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琅琊榜》,很明顯,重在男人的權謀,説前朝不説後宮,所以靜妃娘娘其實並沒有太多鏡頭。
然而就是那屈指可數的幾次出場,寥寥幾語,卻讓我印象深刻。
因了她的端莊賢淑,因了她的無聲無爭,因了她的不卑不亢,因了她的冰雪聰明,因了她心地善良,因了她的有情有義。
誠然,梅長蘇是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厲害人物。
但畢竟他在暗,而敵人在明,他有的是時間未雨綢繆,有的是時間慢慢擴充自己的勢力,更有的是時間坐看鷸蚌相爭,盡收漁翁之利。
他是天下第一大幫幫主。
他有着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情報機構琅琊閣。
他有着和卓家父子二人武功不差上下的護衞小飛流。
他有着世間的絕頂醫師晏大夫。
他有着皇帝身側五萬禁衞軍統領,同時也是琅琊榜高手榜排名第二的好友蒙摯。
他甚至還有着雲南穆王府手握十萬重兵的郡主穆霓凰。
所以,他的復仇之路一路走來,雖然艱難,亦有驚無險。
最後,謝玉伏法、夏江身死、逼宮梁帝、景琰登基、重查舊案、昭告天下,大快人心。
相比於梅長蘇的這些金手指,靜妃,她統統沒有。
在那場驚天逆案中,京城血流成河,無數人牽連其中,家破人亡。
而和這樁逆案的主犯有着千絲萬縷關係的靜妃,不僅沒有受太大牽連,而且還遠離整個後宮爾虞我詐的爭鬥漩渦。
靜妃,宮鬥玩得不露痕跡還不失本心。
然我覺得,靜妃最厲害之處還不僅僅在此。
而是——深處暗潮洶湧的後宮數十年,她永遠能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不想爭寵時,日子即過得風平浪靜、無人打擾。
想幫靖王奪嫡時,在保持温婉嫺淑的賢名之下,僅僅用繞指柔就把多疑的梁帝拿下,根本連爭寵都不用爭。
有時候,一個人,想顯露鋒芒不難,想深藏不露,才是最難的。
02
林燮早年化名梅石楠遊歷時,遇到了一個小女孩。
小女孩跟隨師父行醫,卻被當地的惡霸百般欺凌,可路人無人膽敢上前搭救。
身負大將盛名的林燮自然不會路見不平袖手旁觀,他厲聲呼喝,敢走了這羣地痞。
看到孤苦無依的醫女,心生不忍,將她帶回林府,結束了她顛沛流離的苦難日子。
也許當時的林燮,只是因為生性善良正義,或許還帶了幾分憐惜。
但對於當時的醫女來説,彼時彼景,也許正如《大明宮詞》裏太平公主無意揭下薛紹面具時那一瞬的心動與震撼吧。
在林府的日子,應該是她一生中最幸福和美好的時光。
林燮和妹妹林樂瑤都待她情同手足,林府上下也是和諧融洽。
這裏沒有歧視,沒有紛爭,是她夢寐以求的理想家園。
後來,林燮助梁帝登基,為了增進關係,同時穩固勢力,梁帝把妹妹晉陽公主嫁給了林燮。
而林燮則將自己的妹妹林樂瑤嫁給了梁帝,林燮領導的軍隊也被梁帝封為赤焰軍,林府的地位愈加顯赫。
即使心愛的人娶了妻,她也並不惱怒嫉妒,也許也曾暗自傷心過,但終還是為他感到開心。
她的愛是深藏在心底的不可言説的仰慕,始終都是默默地,不給任何人壓力與負擔。
因為她知道,這份感情,永遠都不可能得見天日,只要他能永遠平安喜樂,即足矣。
林樂瑤入宮後深受梁帝寵愛,後誕下一子取名蕭景禹,梁帝大喜,將樂瑤封為宸妃。
由於宸妃產後身體不佳,林燮就將靜妃送進宮中,以醫女的身份照顧妹妹。
淡泊名利的她,願意進宮,除了與宸妃的情誼,應該更多的還是為林燮分憂的意願,一如宮羽自請入天牢換夏冬。
一入宮門深似海,那隱秘又無望的愛戀,就更不可説,哪怕是死後到了黃泉相見,也不可説。
漸漸的,這個温婉嫺靜的醫女入了梁帝的眼,也將她收入了後宮。
即使共侍一夫,也絲毫沒有影響她們姐妹二人之間的感情。
這段時間對她來説倒也歲月靜好。
儘管不能常常見到林燮,但能時不時聽説他的消息,又與他的妹妹為伴,她已知足。
