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楚國可以説是戰國時代的一個奇葩,易中天先生在分析楚國的時候,曾經用過一個比較幽默的詞語叫做“青春期叛逆型”,其表現與《哪吒》裏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的哪吒一樣;也就是説,楚國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畸形國家,它雖然是戰國七雄之一,但它所實施的政策和它的行為方式幾乎都與中原國家反着來,以此來展現它的大國地位以及它的發展實力。

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而楚國的這種叛逆並不是在發展後期才形成的,從楚國立國的方式上來看,就是一個比較奇葩的國家;我們知道春秋戰國以來,各大諸侯國自立的方式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周天子正統分封的諸侯國,比如説燕國、晉國、秦國等等,它們因為對周朝的統治做出巨大貢獻而被分封為諸侯王,擁有封地和一定的自治權,像是燕國就是西周的開國諸侯,秦國乃是東周的開國諸侯,在地位方面是比較正統的。

還有一種方式,是通過權力鬥爭而代替原有國家或者瓜分原有國家的立國形式,比如説戰國時代的齊國和韓、趙、魏三個國家,齊國是對武王伐紂有着巨大貢獻的姜子牙的封國,但到戰國時期之後,因為姜氏統治的衰落,齊國的統治權被國內的權貴田氏篡奪,姜齊國由此變成田齊國。

而韓、趙、魏三家本身是老牌諸侯國晉國的一個家臣,後期因為貴族鬥爭的加劇,導致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晉國而自立為王。縱觀春秋戰國發展史,基本上所有的國家都是通過這兩種形式進行立國的,不過凡事都有意外,本篇文章講的楚國就是那個例外,它的歷史就是一部叛逆史,它究竟是天生的叛逆奇葩,還是有難言之隱呢?

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對於這一事件,很多人説楚國地處南部偏遠地區,本身就屬於蠻夷民族,所以才會不滿周王朝的統治而自立為王,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楚國王氏的先祖最開始是以周文王的老師的身份侍奉周王朝的,這樣的地位可謂十分的尊貴,同時也説明楚國最先的起源並不是南部的蠻夷之地。

楚國為何撇開周王室,自立為王?

那麼本身出生於正統中原文明的楚國王室,為什麼,在後來越來越叛逆了呢?為什麼要不顧周王朝的禮法和制度而自立為王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本身在周王朝中擁有高地位的楚國王族,是何以走上了自立為王的道路的?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周王朝對楚國有不公平的待遇的因素;使楚國感到自己已經成了中原的棄兒;而這種不公平待遇也並非一次,我們來捋一捋周王朝對楚國的不公平待遇。

楚國始祖鬻熊未被周王封侯

第一次,在楚國的分封和爵位封號上面的不公平,其實楚國的歷史非常久遠,其王室的傳承可以追溯到上古顓頊帝之時,可以説是華夏古文明的組成部分。

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在商朝末年和周朝初期,族長鬻熊以老師的身份侍奉周文王,為周王朝的興盛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周王朝確立統治地位之後,對一些功臣和王族分支都加以了分封,像是召公奭被分封到了燕國,姜子牙被分封到了齊國,但鬻熊卻沒有得到分封,不過他的家族卻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反叛之心。

在其死後,其子孫熊麗、熊狂、熊繹等繼續為周朝王室效力,為西周統治的鞏固和發展也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到了周成王時期,念在鬻熊祖孫四代輔佐王室有功,把熊繹分封到了楚蠻之地,給予他們子爵的封號,定居在丹陽,楚國由此誕生。

楚國被周成王封子爵後,過着篳路藍縷的生活

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畢竟當時的楚國屬於南部的蠻夷之地,不僅是遠離周王朝的統治核心地區,在當時中原人的眼中更是不開化的地方,設想一下,一個世代為周王朝費盡心血的家族被分封到了這樣的蠻夷之地,自然會心有不甘的。

而且周王朝分封給楚國的封號也比較低,所謂公、侯、伯、子、男,子爵在所有的封號當中位居倒數第二,可以説地位是比較低的,相比於燕國的開國君主召公奭,或者我們常説的周公旦以及人們常説的齊桓公、晉文公等等的來講,子爵確實是排不上名號的。

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同時所封之地位於南方屬於荒蠻之地,被分封之後不得不過着披荊斬棘,衣衫襤褸的生活,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這對於楚國王室來講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但他們還是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將楚國從一個彈丸之地漸漸變成了一個地大物博的諸侯大國。

