101-19.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474139
Recent Researches concerning the Etiology, Propagation, and Prevention of Yellow Fever, by the United States Army Commission.
Reed W.
--
關於這件英雄的壯舉,Dean Cornwell 所作的油畫——「戰勝黃熱病的勇士們」描繪了英雄隊伍所有的「勇士」。具體的細節就不敍述了,跑題太多了。
(Conquerors of Yellow Fever / 戰勝黃熱病的勇士們,1939 年 Dean Cornwell 所作。)
Dr. Jesse W. Lazear innoculated Dr. James Carroll with an infected mosquito at a U.S. Army Hospital, Havana Cuba in 1900. 圖片版權屬於 Wyeth 圖書館,轉載時請刪去此圖)
【3】整個【2】基本沒有説到寨卡病毒本身,⊙﹏⊙b 汗。
哦,簡單説了一句:寨卡病毒和黃熱病毒是一個科一個屬的。這個屬裏面對人類危害比較大的病毒還有乙型腦炎病毒、西尼羅病毒和登革病毒等等。
目前,這幾個病毒當中只有黃熱病毒和乙型腦炎病毒有疫苗,而且都是非常好的疫苗。前文已經提到了,SA-14-14-2 減毒活疫苗在我國的使用已經大大減少了我國乙腦的發病人數,而且是我國第一個被列入 WHO 名錄的疫苗。哦,對我個人來説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疫苗的原始毒株 SA-14 是我們科的創科祖師爺當年在蚊子體裏分離出來的。
而黃熱病毒的疫苗就更是大名鼎鼎了, 那就是上個世紀 30 年代就已經成功的 17D 疫苗。這個疫苗這麼多年的使用,20 億份,只有十幾人是因為疫苗而引起腦炎,這個比例,太偉大了,難怪可以獲得諾獎。
1930 年,南非,南非,沒錯,南非病毒學家馬克斯 · 泰雷爾(Max Theiler)發現小白鼠可被黃熱病毒感染。相比猴子,白鼠的價格低、數目多又好操作,所以黃熱病的研究變得容易多了。泰雷爾發現黃熱病毒經過多次感染動物,能夠在保持免疫原性的同時降低毒性。這個發現使得獲取黃熱病疫苗成為可能。1937 年,致命的毒株經過泰雷爾和其同事的手,終於演變成為安全無害的黃熱病疫苗,泰雷爾將其命名為 17-D 疫苗。並於 1951 年憑藉其對黃熱病的研究和貢獻,泰雷爾摘得諾貝爾醫學獎。2007 年的 JEM 有一篇評價就説這是唯一一個病毒疫苗拿到的諾獎。人家南非 50 年代就拿到諾獎了哦!
(Max Theiler,圖片摘自諾貝爾獎委員會)
--
J Exp Med. 2007 Nov 26;204(12):2779-84.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039952
Yellow fever and Max Theiler: the only Nobel Prize for a virus vaccine.
Norrby E1.
--
【拓展閲讀:科學松鼠會】
上面提到的兩種疫苗都是減毒活疫苗,都是在科學水平較為低下的時候通過將野毒株不停傳代得到的,當然現在我們都不這麼幹了。關於疫苗的種類,我在之前介紹埃博拉病毒疫苗的一篇文章裏有簡單提到過,就不再贅述了(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究現狀)。但是我要説的是,現在要研發針對寨卡病毒的疫苗的話,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速度是可以很快的。而且之前的研究也表明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有交叉反應,説明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的包膜蛋白上有類似的抗原位點,而且説不定寨卡病毒和西尼羅病毒、乙型腦炎病毒都有交叉反應。
【4】寨卡病毒是怎麼回事?Finally!
1947,寨卡病毒首次在烏干達從恆河猴體內被分離出來,5 年後在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的人體中也分離到了相同的病毒。1969 年在馬來西亞的伊蚊體內分離到了寨卡病毒,説明病毒 60 年代已經傳播到東南亞了。
--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1952 Sep;46(5):509-20.
Zika virus. I. Isolations and serological specificity.
DICK GW, KITCHEN SF, HADDOW AJ.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1952 Sep;46(5):521-34.
Zika virus. II. Pathogenicit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DICK GW.
Am J Trop Med Hyg. 1969 May;18(3):411-5.
Isolation of Zika virus from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 in Malaysia.
Marchette NJ, Garcia R, Rudnick A.
--
2007 年在一個西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我也是因為這個病毒才第一次聽説...)上第一次發現寨卡病毒。緣由是這樣的,密克羅尼西亞的雅浦島(Yap Island)上的醫生報告了一例皮疹、結膜炎和關節痛的病人,採血檢測發現登革病毒 IgM 陽性,可是這個症狀又和登革不太一樣。後續檢測才發現病人血裏有寨卡病毒的 RNA,這是一個很大的發現,因為在此之前,全世界有報道的寨卡病毒感染者僅僅只有 14 例。當然,也是最近一年這場大戲的開端。
--
N Engl J Med. 2009 Jun 11;360(24):2536-43. doi: 10.1056/NEJMoa0805715.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516034
Zika virus outbreak on Yap Island,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Duffy MR1, Chen TH, Hancock WT, Powers AM, Kool JL, Lanciotti RS, Pretrick M, Marfel M, Holzbauer S, Dubray C, Guillaumot L, Griggs A, Bel M, Lambert AJ, Laven J,Kosoy O, Panella A, Biggerstaff BJ, Fischer M, Hayes EB.
--
再後來就是比較具有戲劇性的事情了,一個感染寨卡病毒的老公通過 XXOO 把病毒傳播給了他妻子(我是真的忍不住想笑,haha),關於這個故事的細節可以移步【一場房事引發的科學新發現】獲知,我就不瞎掰了。
--
Emerg Infect Dis. 2011 May;17(5):880-2. doi: 10.3201/eid1705.101939.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529401
Probable non-vector-borne transmission of Zika virus, Colorado, USA.
Foy BD1, Kobylinski KC, Chilson Foy JL, Blitvich BJ, Travassos da Rosa A, Haddow AD, Lanciotti RS, Tesh RB.
--
在 2015 年之前,寨卡病毒病主要在非洲、東南亞和太平洋的島國中發生。
歐洲第一例 2013 年;
加拿大 2014 年有一例泰國旅遊者帶回來的;
日本最早在 2013-2014 年有兩例來自法屬波利尼西亞的病例;
但是,2015 年之後,美洲多個國家相繼報告了感染病例。
2015 年上半年,巴西北部有多例輕度發熱,皮疹,結膜炎和關節痛症狀患者的報告,這幾個患者都處在登革病毒的流行區,但是檢查結果卻是登革病毒陰性,同時也排除了基孔肯亞熱(繞口不,瞭解詳情請移步 基孔肯亞熱)。最終,採用 RT-PCR 檢測到了寨卡病毒的 RNA,並經過測序,系統進化樹分析確定發現的病毒屬於亞洲分支。這也是巴西第一次報道寨卡病毒病例。
--
Mem Inst Oswaldo Cruz. 2015 Jun;110(4):569-72. doi: 10.1590/0074-02760150192. Epub 2015 Jun 9.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061233
First report of autochthonous transmission of Zika virus in Brazil.
Zanluca C1, de Melo VC2, Mosimann AL1, Dos Santos GI2, Dos Santos CN1, Luz K3.
--
然後就是你們現在各大新聞網站看到了鋪天蓋地的新聞了。短短一年時間,巴西已經有將近 4000 例的小頭嬰兒了,這還不包括沒生下來的、已經懷孕的 (⊙o⊙),天啦嚕……夭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