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94年7月25日這一天,甲午戰爭爆發了。除了我們之前説過的日軍將英國的"高升號"擊沉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場戰鬥,就是當時在牙山的中國軍隊。前期到達牙山的中國軍人有2000多人,他們在這裏和日本軍隊發生了小規模的衝突。中國軍隊因為人數上和裝備上與日軍的巨大差異,無力反擊,也開始從南部往北部潰逃,一路就逃到了平壤,到了朝鮮的北邊去了。
這樣的陸地戰爭,我們可以講"高升號"這個事情是在7月25號早上發生的,也就僵持了不過幾個小時,最後被打沉的話也不過就幾分鐘的事情,戰爭就是這麼簡單。牙山和成歡驛死了兩百多人,也打了沒幾個小時。這在朝鮮的戰爭,大概在前期就是這麼打的。因為既然打起來,中國也不能示弱,中國在專制體制下,如果對外示弱,就意味着這個政權更危險。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只能堅挺的走下去。
8月1號中日兩國元首同時向對方宣戰,兩國進入戰爭狀態了之後,中國只能硬着頭皮打下去,開始正兒八經的調兵遣將。此時的南部朝鮮已經沒有辦法去維持,只能在北方進行部署,也就是從南部逃回來的那一批軍人,希望能夠在平壤組織成一次戰役,另外就從北方開始往朝鮮運兵。
朝鮮運兵就是通過大東溝黃海這種水路,往朝鮮鴨綠江運兵,希望能夠組織一場像樣的平壤戰役。結果我們調兵遣將等到9月25號中國的軍隊都還沒有完全的調整到位,日本的軍隊就對平壤四面包圍,圍得水泄不通。打到晚上的時候,戰地指揮官就説,"那沒有辦法了,我們這樣根本沒法打啊。"因為日本四面包抄,戰地指揮官下令回撤,這個指揮官也就是從牙山過來的葉志超。
其實這個葉志超,很多學者在研究甲午戰爭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對他的決策感到認同。他指揮從牙山逃跑,又指揮從朝鮮平壤逃跑,後來就是軍前正法把他給處死了。他確實是中國軍隊在這場戰爭當中,陸軍最丟臉的指揮官。但總體來講,清軍在牙山戰役和平壤戰役中的表現還是對得起國家和朝廷的,打的還是很頑強,但是沒有辦法,後援沒有跟上,日軍又咬得很緊,四面包抄。
當天9月15日晚上,大軍開始後撤。那麼只要你是潰散性的後撤,當然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這就會導致一個很麻煩的事情,也就是導致了大規模地潰散。基本上9月15日之後,朝鮮就丟失了。戰爭就是這樣,我們將朝鮮戰爭打的其實就是這麼多,所謂的中日甲午戰爭實際上也就是這麼一個情況。打到這個時候為止,如果就這麼結束也就算了,結果還不行。
兩天之後的9月17號,不知道平壤戰爭已經結束了的中國軍隊還在往朝鮮派兵,此時的海軍還在護送着中國的運兵船,從天津大沽口出發,經過黃海的大東溝,往鴨綠江去。運完兵中國北洋海軍回撤,就是在回撤的時候遇到了日本海軍,兩軍相遇時,此時是中午的十二點,中國海軍剛剛吃完中飯。同時也正因為剛吃完中飯,船上因為做飯而冒出來的煙就被日軍觀察到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中日兩國海軍相遇,雙方都沒有辦法後撤。日本政府在他的謀略當中講的很明白,朝鮮問題的最終解決一定是和中國一決雌雄。如果不和中國打出一個勝負,那麼朝鮮問題就還沒有解決。
如果一定要打出一個勝負,那麼該怎麼打呢?除了在朝鮮地面控制住朝鮮,讓朝鮮脱離中國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尋找中國的海軍。因為當時中國的海軍就相當於現在的核武器,本身就有一種威懾力量。當年的海軍在面對幾個大的海洋國家來説,他就是一個威懾力量。
日本在這個時候尋找中國的海軍主力進行決戰,他是非常有目的性的。日本分析得很明確,上中下打敗北洋海軍,打個平局或者被北洋海軍打敗。這種方案我們都看到了,日本在面對這三種方案的時候,他都是有對策的。中國海軍在這整個戰爭的過程當中,李鴻章所給出的路徑和日本的謀略的是完全相反的。李鴻章主張的是想要避免戰爭,不想和日本對打,他這樣的決策是對是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