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本 文 約 3230 字
閲 讀 需 要
8min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秦朝後,中國的封建帝制時代就開始了,皇帝從此被賦予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這一制度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2年清王朝覆滅才結束。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裏,共出現了494位皇帝。這些皇帝有的勤勞節儉,卻默默無名,如道光帝;有的昏庸殘暴,留下了千古罵名,如秦二世;也有許多兒童皇帝,往往成為權臣的傀儡,如漢殤帝。但也有一部分皇帝因為自身過硬的實力,成就了一番功績,為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被後世歷代人所景仰,譽為“千古一帝”。小編今天要帶大家盤點的就是被後世譽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
第一位:秦始皇
自平王東遷之後,中原大地就陷入了分裂的局面,春秋戰國數百年的紛爭。秦國作為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之一,歷代國君都期望秦國能夠一統天下。
於是乎,秦始皇橫空出世,奮六世之餘烈,在前230年到前221年的十年間,始皇帝的大軍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隨後首創帝制,開創貫穿整個封建王朝的皇帝制度;其後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上設郡縣制,建立了完善的官僚體系,打破了商周以來的貴族世襲制度。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除了這些之外,秦始皇首次統一全國的度量衡,文字,軌道,讓華夏族羣變為了一個整體。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對外方面,《過秦論》簡略概括了秦始皇的對外征服,在原有的六國領土之上,秦始皇又北擊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修築長城,成為之後歷代王朝防禦和進攻遊牧民族的據點;南取百越之地,將嶺南地區第一次納入中原王朝的懷抱。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也是第一個大一統皇帝,將中國帶入了封建社會,對中國的影響長達兩千多年,他的這番功績無愧於“千古一帝”之稱。
第二位: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被後世稱為“漢武盛世”,漢武帝也是漢朝態度最強硬的皇帝之一。面對正值巔峯期的匈奴汗國,漢武帝並沒有像父祖那樣對匈奴進行妥協,在雄才大略的武帝眼中,只有一個字“戰”。因為他知道如果一味妥協,那麼國家將永不得安寧。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幸運的是,文景二帝給武帝留下了雄厚的財富,提供了對外戰爭的經濟基礎,加上武帝時
期人才濟濟,霍去病、衞青、李廣等將才為國忠心效力。經過多次戰爭後,漠北一戰,匈奴元氣大傷,霍去病封狼居胥,衞青也直搗龍城,使匈奴哀嚎遍野,這讓自漢高帝以來的邊患問題基本得到解除。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漢武帝除了對外戰爭之外,還奪取了河西走廊,兼併朝鮮,吞掉安南,在這些地方設置郡縣;在文化上重用董仲舒等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朝灌輸了大一統思想,這一思想使後世皇帝都以大統一為目標,避免了中國像歐洲那樣的分裂情況;在外交上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第一次建立了從東方到西方的貿易線,這一貿易線直至今日仍發揮着作用。
漢武帝時期塑造了中華民族的血性,在當時“一漢當五胡”的情況比比皆是,全國上下皆以“漢”為榮。時至今日,我們中華民族的主體依然以“漢”為族名,以“漢”為驕傲,漢武帝的文治武功也是第一次奠基了大一統國家的形成,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漢武帝的功績被後世子孫銘記,他能被稱為“千古一帝”,是中華民族對他功績的認可!
