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發明”不是缺點,別總是抨擊孩子,正確培養才是硬道理!上學後,老師總是説,要仔細觀察生活,可以增加作文素材,寫得更生動些。而有些孩子卻能夠獨闢蹊徑,將從生活中觀察到的不足加以改進,變成了實用性非常強的小發明。這可不是天方夜譚,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就發明了小產品,還獲得了小學生創新大賽的一等獎。
或許許多家長對此並不十分在意,小孩子花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搞個小“發明”,還不如在家多做幾張卷子來得實惠些。這些家長們認為孩子腦子裏的哪些“奇思妙想”一點兒都不實際,偶爾還會抨擊一下孩子,讓孩子有些無所適從了。
其實,孩子從小就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剛開始接觸這個世界時,孩子會摸摸這裏,碰碰那裏,甚至還會用嘴去感知萬物。想必家長們都見過小孩吃自己腳丫的場景吧?為啥後來許多孩子的好奇心逐漸消退了呢?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説實話,孩子腦子中的那些“奇思妙想”,對孩子的發展,還是蠻有好處的。
一、孩子的“奇思妙想”,有哪些好處?
1、開拓思維。
與其家長千方百計地培養孩子的想象力,為啥不允許孩子產生各種的奇思妙想呢?這些看似不着邊際的想法,其實就是在開拓孩子的思維,讓孩子想問題時,不會只從一個角度出發,而是會形成更為開放的思維模式,將來處理問題時會更加靈活主動,這條路不通,那就換一條唄!
2、利於激發興趣。
奇思妙想是激發孩子形成更廣泛興趣的基礎,前文提到的那位小學生,肯定在研究的過程中,查閲了不少資料,經過了這一過程,孩子會對發明創造更感興趣,今後對於物理、化學等相關的課程也會更加有感覺。孩子自發產生的興趣永遠要比家長強推給孩子的要有效,孩子也會更主動地涉獵相關知識。
3、創新的衝勁來自於小時候的多種想法。
許多創新者小時候都不是平庸之輩,喜歡想問題,喜歡鼓搗一些小玩意,這些都是促成其創新的基礎源泉。在未來的社會中,創新性人才一定是關鍵的棟樑,而若想在長大後獲得創新的思維,當然離不開小時候的積澱。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的這些做法會影響學習,其實,這些家長的看法是有些片面化,沒有聽説孩子因為喜歡發明創造而荒廢了學習的,只有因在某方面有所成就而被許多大學提前錄取的。所以,當家中有了愛“發明”的孩子,還是要着重培養的。
二、家有愛“發明”的娃,家長該如何培養?
1、用行動加以鼓勵。
孩子一旦對某些方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家長切不可在言語上打擊孩子,一定要以自己的行動積極支持孩子,鼓勵孩子,並且還可以以身作則,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發明中去,和孩子一起動手、動腦,不但可以增強親子感情,還有利於進一步鞏固孩子的興趣,超前邁進。
2、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
任何想法都離不開理論的支持,而獲取理論知識的良好途徑就是讀書。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相關的科普讀物,也可以從課本中提煉相關的知識講給孩子聽,當然,讓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從書中尋找更豐富的知識就更好了。孩子看過書中的相關知識後,會進一步補充其想法,使其更為完備,並且尋找機會將其實現。
3、家長可以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孩子想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施,家長肯定是要盡一切可能為其提供機會了。萬一孩子的想法能夠變成現實呢?為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家長不妨帶孩子參加一些少年宮的興趣班,或者是某些有意義的社會團體活動,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機會,為孩子的想法錦上添花。
孩子對某些事物產生奇思妙想,一定是其對某些事情產生興趣所在。前文中提到的小學生,就是看到消防員爸爸的同事被火燒掉半邊眉毛後,產生了發明一款可以保護消防員的產品的衝動,從而激發起興趣,逐漸落實到行動上的。家長也可以逐步地引導、培養孩子的興趣,只是要注意以下這些問題即可。
三、培養孩子興趣的時候,家長應注意哪些問題?
1、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當孩子對某些方面產生興趣後,只要不是太出格,家長就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以成年人的目光去審視孩子的行為。比如,孩子對昆蟲產生了興趣,總是想到野外觀察昆蟲,家長切不可自認為哪些蟲子沒有啥可研究的,總是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家長要引導孩子,從更正規的途徑收集信息,瞭解昆蟲的習性和特點,比如,從博物館或者書中都可以找到。
2、家長要時刻關心鼓勵孩子的成果。
3、家長引導孩子注意穩定性和持續性。
孩子剛出生時,是一張白紙,當其觀察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之後,就會盡情地以自己的方式來描繪,或者是花,或者是草,或者什麼都不是。家長就那麼靜靜地看着孩子,靜待花開,也是一種妥妥的幸福。
今日話題互動:各位家長,您的孩子腦子裏會產生各種奇思妙想嗎?對於這樣的孩子,您持什麼樣的態度呢?歡迎留下您的想法和建議,一起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