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結束後,我問語文老師有作文寫得好的嗎?馬上有老師給我推薦了二篇“高分”作文。改卷是三校聯合改卷,而且年級互換,講情面的現象一般不存在,只是因為時間緊的原因,有老師可能打分比較隨意,但至少也有個原則吧?
換言之,能得高分的同學一定有可取之處(作文總分50分),能入改卷老師的眼。閒話少説,先看第一篇佳作——
50分的作文得了42分,但個人卻感覺寫得並不怎麼樣?不過,七年級的農村學生,也就這水平,已經相當不錯了。尤其能聯繫起這樣不一樣的春節裏的特殊事件。緊扣主題,這點沒什麼問題。
就是組合材料,用詞、用實例還用那些很能感動人的最好。其實在聽網課時,老師是佈置寫過類似的作文題的。記得當時下鄉家訪時,看到過學生寫,好像是寫《背影》——恰好八年級學生又學了朱自清的《背影》。
下面是一學生在寒假期間寫的習作——《最美的背影》。
來看另一篇寫得較好的作文,只論分數也確實比上一篇多了2分。感覺寫得較真實,尤其説到了學生的親身經歷,也是關鍵話題,線上教學——即“停課不停學”。
其實在這個春節裏,老師、家長都不容易:每天督促學生網上學習並檢查(批改)作業,老師冒雨下鄉家訪……
再來看看第二篇吧。這篇作文得了44分,也是全年級的最高分。可能改卷老師也有隨意性,不怎麼負責任。
我喜歡聽歌,感覺寫作時也穿插聽與作文有關的歌,或許會增味:像此種作文題裏完全可以插入《為了誰》這樣的歌及歌詞:寫着作文,彷彿耳邊又想起了《為了誰》的歌聲,“你是誰,為了誰……我的戰友,我的……”此時此刻,我眼淚直在眼眶裏打轉轉……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負重前行罷了!所以,我覺得還有一點可惜的是,如果有一二個具體實例會更好: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等等,不一定要詳寫,一筆帶過也可以。
還有一些大家原先並不知名的,他們是英雄,也是烈士。為有犧牲多壯志,我們也要記住他們的光輝事蹟和閃亮名字!如:李文亮,疫情“吹哨人”;夏思思,為病人而主動留守
有學生看了這兩篇作文後會覺得,兩篇文章寫得也不是特別好,怎麼就得了高分呢?仔細看,也能看得出,這兩篇作文的主人的寫作功底並不差,平時也是喜歡看課外書的那種,也有借鑑的本領。
同時他們的字都寫得不差,字數也達到一定的要求(400字以上,明顯超出了三分之二的空格),或許這些就是老師給高分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