第三位:漢宣帝劉詢
漢朝除了漢武帝外,還有一位皇帝能被稱為千古一帝,那就是漢宣帝劉詢,漢宣帝實際上可以説是文武雙全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之。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他對內整頓吏治,大力發展農業,讓當時的百姓都能過得很好,如果僅僅如此那麼漢宣帝也不能稱之為千古一帝,但是漢宣帝是能夠一邊讓大軍出塞出征匈奴,還一邊能讓國內民生不受影響的皇帝,這一點就很難做到了,縱觀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有名的皇帝無不是出征過後國內民生要麼崩潰要麼受到影響,這點就顯得很難能可貴。
漢宣帝劉詢貫徹了祖輩們的對外方針,那就是打匈奴,這時的匈奴雖然已經不如漢武帝時期強大,但仍然是一個強大的對手,漢宣帝五路大軍16萬鐵騎出徵匈奴打的匈奴大敗,匈奴單于也只好到長安城上表請求臣服。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漢宣帝是帝王心術的完美運用者,開創的帝王的“王霸政治”,漢宣帝的“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政治觀為後世歷代有為皇帝學習。在漢宣帝時期,西漢達到了最強盛的巔峯狀態,當時的漢朝在原有基礎上吞併了西域,將新疆地區第一次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對後世具有重大歷史意義。而這時期的漢朝人也是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昂的時期,漢宣定胡碑中“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句話更是讓人震撼,通過這句話,我們彷彿可以看到兩千多年前那個民族自信高昂,國家富強的強大帝國的精神面貌。因此,漢宣帝無愧於“千古一帝”。
第四位: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在歷史上以賢明和開放著稱,是古代“上馬能治國,下馬能打仗”的典範皇帝,堪稱和漢宣帝一樣的文武全才。在建立唐朝的過程中,李世民就經常率軍作戰,展現了其武略的一面。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在李世民在位期間,在隋朝“開科”的措施下進一步完善形成了科舉制度,這一制度被後世沿用,到近代還被18世紀的法國思想家伏爾泰譽為“最開明的選官制度”;在治國方面,虛心納諫,厲行節約,開創了中國著名的“貞觀之治”,這一時期,百姓安居樂業,犯罪人數據説僅有數十人,讓人以為復回堯舜時期;對外,李世民東征西討,高句麗、突厥等能威脅唐朝的存在要麼被消滅,要麼元氣大傷,在這些地方,李世民還設立了安西、安東、安北、安南四大都督府用來管理邊疆事務。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唐太宗時期的唐朝繁榮康健,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最繁榮的時期之一,當時的唐太宗被各個民族共稱為“天可汗”,真正做到了萬國來朝。唐朝在當時的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當時的其他國家都感嘆唐朝的強大,稱中國人為“唐人”,直到今天,在外國的華僑聚集地都被稱為“唐人街”。李世民無愧於“千古一帝”之稱。
第五位: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開創了“永樂盛世”,早在朱元璋時期朱棣就以英武果敢著稱,多次隨軍出征塞外。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對內朱棣設立了內閣制度,鞏固了中央集權,避免了唐宋以來的權臣權力過大的問題;疏通元朝時期的大運河,讓南北暢通,為沿河地區的繁榮打下了基礎;編纂《永樂大典》,這一書籍具有極高的價值意義,是世界上第一部地理歷史百科全書(清朝時被毀了)。
對外朱棣五徵蒙古,極大削弱了蒙古的勢力,為中原的安定打下了基礎;同時南征百越、安南,將廣西、雲南、越南難入麾下。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明成祖朱棣時期,中國再現了漢唐輝煌,做到了萬邦來朝,並主導了早於西方新航路開闢一百多年的鄭和下西洋,讓中國的威名傳達四方(最遠航行到了非洲)。但由於他殺侄篡位的行為,在歷史上被史學家貶低,而忽略了他的功績,但無論怎樣,朱棣還是能夠擔得起“千古一帝”之稱。
備選: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皇帝是清王朝最具讚譽的皇帝,其文治與武功並立,開創了我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他維護了我國領土的統一,雅克薩之戰,收台灣、三徵噶爾丹都是他的武功。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那麼既然康熙既有武功又有文治為何只能在備選行列呢,其一從國內看,康熙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而且大興文字獄,八股取士,讓清王朝處於保守封建的狀態;其二從國外看,當時的清王朝雖然強大,但是已經不復漢唐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地位,奧斯曼帝國、沙俄帝國、西班牙帝國紛紛崛起,加上康熙的武功獲得的疆土也僅限於之前朝代的原有領土,其三,所謂的康乾盛世也只是個體量盛世,人口素質反而下降。這樣一來,對內封建保守,對外跟不上世界潮流,並且無疆土開拓之功,因此只能在備選行列。
結語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千古一帝”無不是雄才大略之主,秦始皇因“開創”而列入,漢武帝以“大一統”而進,漢宣帝以“完美”而進,唐太宗以“繁榮”而進,明成祖因“國威”而進。
那麼除了這五位千古一帝外,各位認為還有哪些皇帝可以入選呢,或者和康熙同進備選行列?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44 字。

轉載請註明: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五位皇帝,個個雄才大略,康熙只能進備選行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