之後,她和晉陽公主都誕下一個男孩。
一個就是林府的林殊,另一個就是皇子蕭景琰。
時間靜靜流淌着,景琰與林殊年齡相仿,漸漸成了最好的朋友,他們都深受皇長子祁王殿下的影響,逐漸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孩子。
可惜世事無常,赤焰軍在一夕之間受奸人陷害。
梁帝猜疑,七萬忠魂喪生梅嶺,林府被滿門抄斬,祁王被逼自殺,晉陽公主和宸妃也不堪恥辱雙雙自盡。
作為林府舊人的一個次嬪,她一時之間幾乎失去了所有,摯友、愛人。
在那吃人的宮牆中,不知她是如何捱過那段黑暗的日子的,她甚至連像宸妃、晉陽長公主那樣自盡都不能。
因為她還有靖王。
她只能就這麼靜默地、沉寂地繼續待在這無情的煉獄裏。
而此事,也在多疑的梁帝心裏落下了心結,漸漸地疏遠了她。
而她,也開始了自己漫長的“隱形人”生活。
靜妃,一個“靜”字,很好的詮釋了她的性格與人生。
大概是學醫的關係,靜妃和很多影視小説中學醫的女子一樣,温婉嫺靜,一如《雪山飛狐》中的程靈素。
03
於是,劇情一開始,靜妃的身份就是靖王生母,那時候還不過是個低微的次嬪,沒有特別召見,甚至都不能隨時進殿給太皇太后請安。
都説母憑子貴,而她的兒子,不過是一個小小郡王,經常被派遣出征去打一些有可能有去無回的仗,母子也不能時常相見。
在家世顯赫的皇后和榮寵正盛的越貴妃面前,真是毫無存在感。
其實《琅琊榜》中的男兒性格大都深受其母影響。
譽王身上流着玲瓏公主的血,從小可能也聽多了皇后不甘冷落的碎碎念,因此野心最大。
太子的軟弱平庸有越貴妃過於強勢精明的原因。
寧王被梁帝評價“膽小懦弱,不足以成大事”,除了身帶殘疾之外,也與其母惠妃多年被皇后欺壓有關。
祁王,這個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之所以被譽為一代賢王,肯定也離不開宸妃的賢德教導。
而靖王,多年來保持着一顆正直光明的赤子之心,出身宮闈卻不染絲毫驕奢之氣,也正是隨了靜妃的心性氣度。
靖王原本並不想要這至尊之位,靜妃也不想做什麼後宮之主。
但當靖王對她説出:“母親,我已經開始,參與奪嫡了。”
她不問緣由也不問勝算,只説:“不用顧忌我,只要你我母子二人同生共死即可。”
奪嫡之事何等兇險,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沒有人能保證一定成功。
可是聰慧如她,一直以來都洞悉世事,早料到會有這麼一天的吧。
她瞭解她的兒子,知道他是為了什麼而戰。
這份心智讓人心驚,想過安穩日子便能十幾年無人想起無人打擾,想爭權就能即刻回到漩渦中心佔得一席之地。
真是應了那句話:不是我不能爭,而是我不想爭。
然而這等心機和城府,靜妃卻能一直守着那份善良,不在權勢爭鬥中迷失本心。
抓住離間景琰和梅長蘇信任的卧底宮女小新時,只要求她説出真相,不傷她性命,而後將她放出宮遠離陰謀中心,過安生日子。
對惠妃這個毫無幫助的人也能經常施以援手,為她排解心中煩悶。
清除璇璣公主留在宮中的暗線時,也是耐心勸解她們趁手上沒沾過鮮血出宮過正常人的生活,並沒有趕盡殺絕。
對在自己失勢時對待不周的內務府管事,在自己得寵時也能笑臉相迎,並不計較之前種種。
靜妃雖有攪動風雲之才,然一開始為報答救命之恩入宮,後在劇變之後也能一直堅守心中正義,不忘為昔日恩人和好友洗刷冤屈,在得勢之後也能一直安然淡泊,心懷善念,以良善之心對待別人。
在兒子和故人之子謀劃大事時,默默輔助,用超高的智商和情商拉攏帝王心,用“繞指柔”慢慢贏得恩寵,絲毫沒有宮斗的狼狽和陰狠,至始至終都是淡雅嫺靜的姿態,贏得漂亮而優雅。
於是,從靜嬪到靜妃再到靜貴妃,她的每一步都走得步步驚心卻又彷彿在不經意間。
這期間自然也有時機的緣故。
