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人生自古四大樂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對於那些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學子來説,沒有什麼比“金榜題名”更令人值得開心了,特別是考中狀元,那一定是一生中最高光的時刻。
歷史上狀元雖然不少,但每個人都有屬於他的故事。有的中狀元后,便得到朝廷重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最後名留青史,就好比柳公權、王維、文天祥等等。不過有的狀元就很悲催了,好不容易考中狀元,卻因為種種原因,被皇帝取消狀元頭銜,就好比明朝的黃觀。
黃觀是明朝唯一的“六首狀元”,時人稱讚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他是朱元璋欽點的狀元,之後效忠於建文帝,深受兩代皇帝重用。但他運氣不好,偏偏遇上靖難之役。
黃觀一向不滿朱棣對建文帝的態度,曾當眾數落過朱棣,令後者懷恨在心。朱棣起兵時,便將黃觀的名字列入“奸黨”之中。黃觀聽説朱棣登上皇位,萬念俱灰下投江自盡。最後,朱棣將他從登科錄中劃去,削奪其狀元名號。
黃觀的結局令人惋惜,但他是因為捲入政治當中,正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就從這一點來説,有一位清朝的狀元,就比黃觀更加悲催了,因為皇帝除去他狀元名號的理由實在奇葩。
這名狀元叫做祝順昌,出身大户人家,家裏僅田地就有4000餘畝,另外房屋還有數十間。他從小就接受了良好教育,年僅八歲就幫助長輩管理家族。要説祝順昌就靠着家裏的產業,這輩子也吃穿不愁了,可在他十四歲那年,卻做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
由於他從小學習打理家族生意,見慣了佃户們的艱辛生活,於是有一天,他叫來所有的佃户,當眾將家裏的賬本全部燒燬,宣佈佃户們的債務一筆勾銷。之後他將家族產業轉為經商為主,先後經營了酒坊、當鋪、茶葉、布店等多個行業。
當這些生意漸漸穩定下來後,祝順昌就出錢修了一座聚賢樓,時不時邀請一些文人墨客前來相聚。也正是受到大家的影響,祝順昌決定去參加科舉,沒想到的是,最終他被乾隆欽點為狀元。
當時在殿試期間,以祝順昌為代表的南方舉子,與北方舉子發生了一些矛盾,雙方差點打起來,甚至驚動了主考官。殿試結束第二天,眾人約好打羣架,最後南方舉子就只來了祝順昌一人。但結果令人意外,祝順昌竟然以一己之力,將一羣北方舉子打翻在地。
出了這件事,北方舉子怒氣難消,便聯名上書向乾隆告狀。乾隆一看,這不是自己剛欽點的狀元郎嗎,於是決定親自去會會他。當下乾隆就帶着幾名侍衞,微服私訪去見祝順昌。
兩人見面後,乾隆對祝順昌很是欣賞,認為此人的確有才,正打算重用他。不過聊了幾句之後,乾隆向其提出一個要求,之後祝順昌摔杯抗議,引得乾隆大怒。到底乾隆提了什麼要求,為何會讓狀元摔杯抗議呢?
原來,在交談幾句之後,乾隆認為祝順昌這個名字起得不好,有“順昌大捷”之意。於是乾隆提出要求,讓祝順昌改名為“祝順清”,以表對大清的忠心,這樣才承認他的狀元之名。
然而祝順昌不肯答應,他説:“要改就改祝君豪(祝順昌字君豪),決不能改昌為清,毀吾之名。”乾隆聽後大怒,激動得將手中酒杯猛摔在地。沒想到祝順昌脾氣也倔,跟着將酒杯摔壞,以示抗議。
門外的侍衞聽到動靜,立馬衝進來護駕。乾隆想起之前北方舉子狀告祝順昌,説他一人打倒十幾個北方舉子,於是叫侍衞們領教一下他的功夫。祝順昌卯足了勁,一一將侍衞打翻在地,乾隆見狀愈發氣憤,一言不發拂袖而去。
回到宮中,乾隆越想越氣,便下旨取消祝順昌狀元名號,並將其下獄。之後乾隆命人,在祝順昌的背上刺了“祝順清”三個字,想讓他屈服,但對方寧死不屈。一番折騰後,乾隆並未治他死罪,反而放他出去,只是令他不準離開京城。
因為這件事,令祝順昌很是鬱悶,之後他花了一大筆錢,擺了一桌豐盛的宴席,邀請十餘名好友前來赴宴。在宴會期間,祝順昌向好友傾吐不快,稱自己並不缺錢,就算沒了狀元名號也能活得很好,甚至還當眾罵乾隆是卑鄙小人。
朋友們聽到祝順昌的言論,都嚇得夠嗆,紛紛找藉口離席,之後也不敢再與他有交集。很快,祝順昌的言論傳到乾隆耳中,乾隆並沒有判他死罪,而是派人去調查他到底有多富,敢説出這樣的話。
調查得知祝順昌的確家底豐厚,為了打擊他的氣焰,乾隆沒收了其家產,將祝順昌囚禁在京城某一偏僻之處。這位有財又有才的狀元郎,最後便在這種環境下度過餘生,甚至沒能載於史冊。關於他的故事,只是廣泛流傳於民間。
(參考文獻《明史》《歷史上最有氣節的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