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王老夫人共有三個孩子,王大娘子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三個孩子裏兒子比較懦弱,王大娘子耿直憨厚,但是大女兒康姨母卻特別惡毒,不知道有多少人命折在她手中。
可是,從盛老太太被康姨母毒害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王老夫人處處維護只有康姨娘,甚至到了完全可以犧牲兒子和王大娘子的地步,以至於傷心至極的王大娘子要和孃家斷絕關係。
①康姨母品行最不端正,做母親的必然更擔心更維護
王家三個子女雖説沒有什麼大本事,性格也不見得有多麼的好,但好在本性不壞,唯獨康姨母內是一個心胸狹隘,善妒之人,特別喜歡搬弄是非,最擅長於使用手段。
再加上康姨娘在三個孩子中品性最不太端正,因此在三個子女之中也是最容易惹是非,引火上身,把自己陷入無限深淵的人。
然而到了王老夫人這個年紀,在乎的不外乎是家族興旺、兒女安危、子女未來。如今看到自己的女兒誤入歧途,自然是萬分擔心自己的女兒安危,而別的子女還都算良善,因此才會顯得獨寵康姨娘。
②康姨母是長女且難產,王老夫人格外心疼
在王老夫人穿着誥命服前去面見太后的時候,曾經説過在生康姨娘的時候,足足生了三天三夜才生下康姨娘。在宋代那樣的醫療技術相對落後的年代生孩子生了這麼久,不僅僅是疼痛難忍了,更是險些喪失性命。
如此以來,康姨娘能夠生下來,就好像是歷經磨難,之後獲得至寶一般。王老夫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生了康姨娘這個大女兒,自然也就更加寵愛了。
然而王老夫人之後的兩個子女都是順利生產又不是第一個孩子,尤其是王大娘子還是嫡次女當然是最不受寵的。
③康姨娘跟陪王老夫人時間最長,感情也最為深厚
嫡長女康姨娘不僅僅是年紀最大,也是陪伴老夫人的時間長,從小就一直跟在王老夫人身邊。嫡次女王大娘子從小就被寄養在了鄉下的叔叔家裏,一直到十歲才被接回家。嫡長子則一心求學,讀聖賢之書,一直都在大學士家中讀書。
那時王老太爺做官事務繁忙,無暇顧及其他,也就只剩下康姨娘一直陪伴着王老夫人,是康姨娘填補了王老夫人那段時間的寂寞時光,因此感情也最深厚,所以也最為偏愛康姨娘。
④王老夫人心中對她心有愧疚,更寵康姨娘是為了彌補
前文中已經提到過在王老夫婦外地做官之時,是康姨母一直陪伴在他們左右。王家如今的家業和地位也並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王老夫婦於一片荒蕪中一步一步打拼出來的。
早期王老太爺在外地做官之時,也只是一個芝麻小官,再加上初入外地的時候也有許多不適,因此康姨娘也就隨着王老夫人他們一起吃了不少的苦頭。因此,王老夫人對康姨娘有所愧疚。
王老夫人對康姨娘的愧疚還表現在了另一方面,在為自家女兒挑選夫婿的時候,自己因為追求高門顯貴,並沒有考察女婿的品格,因而將康姨娘嫁給了康氏做大娘子。
這麼多年的婚姻證明了康姨娘這樁婚姻並不美滿,康老爺是一個好色之徒,一味地往家裏娶小妾。且康老爺也沒有什麼本事 官位不高,也沒有什麼資產,甚至於還把心思打在了康姨娘的嫁妝之上。
反觀自己另外的一個女兒王大娘子,雖説嫁給的盛紘這個後進書生,但是這盛家人口簡單,盛紘又是一個有本事有上進心的男人,因此王大娘子的日子是過得越來越好。這樣一對比兩個女兒的婚姻,王老夫人對康姨娘的愧疚也就更多了一分。
王家三姐弟都是王老夫人掉下的骨肉,都有着血脈之情,做母親的本應是三個孩子都寵愛,但是的確也有以上的種種客觀原因,讓更寵康姨母,更維護這個女兒。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其實情有可原。可是古來慈母多敗兒,正因為王老夫人一味地維護包庇,讓才康姨母為所欲為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終是護不住康姨母,終是白髮人送黑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