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清朝時期的康乾盛世是我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也不過是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表面看來這時候清朝的國力、經濟、人口等都達到巔峯,但放眼全球,正是從這個時候跟西方拉開差距的。
乾隆在位時,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稱頌“國有乾隆,國運昌隆”,而乾隆自己也對自己的功績非常滿意,他始終認為自己是一代明君,只不過略遜於爺爺康熙,乾隆之所以在位60年,正是出於對爺爺的尊重。
那為什麼説清朝走向滅亡,從乾隆時期就埋下禍根呢?當然是有據可循的,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詳細説一説。
乾隆是我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古代皇帝能活到60已屬罕見,而乾隆活到了89歲真是難得。因此乾隆的80大壽過的相當隆重,可以説曠古絕今。壽誕之時,舉國歡慶,各國紛紛派使者前來祝賀。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國王送來的賀禮,那時候歐洲各國正在進行工業革命,但尚未完成,因此乾隆對這些西方小國是不屑一顧的態度。當時英國國王送來的禮物價值約一萬英鎊,但卻誠意十足,因為喬治三世一年的收入也不過三萬英鎊,千里迢迢派人來為乾隆祝壽,實屬不易。
據史料記載,英國送來的賀禮主要有:地圖、懷錶、望遠鏡、以及一些新式武器,但乾隆只不過是看了一眼就讓撤下去了,他認為大清地大物博,這些只不過是小玩意而已。英國使臣借送禮的機會,向乾隆提出希望能夠允許兩國通商,乾隆想都沒想斬釘截鐵的拒絕了他的請求,並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
無奈之下,英國使臣帶着這道聖旨回去了,他把乾隆的旨意傳達給了國王喬治三世,沒想到國王聽了哈哈大笑,他笑的是乾隆身為一國之君,眼光太膚淺,不懂得與時俱進。大家肯定很好奇聖旨內容,大意如下:
我大清朝地大物博,繁榮富強,不屑於小國進行通商貿易,若你們喜歡我清朝之瓷器、絲綢等物,我可以賞賜你們,你們國家地處偏僻之地,就不用進貢了。
後來到了嘉慶時期,英國再次派使者前來,這次更悲催,根本沒見到皇帝,只不過是領了道聖旨就回去了,內容跟乾隆當時意思差不多。如今那兩道聖旨依然保存在英國檔案館內,偶爾也會拿出來以供展示。
自從乾隆之後,清朝是一代不如一代,國力也日漸衰落,到了清朝末年,西方列強不斷侵擾,其實這一切從乾隆時期早已埋下禍根,閉關鎖國,不與西方交流往來,接連兩道聖旨拒人於千里之外,固步自封,最終導致清朝走向滅亡。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