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朱瞻基:用一人為明朝續命200年,一弊政又折騰了200年江山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經典

朱瞻基(1399年一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人稱太平天子一一一其實,把朱瞻基稱為太平天子,完全是一種誤讀。

因為在他登位之前,早就習慣了沙場的兵戈,早就聞到了背叛與血腥,早就嚐盡了爭權奪利的慘烈滋味。

還有人説朱瞻基像一陣風,飄渺如行雲流水,既有戎馬沙場的膽魄,又有識人之明的慧眼,所以才能夠和父親明仁宗(朱高熾)一起成就“仁宣盛世”。

然而,朱瞻基做夢也沒想到,在他身後兩個皇帝兒子差點終結了帝國。所幸,當年任用的那個人,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把王朝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併為其續命兩百年。

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展開像風一樣的朱瞻基。

南京澆滅朱棣大夢

明朝自朱元璋後,出現個關鍵人物,這個人就是他的皇太子朱標。有人説,朱標是個拐點,如果不早逝,帝國或是另外一番景象。

遺憾的是,他未能完成與父親的長跑,1392年,提前走了。這時,南京出現了一個尷尬的局面,誰來繼統呢?

如果遵照“立嫡立長”原則,遠在北平就藩的燕王朱棣應該有機會。雖然排行第四,但前三個哥哥已夭折,而且之前朱元璋還親口徵求過大家意見:

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可惜無人響應。

另外,他輸在“立嫡”上。明史載:他是馬皇后的第四子一一一實際馬皇后一生無出;朱棣的生母叫碽,是個在後宮寂寂無名的妃嬪。

所以,劉三吾等人極力勸阻朱元璋,為避免後世紛爭,建議擁立朱標的長子朱允炆一一一即明朝的第一個皇太孫。

朱元璋欣賞朱棣的英武,對此頗有些遺憾,當然,最遺憾的是朱棣一一一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意味着他的繼統大夢被澆滅,而一輩子只能做一個寧靜戍邊的藩王了。


大白圭點燃了燕王的野望

歷史就這麼湊巧。

1398年二月初九,北平燕王府,心灰意懶的朱棣做了個夢。他夢見遠在南京的父親笑眯眯地送給自己一隻大白圭。

在古代,“圭”屬於帝王祭祀的六大法器之一,代表着皇權。夢中朱棣被愣住了,搞不清楚父親究竟是何意;與此同時,朱元璋還授給他八個字:

傳子之孫,永世其昌。

這很好理解,把大白圭傳給子孫,將世代昌盛。而此時,自己僅是個戍守邊關的藩王,拿什麼傳子之孫,永世其昌呢?

大夢醒來,朱棣呆立當場。突然,家僕來報,説世子妃張氏已誕下一子。於是朱棣迫不及待地前往探望。

滿月後,當他接過襁褓,只見這個孩子天庭飽滿,地闊方圓,心中不禁大喜,直呼:

兒英氣溢面,符吾夢矣!

不用説,這個孩子就是朱瞻基一一一他的出生剛好與朱棣的那個夢完美契合。如果史料記載屬實,朱瞻基的出生無異於一劑強心針,催生了朱棣奪取天下的野望。

接下來,他發起“靖難之役”,四年後(1402)攻克南京,成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後世謂之明成祖,也稱永樂大帝。


朱瞻基落地就是個幸運兒

隔代親永不過時,當年朱棣對朱瞻基也如此。

既然要“傳子之孫”,那麼教育就是第一要務,而朱棣對教育的理解:必須文武雙全,還要兼具過人膽識。

明史載:“比長,嗜書,智識傑出”。朱瞻基非常喜歡讀書,稍長,智慧與見識便卓爾不羣。

永樂七年,朱棣帶他來到北京城郊,熟悉老百姓使用的農具並體驗他們的衣食住行,還寫下《務本訓》傳給他。

朱瞻基感觸頗深,較早地接觸農事、民事與他日後的減税政策不無相關。

永樂八年,朱棣遠征蒙古,同樣帶着朱瞻基,此行並非讓他領略大漠風光,而是去熟悉戰場環境,培育敢於亮劍的野性。

九月十一日,立為皇太孫,行冠禮一一一朱瞻基穩定了父親朱高熾的太子位。

自是,巡幸征討皆從。嘗命學士胡廣等即軍中為太孫講論經史。每語仁宗曰:此他日為太平天子也。

這就是朱瞻基被稱為太平天子的來歷。其實所謂太平天子,不過是大學士胡廣對朱高熾的一句恭維、一番美好的祝願罷了。


朱瞻基不太平

為什麼説朱瞻基不太平呢?因為打小他就見慣了戰爭、陰謀與廝殺,分明不知道什麼是和平。

而這一切與他搖擺不定的爺爺,二叔朱高煦以及體弱多病的父親都有直接關係。

靖難之役朱棣能獲勝,其實也是慘勝。但不得不説,朱高煦的確立下了汗馬功勞一一一總是在關鍵時刻如神兵天降救父親於危難,所以朱棣莫名其妙地對他説了一堆話:

