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如何分割江南貢院財產,這兩個省吵了15年

1913年,在南京郵局任職的英國人奧利弗·海伍德·胡爾梅拍攝了江南貢院的照片。雖然當時清朝剛剛滅亡一年,但貢院已經呈現出一片荒蕪殘破的景象。作為讀書人追求科舉功名、實現經邦濟世理想的考場,今天我們結合文字材料,瞭解一下江南貢院的前世今生。

清末民初,如何分割江南貢院財產,這兩個省吵了15年
江南貢院號舍。

江南貢院是江蘇、安徽兩省(清初由江南省拆分)讀書人共同參加鄉試、競爭舉人名額的場所。兩省共用這一情況,與其他所有省份的貢院都不一樣。

我們在照片中看到的貢院格局,奠基於明朝。清朝時期,江南貢院不斷整修擴建,康熙年間,容納讀書人考試的號舍已從明朝萬曆年間的8000間,增加到13000多間。到1873年,號舍增加到20644間,可謂舉世無雙。

清末民初,如何分割江南貢院財產,這兩個省吵了15年
江南貢院明遠樓。

有清一代,江南貢院共舉辦108科鄉試,錄取舉人13501人,其中江蘇省8736人,安徽省4738人。另外還有88名駐防八旗舉人。後經殿試考中狀元的,江蘇49人、安徽9人,共計58人,佔全國狀元總數的51.78%。這些應試者中,湧現出一批像翁同龢、張謇、陸潤庠這樣深深影響歷史發展的人物。

清末民初,如何分割江南貢院財產,這兩個省吵了15年
江南貢院號舍。

1905年,清廷決定廢止科舉考試,江南貢院的歷史使命也就宣告結束。此後貢院的整修再也沒有進行過,所以就出現了我們在照片中所見的斷瓦殘磚:“辦公廳室已頹圮過半,蓬蒿沒脛,瓦碟塞途,彌望皆是。再至各段勘察號舍,則西文場一帶,塌卸淨盡,東邊姚家巷,亦倒去數條。其它各段,破爛縱不如此之甚,然亦岌岌乎有傾覆之勢矣。”

清末民初,如何分割江南貢院財產,這兩個省吵了15年
江南貢院的號舍,擁擠狹窄。

1906年開始,圍繞着江南貢院作何用途、產權物權如何分割等問題,江蘇安徽兩省陷入了長達10餘年的爭吵。兩省有影響力的士紳主要存在兩種意見:一是在貢院原址闢建高等學堂,二是建設市場,按年收取租金。江蘇狀元張謇則提出,貢院不應完全拆除,應當保留一定的遺存留作紀念,以為後人觀瞻之用。

清末民初,如何分割江南貢院財產,這兩個省吵了15年
大片坍塌的號舍。

因貢院一帶太過喧鬧且秦淮河水不潔淨,建學堂將不利於學生學習和健康,此議被否決。建市場收租金一案,雙方討論多年,在所得收入如何分配方面,兩省官府莫衷一是,始終難以達成共識。200年來興建、修復時各自出資多少,因歷史久遠複雜,已成為一筆糊塗賬,雙方均拿不出切實的記載。

1911年,兩省經過討論又形成一種方案:貢院的屋宇地皮或拍賣,或改建市場,所得收入不做分配,而用於治理淮河,此舉可以造福兩省百姓。就在方案面向社會徵求意見之際,清朝滅亡,處置貢院事宜只得暫停。

清末民初,如何分割江南貢院財產,這兩個省吵了15年
明遠樓及號舍。

進入民國,1914年,江蘇、安徽兩省官方再度拿出一個方案,貢院遺址除明遠樓及衡鑑堂、至公堂和部分號舍作為歷史遺蹟保留外,其餘房屋和號舍均對外出售,任市民購買築屋建鋪。所得收入四六分成,蘇得六成、皖得四成。後來,這一方案得到普遍贊同,得以執行。1919年,貢院售賣完成,“獲銀幣九萬八千二百有奇,蘇六皖四,悉入公家”。

清末民初,如何分割江南貢院財產,這兩個省吵了15年
按《千字文》排列的號舍。

隨後,兩省就售賣貢院過程中有無腐敗黑幕、貢院四周圍牆磚的分割等問題又打了一年多的口水仗,到1920年方才偃旗息鼓。至此,雙方爭吵了15年的江南貢院處置案,終於塵埃落定。雖然解決了,但兩省百姓的心理似乎都有怨言。

江蘇有人認為,“(貢院)屋料可照四六拆分,其院址則應歸蘇獨有”,“蘇皖合修貢院是一事,至貢院地址又是一事,斷難牽引混合雲。”安徽那邊又有人説:“事事蘇佔優勝,蘇人自無異議;事事皖居失敗,皖人安得服從? ”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0 字。

轉載請註明: 清末民初,如何分割江南貢院財產,這兩個省吵了15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