楚國坐大,遭到周王室討伐

而第二次不公平的待遇也就在楚國成長之後出現了,楚國實力的增長讓周天子感到惶恐不安,畢竟楚國位於南部偏遠地區,遠離周王朝的統治核心,周天子很難對它進行直接的掌控,可是如果任由楚國發展下去,那麼將是一股威脅到王室統治的力量。

所以,在周昭王的時候,周朝曾經組織過一次規模比較龐大的伐楚活動,然而,天不遂人願,這次伐楚活動並沒有取得很大的成果,也並沒有對楚國的統治造成很深的影響,可是卻讓楚國對王室愈加的不滿意。

那本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楚國王氏對周朝立國是有着很大的幫助的,立國之後也是在周王朝的指引之下分封到了南部蠻夷之地,同時,它們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將楚國發展壯大,可是在發展壯大之後卻引來了周天子的攻打,自然會讓楚國人心生怨懟。

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熊渠封三個兒子為王,埋下反抗周王室的種子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楚國熊渠的自立之路對楚國後代所產生的影響;自從周天子伐楚之後,表面上周朝與楚國還能夠和平共處,畢竟那時周天子對各大諸侯國的控制權並沒有到極端衰落的地步,諸侯國還是需要聽從周天子的召喚的,所以楚國也不敢在明面上有着太多的僭越之處。

但到了周夷王在位的時候,周朝王室繼續衰弱,諸侯漸漸出現了不聽從王命的情況,那時楚國已經傳承到了熊渠手中,而熊渠也抓住了這一歷史機會,趁着有諸侯與周王朝對峙時期而自立。

並且興兵討伐楚國周邊的庸國和楊越,到達鄂地後又立自己的長子熊康為句亶王,次子熊紅為鄂王,少子熊執疵為越章王,在那個時候熊渠自立為王與周朝分庭抗禮的獨立之心路人皆知。

周厲王即位,熊渠被迫取消兒子“王”的稱號

這樣的局面也並沒有持續多久,在周夷王死後,他的兒子周厲王繼位,周厲王是一個比較殘暴專政的君主,對於諸侯國的控制力加強,同時用比較苛刻的手段對待諸侯國君,這讓熊渠心中不安,畢竟周王朝是一個大國,自己作為周王朝的一個分支,在其沒有極端衰落的時候並不能與其分庭抗禮,熊渠因為畏懼周王朝的實力,又取消了對三個兒子加封的封號。

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但他雖然沒有自立為王成功,可他的做法卻對楚國的後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他們種下了反抗周王室的種子;所以當楚國傳承到熊通手中的時候,熊通同樣抓住了周王朝衰弱的機會,也因此秉承先祖的遺志,再度自立為王。

周室衰微,禮崩樂壞給楚國自立為王的機會

第三個原因,周王朝的衰弱和禮樂制度的崩壞給了楚國機會;我們上面説到熊渠雖然在周夷王的時候有過自立的心思,後來因為周厲王的繼位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所以,哪怕是統治者有着脱離周王朝的念頭,也要看時代給不給它這個機會。

而這個機會,楚國王等了很久,一直到春秋時代到來,楚國的統治者才躍躍欲試;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導致了西周的覆滅,此後,周平王為了穩固周王朝的統治,要為了守住祖先留下來的事業決定進行東遷,將都城遷移到了洛陽,在此之後,東周正式成立,春秋時代到來。

春秋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那一時期,周朝曾經訂立的禮樂制度不復存在,諸侯國對周天子的命令不再十分順從,諸侯國之間的鬥爭正式上演,而楚國就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才敢於自立為王的。

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畢竟楚國的統治疆域與周王朝的統治核心相距甚遠,周朝不能對它進行直接控制,所以,即使楚國自立為王,周王室也只能是乾着急,因為在春秋時代,周王朝對於各大諸侯的控制權都已經降低,諸侯不再聽命於周天子,這也就意味着周天子即使想要討伐楚國,也不能像周昭王那樣召集大規模的諸侯部隊。

楚國自立為王充當出頭鳥,其他諸侯國喜聞樂見

而且其它的國家不僅不會組織軍隊討伐楚國,他們更加樂意看到楚國的自立為王,因為其實在春秋時代,各個國家都想脱離周王朝的統治而單獨發展,但槍打出頭鳥,又因為齊桓公提出過尊王攘夷的口號,宋襄公也提出過仁義霸主的口號,他們都打着周天子的旗號來發展自己的實力。

