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到,這是一個表徵天氣轉涼的節氣。暑氣漸消,晝夜温差也逐漸拉大。據上海中心氣象台預測,上海本週初氣温稍升,週二可能再次出現高温天氣,而周後期最高氣温將全面回落至30℃及以下。那麼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防秋涼]
民諺中有“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裏熱”之説。白露時節,雖然白天的氣温仍可達三十度左右,但夜晚會較涼,是温差最大的時節。“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此時起居方面應注意早晚適時添衣。
冷空氣刺激皮膚,人體因着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寒邪。白露過後,是呼吸系統疾病高發和容易加重的時期,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特別是一些易過敏的,因為體質的過敏或者外界過敏原導致身體出現感冒的症狀。此時加強鍛鍊也是預防疾病發作和緩解病情的有效途徑。
可現在可謂一年之中外出旅遊和體育鍛煉的好時節,可選擇健走、打太極拳、體操、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運動鍛鍊。以微汗出但不疲倦為度,這樣有助於機體內氣血調暢。
一穴:天突穴
在頸部前面,兩鎖骨內側、胸骨柄上緣有一個凹陷,這就是“天突穴”。閒暇時經常用大拇指進行點揉,可起到養陰生津、潤肺化痰的功效。
[治秋燥]
從白露後天氣轉涼,秋風降温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早晨起牀時嗓子發乾、鼻子乾燥、皮膚緊繃等症狀更加明顯。在中醫看來,經過了盛夏酷暑之後,人體會因長時間的暑氣耗氣傷津,陰陽失調,患上“秋燥”。
一泡:泡腳
從白露起要補養腎氣。可以堅持晚上泡腳,用温水泡,水要沒過腳踝,時間在15-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
[管好嘴]
俗話説“秋瓜壞肚”,夏季習慣了吃大量的瓜果,白露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在中醫看來,夏季涼東西吃多了,容易損傷脾陽。天氣涼了之後,繼續如此,就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腹瀉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胃腸脆弱的人注意啦!夏秋之交多發胃腸疾病,可通過以下方式預防:儘量不開空調,以免引起腸胃不適。注意飲食衞生,飲食要有規律,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不消化食物。
故飲食應當以甘淡滋潤、益肺補脾、養陰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營養豐富的平補食品。
[養生食譜]
沙蔘百合燉鴨肉
材料:北沙蔘、百合、鴨肉、蓮子、胡蘿蔔、水發黑木耳、香葱、生薑、胡椒粉、精鹽、料酒各適量。
做法:
1. 將鴨肉洗淨剁成塊,加入適量料酒、鹽,醃製10分鐘;
2. 水發黑木耳擇洗乾淨,瀝去水分,撕成小片;胡蘿蔔洗淨切塊;北沙蔘、蓮子洗淨備用;百合逐片掰開,清水洗淨撈出,瀝去水分;
3.鍋內放入清水燒開,下入鴨塊用大火燒開,汆去血污撈出,瀝去水分備用。
4. 另將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北沙蔘、蓮子、鴨肉、黑木耳、葱段、薑片一同入鍋,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燉至鴨肉微熟。
5.下入百合片、胡蘿蔔塊,燉至鴨肉熟爛,加胡椒粉、料酒、精鹽調味即可。
石斛山藥排骨湯
材料:石斛、淮山藥、枸杞、豬排骨、料酒、生薑,鹽適量。
做法:
1.石斛、淮山藥、生薑洗淨,生薑切片、淮山藥去皮切塊、石斛切小段備用;
2.豬排骨洗淨,斬塊,放入沸水中加料酒、生薑煮沸,撈出,衝淨浮沫備用;
3.豬排骨、石斛段、山藥塊、生薑片一同放入瓦煲,加入清水約2000毫升, 武火煮開後改文火煲1-1.5小時,加入枸杞,加食鹽適量調味即可。
青椒茭白肉片
材料:茭白、五花肉、青椒、花生油、鹽、生抽、老抽、料酒、澱粉各適量。
做法:
1.茭白剝去葉、洗淨,斜刀切成片備用。青椒洗淨,切成絲備用;
2.五花肉洗淨,五花肉切薄片,用生抽、老抽、料酒、鹽、生粉醃製5分鐘備用;
3.熱鍋下花生油,倒入五花肉片,大火快炒至變色,倒入茭白片、青椒絲,翻炒2分鐘,然後加入生抽、老抽,鹽調味,用生粉勾個薄芡炒熟即可出鍋待食。
葱姜糯米粥
材料:葱白5根、生薑、糯米。
做法:
糯米煮粥,再將姜葱搗爛與稀粥煨熱,1次服下。
(部分文字綜合自上海發佈、健康上海12320、健康時報等 圖片源自網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