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也要學奧數嗎

校外培訓機構再也不會回到之前的“躺賺”狀態。再難再痛,也必須轉型。不轉型,作死;亂轉型,撞死;慢轉型,餓死。只有抓緊迴歸育人正常軌道,才是生路。

最近,一則“新東方轉型培訓優質父母”的消息上了熱搜。新聞下,點贊量最高的一條評論是“我就知道,最終還是我們去上課”。

這句話,説出了當代父母的大不易。昔日孟母,只是為了孩子專心學習搬了3次家,考慮搬家頻率和成本,大概率還是租房。當代“孟母”呢?不光要買學區房、送孩子上培訓班,還得自己上培訓班。

新東方已緊急闢謠,表示“優質父母智慧館主要為家長提供各類家庭教育的講座和課程,幫助父母掌握科學育兒方法”“不打算給家長進行所謂的學科培訓”,但包括家長在內的社會公眾依然質疑。

這幾年,由於培訓機構販賣焦慮太成功,很多家長跟風給孩子報校外培訓班,不僅數量多,難度還遠超孩子的接受程度。孩子聽不懂、聽不過來,家長都得陪學,催生了一個羣體叫“學奧數的中年人”。有的家長乾脆親自上陣聽網課,在一兩個小時的賣課、搞笑、動畫片加授課中,尋找出二三十分鐘的“乾貨”,再讓孩子有針對性地去學習。

此前的這些操作還是家長自發的,現在培訓機構乾脆直接打出“培訓優質父母”的旗號,怎能不讓家長心焦?回應社會關切,必須徹底斬斷培訓機構給家長講奧數、講英語的可能,監管部門對此應重點關注。

客觀講,做父母需要學習。如何在幼年時期科學育兒?如何在低年級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青春期逆反了,父母如何打開孩子的心鎖?這些難題,家長們或多或少都遇到過。

過去,家長很少有機會得到專業的教育指導,主要聽從過來人的經驗。如果培訓機構能夠提供專業幫助,應該會有市場。另外,相比過去對學生進行學科培訓,讓忙碌的家長學習這些看似重要又未必剛需的知識,市場很可能比想象的還要小。培訓機構要有心理準備,得繼續摸索其他出路。

毫無疑問,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一批校外培訓機構會消失,剩下的規模會壓縮,再也不會回到之前的“躺賺”狀態。但它們的消失與萎縮,不過是把這些年的“泡泡”擠破。從2018年《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印發算起,國家已經給了3年過渡期。只怪當初視而不見,造成了如今的手忙腳亂。

過程中會有陣痛,也會有資源的再分配。比如,那些剛畢業就能拿年薪60萬元的“老師”,實際上是校外培訓機構膨脹過程中對人才的虹吸效應。打破校外培訓機構的畸形發展,某種程度上有利於優秀人才分流到其他社會需要的行業。

再難再痛,校外培訓機構也必須轉型。不轉型,作死;亂轉型,撞死;慢轉型,餓死。只有抓緊迴歸育人正常軌道,才是生路。(佘 穎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8 字。

轉載請註明: “孟母”也要學奧數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