如果公開與周天子對抗的話,那麼很容易為國家招着災禍,它們急於的想要找一個代表國家,當有人開了先河的時候,後來人的行為就變得相對簡單了;所以,憑藉禮樂制度的崩壞和天高皇帝遠的地理位置,熊通成功的完成了先祖們的遺志,自封為武王,讓楚國成為了第一個自立為王的國家,自此與周王朝分庭抗禮。

荊楚文化影響,不服周王朝管理

最後,楚國長期以來受到的文化影響因素讓楚國自立為王;楚國的王室先祖雖然曾經任職於周朝的廟堂,但當時被分封在南部蠻夷之地的時候,熊氏家族也就正式地投入到對楚國的建設當中了,在此過程當中受到荊楚文化的影響還是非常深遠的。

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經過歷代的傳承,所接受的文化薰陶與中原地區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異,再加上其先祖曾經被周王朝的不公平對待,也讓這個國家對朝王朝越來越不滿,自然就會在禮崩樂壞的時代裏反抗。所以説,其實楚國的自立為王不單純是文化上面的侵擾,也並不是因為楚國是誕生在南部偏遠之地的蠻夷民族,才會對周王朝特別不服氣。

事實上,楚國被分封在偏遠地區是周王朝自身的決定,而周王朝也沒有給予為其功業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熊氏家族以對等的對待,相反還多次徵兵討伐楚國,這自然會引起楚國王室的不滿,讓它們自立為王的念頭越來越充足,導致最終與周王朝的分庭抗禮。

討論

楚國自立為王,效仿周王朝實行分治制度

任何事物都是有着雙面性的,楚國自立為王對國家發展雖然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但同時也為它的滅亡埋下了禍根;熊通是在春秋時期自立為王的,可是它為了能夠與周王朝平起平坐,自然不會運用一種諸侯國的統治形式來治理楚國,畢竟在那一階段擁有“王”稱號的國家只有周朝和楚國,所以,在短時間內能夠被楚國借鑑的統治形式,只有西周的分封制度。

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事實也是如此,熊通立國後依照分封制度“照葫蘆畫瓢”在楚國實施分治制度,周王朝是將絕大部分的國家權力分封到了諸侯手中,讓它們擁有一定的自治權,同時也要為周王朝承擔相應的責任;熊通也模仿這種形式將國內的部分權力分到了貴族手中,讓貴族為整個國家的發展提供支持。

因此,楚國的貴族不具備像諸侯國那樣完整的國家機構和發展體系,但這兩種制度在形式上還是非常類似的;可是,熊通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西周的分封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它雖然在前期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可是後期因為諸侯國權力的增加,而導致了周王朝實力的衰弱,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自己的自立為王。

楚國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成也分治,敗也分治

楚國的分治制度與周朝分封制度存在相類似的情況,那就是各大貴族之間相互掣肘,讓楚國在短時間內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統治形式,當進入戰國時代後,各大國家都在積極努力的尋求變法,並且在變法的過程當中收穫了巨大的實際利益。

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而楚國卻因為各大貴族之間的掣肘以及對楚國王室權力的瓜分,而導致變法無法進行,同時貴族幾乎壟斷了楚國的官職,讓楚國沒有辦法吸引外來的人才來對發展做出貢獻,最終,楚國只能夠依靠着它的先天資源來對抗秦國。

其實,如果楚國不是歷史久遠又地大物博的話,相信它是不可能堅持到戰國末期;楚國在戰國七雄中,疆域最廣,人口眾多,並且有戰略縱深,當失敗後有緩衝餘地,否則楚國早就被吞併了;所以説,對於楚國這個國家來講是成也分治、敗也分治的,或者説是成也自立、敗也自立的。

後記

楚國是春秋時期的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最終自立為王,其實還是有難言之隱;不受天子待見,不受諸侯國認同;楚國的發展和它的行為與周王朝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周王朝能夠給它公平的對待,跟楚國封侯或者爵位高一點,楚國興許就不會自我提級;如果周王朝能夠加強對制下諸侯的控制,能夠做到諸侯權力的相對均衡分割,那麼有理由相信,周天子這位天下共主所存在時間還會更加的久遠。

參考文獻:《戰國策》、《史記》、《漢書》、《左傳》、《資治通鑑》、《呂氏春秋》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300 字。

轉載請註明: 春秋時代奇葩,專業對抗天子幾百年,楚國充當出頭鳥最終自立為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