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返校行程全程可追溯利用大數據庫生成行蹤軌跡

本報訊(記者 武文娟)全員核酸檢測、進校門對行李消毒、進出教室掃碼打卡……昨天,北京化工大學南門外,約50位“大學生”拖着行李箱模擬返校全流程。“目前已建立了全校學生的‘大數據庫’,學生返校後校內行蹤可實現全記錄。”該校校長辦公室主任許海軍表示。

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在演練現場表示,6月6日前,在京的93所高校和高職都將陸續進行類似演練,市級多部門聯合的督查將重點跟進,學校達標後才可以啓動返校復課的流程。“高校的防疫工作複雜程度甚至高於社區和中小學。學生不僅要在校內吃住,還有做實驗、上課等多個環節。我們將綜合考慮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不同學校的防疫條件以及學生的實際因素,遵循錯時、次第、循序的原則,請同學們耐心等待通知。”李奕説。

許海軍表示,該校已經詳細瞭解了每一位學生所處位置和健康狀況,計劃6月6日最早一批約179位學生將正式返校。“本科和研究生畢業年級將分7批有序返校,每批次返校人數僅有千餘人。其他年級學生則將在秋季開學前兩週返校。”

演練過程中,“學生”每進出一處場所都需要手機“掃碼”。許海軍介紹,教室、食堂、圖書館等場所都已經設置了“進門出門掃一掃,位置路線報一報”的提示標語和二維碼。這就是學校信息化辦公室依託校內基礎大數據平台開發的師生校園行動軌跡實時追蹤系統,目的就是清晰瞭解師生的實時行蹤軌跡,一旦有突發情況,可以第一時間實施有效管控和處置。北京化工大學信息化建設辦公室主任李徵介紹:“我們不但可以實時追蹤師生個體的行蹤軌跡,還可以精準確定特定人員在某時間段、某地點周邊人員情況,這對第一時間及時處置各種突發情況非常有效。”

從入校門到進宿舍,從教室到食堂,從實驗室到圖書館……北化工校園將實施封閉式閉環管理。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演練過程中,各種貼心的提示已經擺放到位。比如每一間教室的座位都張貼了隔位就座的標識,食堂裏一人一桌同向而坐,每一間實驗室也將嚴格實施錯時錯峯實驗。

許海軍介紹:“根據要求,學校摸排出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和北京急需項目共130餘項,從5月20日起,這些項目涉及的實驗人員陸續返校,但我們嚴控每個項目的返校人數,每個項目不超過4人。同時,6月6日未完成畢業實驗的畢業生在做實驗時,也要求每間實驗室不超過4人。此外,進入實驗室的人員嚴格遵守防疫要求,包括早中晚測體温,全程戴口罩等。”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1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學生返校行程全程可追溯利用大數據庫生成行蹤軌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