吾力疲矣,兒當鼓勇再戰……勉之!世子多疾……

歸根結底:你大哥身體不行,兒子好好幹吧!如真有那麼一天,你來接替我的位置。

這就是朱棣對朱高煦的許諾,所以:

高煦亦以此自負,恃功驕恣,多不法。

所以,“性兇悍”的朱高煦與朱高熾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思議的奪嫡大戰一一一不管朱棣出於何種目的,對此事應付主要責任。

若不是解縉那句“好聖孫”醍醐灌頂,朱棣差點鑄成大錯。

永樂二年,朱高熾才顫顫巍巍地登上太子位。

性兇悍的朱高煦

讓我們來到朱棣的最後時刻。

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朱棣最後一次北伐,在榆木川病逝。按説,一代大帝逝去意味着舉國傷痛,定會舉行最高規格的國葬。

然而為防止朱高煦陰謀奪位,朝廷同樣導演了一場好戲。

楊榮、張輔等人一邊安排朱瞻基到草原上去迎接朱棣的靈柩,一邊着人通知朱高熾火速回北京,這樣一來,終於躲過了意圖謀奪大位的朱高煦。

當朱高煦得到消息後朱高熾已即位,史謂“明仁宗”。而此時離朱棣駕崩已一月有餘。

朱高熾在位不足八個月,勵精圖治,仁愛無雙,時間雖然較短,卻拉開了“仁宣之治”的大幕,在中國通史上口碑極佳。

1425年5月29日,明仁宗朱高熾在北京病逝。接下來,朱瞻基的即位比朱高熾那次更兇險。


因為朱高煦在山東樂安就藩,而朱瞻基呢?卻在南京一一一當年南京發生地震,朱高熾安排他去祭天,為國家祈福,實際上是想把京都遷回南京。

不知道朱高熾為何如此念舊?以致差點犯下大錯。《明史.朱高煦傳》記載:

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喪。高煦謀伏兵邀於路,倉卒不果。

之前,朱高煦在朝廷埋下眼線,比朱瞻基提前得到了仁宗病逝的消息。

因為樂安到北京只有680公里,而南京到北京最短也有1078公里,所以他派出敢死隊在半路截殺,意圖從侄子手中奪下大位一一一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不過,他等到的卻是朱瞻基的衞隊和一頂空轎子。朱高煦再一次與皇帝大位失之交臂。但朱瞻基為什麼能躲過朱高煦的絕殺?無疑又成了明史上的謎中謎。

為此,後世傳出多種版本,甚至懷疑朱瞻基有提前弒君的可能。為此,筆者難以置信,期望讀者能解開心中謎團。

朱高煦反了

宣德元年八月,歷史複製了驚人一幕:朱高煦勾結山東都指揮使靳榮,在樂城舉兵造反。

這一次,朱高煦變得聰明瞭些。除朝中的眼線之外,還去“策反”英國公張輔,不料,派去説服的細作卻被張輔輯拿,交給了朱瞻基。

在張輔看來,被“策反”風險極大,此時已是位極人臣的英國公,即便造反成功難不成比英國公的官還大?這個細節足以説明,朱高煦擁有豬一樣的團隊。

實際上,張輔之所以這麼做,主要還是朱高煦在朝廷的名聲太差,以致人神共憤。

但朱高煦錯估了朱瞻基。得到情報後,朱瞻基鎮定自若,權當什麼都沒發生,還不斷給朱高煦予以賞賜,最後還委婉地寫了一封信,意在提醒二叔迷途知返。

這就是朱瞻基的高明之處,把朱高煦的叛亂判斷定為不合法,將其推向了輿論的高點:看來此賊不誅不足以平民分。

所以在朝議時,工部尚書楊榮曰:

彼謂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臨之,事無不濟。

陛下既出,猶如摧枯拉朽、誰與爭鋒?此語正中朱瞻基下懷,於是決定率兵親征。


好個叛亂

行前,朱瞻基的戰略判斷準確無誤,他相信朱高煦會守在樂安龜縮不出。所以,當大軍抵達後,就從四面八方把樂安城包圍了。

火銃朝天鳴放,箭宇射向城樓,朱瞻基採取攻心為上的策略,只為瓦解城內將士的鬥志。

關於這次平叛,過程不再多講,可任何人都沒想到,第二天拂曉,朱高煦居然一個人溜出城來,五體投地,伏在朱瞻基面前,乞求他的寬恕。

這時候,一個人出場了,他就是24年後,誓死捍衞北京,為大明朝續命200年的英雄于謙。關於于謙的出場,《明史.于謙傳》記載:

