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時期,有那麼一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個“王”指的就是皇帝,作為天底下掌握至高權力的存在,誰又能輕易捨棄?縱觀歷史,也僅找到了梁武帝蕭衍和清朝的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而已;梁武帝的事情以後再説,而這裏要説的是清朝的順治皇帝。順治皇帝的皇帝之位其實也來得很偶然,因為他本是皇太極的小兒子,按理説是沒有任何機會當皇帝的,但由於皇叔多爾袞和皇長子豪格這兩方勢均力敵;最後由多爾袞提出,立皇九子福臨為帝。豪格見多爾袞退讓了,於是也只得退讓,他認為福臨至少是他弟弟,會更親他一點,結果沒想之後爵位都被多爾袞給削了。
關於多爾袞為何提出讓沒有任何優勢的皇九子福臨繼位,歷史上的猜測有很多,但最主流的就兩種,第一是福臨的母親大玉兒(孝莊文皇后,全名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與小叔子多爾袞有曖昧不清的關係,所以多爾袞把福臨當成了半個兒子。而第二種,就是因為福臨年紀小(年僅六歲),方便操控。反正吧,最後就是福臨當了皇帝,朝政大權盡數歸“攝政王”多爾袞把控;這多爾袞也是個梟雄人物,一生戰功赫赫,他掌權時期,趁李自成滅明王朝期間,誘降山海關守將吳三桂,之後滿清鐵騎長驅直入,擊敗李自成後,入主中原;而順治皇帝則什麼都沒做,就成了滿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
在順治皇帝十四歲時,多爾袞外出狩獵時意外猝死,所以順治皇帝得以提前親政。不過在當時,順治皇帝早就已經結婚了,對方是孝莊文皇后的侄女、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博爾濟吉特氏,但這博爾濟吉特氏貌美秀慧但好奢華、性善妒,又無法忍受順治移情於其他嬪妃,再加上她是攝政王多爾袞為當時尚年幼的順治所迎聘的皇后,所以在順治皇帝徹底掌握權力後,不顧滿朝文武,及母親孝莊文皇后的反對,降皇后為靜妃,並令其改居側宮。但後宮不能一日無主,所以沒過多久,順治皇帝又聘孝莊文皇后的侄孫女、科爾沁貝勒綽爾濟之女博爾濟吉特·阿拉坦琪琪格為妃,數月後就升為皇后;不過這次順治皇帝沒有廢掉這個皇后了,到康熙皇帝即位後,與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兩宮並尊,稱母后皇太后;當然,順治皇帝其實並不喜歡她。只不過之前已經廢了一個母親的侄女了,這次如果再將母親的侄孫女給廢了,估計母親就真的要發火了,而且這位皇后做得一直都很不錯,至少沒有惹怒順治皇帝。
但也僅此而已,順治皇帝的第三位皇后就是孝康章皇后了,這孝康章皇后本姓佟,原屬漢軍正藍旗,康熙時抬旗入滿洲鑲黃旗,改姓佟佳氏,父親乃是佟圖賴,太祖元妃同宗侄孫女;原本只是順治皇帝的妃嬪,但她生了個好兒子啊,她生的兒子名叫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之後的康熙皇帝。所以在康熙皇帝繼位之後,這佟佳氏自然也就被尊為太后了,稱聖母皇太后,去世後被追尊為孝康章皇后。但順治皇帝真正喜歡的,卻是喜歡第四位,這位就是孝獻皇后董鄂氏,當然,這是在死後被追封的。董鄂氏是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大將軍費揚古之姐;這董鄂氏的才學在當時入關之初的滿洲世家女中算是最頂尖的,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熟讀經史子集的皇帝,怎麼能忍受那些毫無才情的女子?所以順治皇帝一碰到董鄂氏,瞬間就着迷了,在董鄂氏入宮沒多久,順治皇帝便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這樣的升遷速度,清代歷史上十分罕見。
而且順治皇帝還為董鄂氏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冊妃典禮,更為董鄂氏頒詔大赦天下。清王朝近300年的歷史上,因為冊立皇后妃嬪而大赦天下的,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甚至可以説,如果不是有孝莊文太后的侄孫女孝惠章皇后在前,董鄂氏是絕對能成為皇后的,但以順治皇帝對董鄂氏的寵愛,雖沒有皇后之位,但也算是有皇后之實了。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順治皇帝十分欣喜,頒詔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對這個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冊封太子之意。然而這個孩子生下不到三個月就夭折了,順治皇帝下令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為他修建了高規模園寢。董鄂妃本來就體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殤,這種打擊使得她從此一病不起,沒過多久便香消玉殞,病逝於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年僅22歲。據順治皇帝所説,董鄂妃臨死前“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死。薨後數日,顏貌安整,儼如平時”。為何會這樣呢?因為這順治皇帝本身就極為信佛,在董鄂妃去世後,更是萬念俱灰,甚至還曾剃度出家,後被玉林通琇禪師給勸了回去。
但是沒過多久,順治皇帝安排心腹太監吳良輔出家為僧,並且他還親臨憫忠寺觀看吳良輔出家儀式;回來的當晚即染上天花,發起高燒來,之後順治皇帝就趕緊安排後事,接着就暴斃而亡。正因為順治皇帝有前科(出家為僧),而且病得又如此巧合,關鍵是他還安排自己的心腹太監去做了和尚,所以野史上才猜測,其實順治皇帝並沒有暴斃,而是借病逝之名,真正的出家為僧了,但這件事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而且害怕有人會挾持甚至殺害順治皇帝,故而才如此保密的。
【該內容通過維權騎士士值品牌館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