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於大部分人來講,是命運的轉折點,也是實現階層跨越的捷徑。高中生如果能早點意識到這一點,牢牢把握好高中的三年時光,在高考中,一定能交出更加滿意的答卷。有人一定認為,隨着家長們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孩子能否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更大程度上還要取決於家庭背景,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階級固化。尤其那些能夠考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不僅是天賦過人,家境也足夠殷實,實際上果真如此嗎?過去我們常説,“寒門出貴子”,然而隨着社會的發展,大家似乎更認可“寒門難出貴子”。這是因為這些人都忽略了,“苦難”教育的重要意義。
龐眾望1999年出生在貧窮的農村家庭,他的人生恰似他的名字一樣,他是整個家庭的希望。從懂事開始,讓別人感到絕望的環境卻讓龐眾望格外堅強。家境貧寒,房屋漏雨,父親重病纏身,母親也因為殘疾無法正常行走,就連他自己,也在5歲的時候,被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龐眾望絲毫沒有抱怨反而愈發努力,成為家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從小學到高中,龐眾望每一年,都會帶回家一大摞獎狀,陋室的牆上貼滿了他的榮譽。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在高考中,龐眾望不負眾望以吳橋縣理科狀元的身份,叩開了清華大學的校門。在苦難之下,懂事的龐眾望把生活的磨練變成敦促自己成長的動力,他為了自己,為了這個家付出所有。雖然,母親行動不便,但依然樂觀,在龐眾望的心裏,母親就是自己的依靠。他早起做飯、洗衣掃地,小小年紀就成了“小大人”。當龐眾望被查出有心臟病的時候,母親求人幫她推着輪椅,去村裏四處借錢求助,最終才保住了他的命。患有精神病的父親在精神良好的情況下,也會和同村人一起出去打零工賺錢。
高考之後,為了賺取大學學費,龐眾望在農科院教授的幫助之下,和幾個同學辦了一家輔導班。如今,龐眾望已經在清華就讀三年,他婉絕媒體和好心人的資助,在保證學習的前提下,他利用空閒時間勤工儉學,賺錢交學費。與此同時他還擔任團支書一職,積極為同學服務,優秀的組織以及溝通能力,獲得了老師、同學的一致認可。龐眾望早就養成了自立意識,很多事情習慣於獨立完成,甚至還會主動幫助同學。
打工的留守的孩子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應該讓城裏這些孩子看看,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和龐眾望一樣的孩子,雖然沒有物質上的富裕,但是比起同齡的孩子懂事早當家。一生的苦難都已過去,他們的明天會美好,前途無量的少年,不給青春留遺憾,只為明日爭取新的曙光。縱然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刻,我們也要做到內心的遼闊而無垠,我們可以變得勇敢而無畏,突破他人為我們設下的禁止,勇敢的邁向自我。
生命只此一次,與其在打擊下沉淪,莫如挾長劍而奮起,世事從不予人千分順意,貧窮從不予温柔一絲名份,只有我們不懼艱難的勇敢挑戰,才能擊敗命運的惡意挑釁,無愧於生命自身的價值與尊嚴。
抓到一副爛牌又如何,我們要相信自己照樣可以打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