勝己也。扈蹕樂安,高煦出降,帝命其口數其罪。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高煦伏地戰慄,稱萬死。帝大悦,師還,賞賚與諸大臣等。

什麼意思呢?于謙把朱高煦罵得狗血淋頭,昏天黑地、日月無光,直至心肝顫裂。

從此,于謙走上了仕途的康莊大道。朱瞻基成就了這個大英雄。


作死

朝廷大軍快速平定了這次叛亂。朱高煦被帶回北京,貶為庶民後被囚禁起來。

但這個喜劇演員還是賊心不死,《國朝獻徵錄》載:

一日,上欲往視,左右止之,不聽。及至,熟視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

什麼意思呢?朱瞻基不聽臣下勸阻,堅持去牢中探望朱高煦。結果,朱高煦趁朱瞻基不備,一記掃腿堂,把朱瞻基絆了個狗吃屎。

朱瞻基狂怒,命人用300斤的大缸將朱高煦罩住,然後在周圍生上炭火,沒想朱高煦天生神力,還頂着大缸在屋內亂晃。

結果可想而知,朱高煦被大火焚燒,缸迸炸裂而死,兒子也被殺掉,讓他這一脈後嗣永絕。


朱瞻基改革

在平定朱高煦之亂後,朱瞻基便立馬着手新一輪政軍改革。

這一年朱瞻基27歲,他對大臣們説:

漢、唐諸君,文帝、太宗能納諫,文帝幾致刑措,太宗致貞觀之治,亦皆受善之效。

事實證明,朱瞻基的確從諫如流,在“三楊”和夏元吉等的輔佐下,做了幾件大事。

軍事上,懲治向富人出售免徵卷,對窮人敲詐勒索的軍官,安排監察機構清查兵員花名冊,卡住了敗腐的根源,發動明軍的積極性,從而為自已再徵兀良哈大獲全勝創造了條件。

堅決執行父親(仁宗)的戰略收縮政策:停止第八次下西洋。

關於停止下西洋還需辨證來看,客觀講,其目的在於節約國家開支,減少不必要的鋪張浪費,就宣宗朝而言無疑達到了休生養息的目的。

但此次戰略收縮影響了明朝以至中華民族後期的走向,把中國鎖在了這塊封閉的土地上,主動退出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融合。這也是中華民族落後百年,被動挨打的根源所在。

另外就是放棄安南(越南)。如果不帶民族色彩,這件事與停止下西洋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個人以為還是缺乏遠見、膽識和氣魄。

無論有千萬種理由,失安南,乃國之飭。


折騰明朝200年的“票擬”和“批紅”

自朱元璋殺掉胡惟庸後,便廢除了千百年來的宰相制,於是朱元璋起早貪黑,忙得不亦樂乎,因為六部的奏章直通天庭必須得到肯定的答覆。朱元璋苦於無計,後半生只能陷於文山會海之中。

明成祖朱棣在老子的基礎上,發明了“內閣”,由於他是強權主義的代表,內閣大臣被他死死壓住,所以沒有更多的節外生枝。

可到了宣宗朝,朱瞻基由於喜歡畫畫、作詩文,為騰出更多時間,在內閣的基礎上就發明了“票擬”和“批紅”制度。

簡單講,六部文書上交內閣,內閣成員擬出意見後即“票擬”;而“批紅”則代表皇帝意見,鑑字蓋章後才可以頒下聖旨,傳令全國。

所以朱瞻基鼓勵宦官學習文化,因為“批紅”權就掌握在司禮監秉筆太監手裏,換句話説司禮監代表了皇權,體現了皇帝意志,更是制衡內閣大臣的有力武器。

自宣宗朝後,“票擬”和“批紅”制度在明朝維繫了200年,其中大戲在各朝交替上演,當宦黨勢弱時就會出現一個強大的內閣,如高拱、張居正等;反之當內閣不力時宦黨就如日中天,如王振、劉謹、魏忠賢等。

總之,“內閣”和“票擬”猶如明史上一道奇異的風景線。甚至有人認為:

明非亡於流寇,之亡於宦官。

親愛的讀者,你怎麼理解呢?


有人説,朱瞻基是位全才,琴棋書畫無所不能,而且在繪畫上頗有造詣。另外,還有個生僻的愛好,喜歡鬥蛐蛐,致使當時蛐蛐價格暴漲,價值鬥金,所以後世把他稱為“蛐蛐皇帝”。

最讓朱瞻基想不到的是,他身後14年,明朝因“土木之圍”發生了鉅變,他的兩個兒子朱祁鎮(明英宗)、朱祁鈺(明代宗)也因權力之爭鬥得死去活來。

有理由相信,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可他又有什麼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