年輕時的梁帝,飛揚跋扈,肯定更加偏愛性格明媚剛烈的宸妃和擅於撒嬌賣乖的越貴妃。
但是到了垂暮之年,遭遇過那麼多大風大浪,梁帝最需要的,反而是靜妃這樣的安寧沉靜。
皇后和越貴妃爭鬥不休,便愈顯得靜妃之與世無爭的可貴。
其次,是因為梁帝心中對宸妃的那一絲惦念,而靜妃正是他唯一可以與之傾訴的人,宸妃是他們之間的紐帶。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靜妃的睿智聰慧,才能將局勢慢慢扭轉過來。
靜妃每一次不經意的言語,就將梁帝心中的天平一點一點地倒向他們母子,也四兩撥千斤地將皇后和越貴妃扳倒,讓宮中的局面漸漸掌握在自己手中。
後宮爭鬥的兇險不亞於沙場殺敵,靜妃這每一步棋,都兵不血刃地將敵人勝於無形之間,智商、情商、內心之沉穩強大都絕非常人可比。
一如靜妃所言:默默無爭,並非任人宰割。
靜妃就像一彎沁人心脾的小溪,滋潤着靖王這條大河,環繞着皇帝這座大山,最後把天下都囊入了自己的心中。
04
靜妃從《翔地記》中看到梅長蘇的批註即知道他是林殊,見到他時的失控,哪怕是在靖王面前,也忍不住轉身流淚。
“你以前,長得那麼像你的父親。”
這句話説出來,我就確定她一定是愛着林燮的,她心疼梅長蘇,何嘗不是在為林燮感到心痛。
那樣顯赫一時的林府,那樣驍勇善戰忠君愛國的將軍,她的家園,她的親人,她的兄長,她今生所愛的人,永遠回不來了。
而她的愛,依然如靜水深流,連靖王都不知道這些往日柔情。
唯一能表露出情意的方式,就是親手在芷蘿宮外遍植楠樹。
因為那人當年,曾化名石楠,騎馬救她於危難之中,給了她一個家。
“娘娘,喜歡楠樹?” “一直很喜歡。”
説起《琅琊榜》中的愛情,霓凰和梅長蘇的兩情相悦和愛而不得自然是萬眾矚目的焦點;而痴情、苦守的宮羽,也引來無數人憐惜;夏冬為了尋得夫君和真相而奔走多年的執着亦令人敬佩。
可説到底,她們付出的都只是時間,她們都還有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而靜妃呢,她付出的可是一生的幸福啊,將自己推入的可是一個幸福的死局。
只是為了宸妃的健康,為了林氏一族的榮耀,她不僅收起了自己對林燮的愛意,還踏入無底深宮,放棄了一個女人邂逅良人和一生幸福的機會。
論愛的無私,愛的隱忍,還是靜妃更勝一籌。
霓凰和宮羽至少都能待在所愛之人的身邊,用言語和行動表達自己對所愛之人的關懷和愛慕。
而靜妃恐怕終其一生都沒能讓林燮知曉自己的感情吧。
她的愛如此隱忍,以至於和林家走得如此之近的兒子——靖王蕭景琰都未捕捉到任何蛛絲馬跡,甚至連她和林燮最開始的淵源都不知曉。
她只是在芷蘿宮中遍植石楠,長久看着石楠發呆,然後在宮女好奇地問起的時候,説“是啊,我很喜歡石楠,非常喜歡。”
如果不是赤焰冤案,她的這份愛意也許會終身爛在肚子裏,連我們這些旁觀者都無從知曉。
霓凰的愛而不得,是為無奈;宮羽的愛而不能,是為卑微;夏冬的愛而不棄,是為執着。
而靜妃的愛情,則融合了霓凰的悲劇、夏冬的執着和宮羽的卑微。
更何況,其他人的名字我們都能知曉,可靜妃只留給我們一個名號。
一如張愛玲所説,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最後的結局,赤焰案平反,靜妃的孩子登上了皇位,她做了皇太后。
然後怎麼樣,我不知道。
我想,也許她的心又恢復了平靜無波,在每個晨昏和午後,靜靜望着門外的楠樹,獨自回憶着那歷歷往事......
~END~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述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願你能在我的文字裏感受温暖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