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中第二套敵戰計最後一計“順手牽羊”,原文是這樣的:“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翻譯過來就是敵人小的漏洞我方也要趁機利用。其實將它理解為一個比喻會好理解的多,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通常比較難得到的東西,而在現代社會多指的是順手就拿走了別人的物品。而在日常生活中“順手牽羊”隨處可見,就等於是愛貪小便宜,通常也被為大部分人所不齒的一種不屬於正人君子的行為。
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中,晉軍將領謝石就曾用這一計以8萬餘兵馬大勝80萬餘前秦軍。晉朝時前秦國軍苻堅親率80萬餘兵鋭進攻東晉邊境,謝石率師順着淮河一帶而上抵達了淝水,晉秦兩軍隔淝水相對峙。面對這種我方寡不敵眾的情況,心生一計,藉着苻堅性格驕橫易怒的特點,派手下送去這麼一封信:“如果你不敢與我一決勝負,那麼還是早日乖乖投降的好,如果你敢與我對戰,那麼你就暫且退後一步,讓我能夠先渡河,再與你一較高低。”苻堅看完信後果然大發雷霆,決定先暫退一步,待到謝石渡到河中央,再出手將謝石一網打盡。而苻堅命令一出,軍營裏早已士氣低落,而混入前秦軍的晉國探子隨機高聲喊道:“晉軍已經殺過來了,前方已經擋不住了,大家快跑!”這麼一喊下,前秦軍人心惶惶,亂成一團。謝石見時機已到,對前秦軍發動了進攻,不僅殺死了前秦軍先鋒苻融連苻堅也身受重傷遂逃竄回了秦國,前秦國大敗。
而在這著名的一戰中,謝石就是抓準了苻堅的焦躁易怒性格,以為自己的80萬餘兵鋭對付謝石的8萬士兵綽綽有餘。而在剛進攻晉國時,苻融就首先攻下了壽陽,這就更加使得苻堅輕敵。初戰告捷後不等大軍集齊就率自己身邊的幾千騎兵就前往壽陽,準備乘勝追擊。而苻堅被謝石的激將法所輕易激怒,沒有理性分析眼前對自己有利的戰況,而是靠着一時頭腦發熱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使得苻堅在這次進攻晉國上吃了大虧。而不僅這次,苻堅的輕敵和易怒也帶領着前秦走上了滅亡的道路。而謝石則巧用“順手牽羊”一計,大勝前秦軍,後趁機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數十年後東晉也再無外租敢前來侵略。
再講一個老套的故事,某天一位氣宇軒昂的年輕人來到一家集團公司面試,恰好這家公司的董事長正在考場上觀察前來面試的人。這位年輕人因有着名校畢業的學歷和好幾年的工作經歷,便不自覺的有些驕傲,對這份工作志在必得。當他推開門走進來的時候見到門口放着的一把掃把擋住了他的去路,年輕人沒有多想,直接就嫌棄地從這把掃把上跨了過去。而這一切都被公司的董事長看在眼中,於是他對着考官耳語了幾句。隨後考官對着年輕人説道:“對不起,我們公司不能錄用您。因為我們公司不需要一位看到掃把倒在了地上,都不願意彎腰將其扶起的懶人,這樣的人即使自身條件再優越我們也不能錄用。”年輕人聽後目瞪口呆,實在沒有想到自己是因為這種原因不被錄用。
而其實那把掃把也就是董事長特意放在那裏的,想看看有幾位年輕人能夠經得住考驗。董事長通過對這位年輕人細節的觀察看出來了他的弱點,甚至還不用面試就辭退了,這何嘗又不是一種“順手牽羊”呢?
但是我們同時也要注意,如果找到了對方的弱點和漏洞,一定要理性去對待,多觀察觀察。有的可能表面上是敵人真實的弱點,但實際上是道高一丈的陷阱,誘惑着你一股腦地往下掉。一旦你真的掉了進去,那結果就會不堪設想。就好比戰爭中出現的各種計謀,有些就非常喜歡偽裝成一支殘兵敗卒的軍隊,從而“扮豬吃老虎”。生活中也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不願意成為被眾人關注的目標,不想讓自己的真實想法被大部分人知道,行事作風就極其低調,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是一位弱者。
總的來説,“順手牽羊”告訴了我們這麼個道理:要學會找對手的漏洞,尋求成功的時機。與此同時,也應該善於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並不斷加以改進。只有這樣嗎,才能不給對手留下任何可以趁虛而入的機會,才能將自己保護得密不透風。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