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留學生“壓力山大”?看看他們都學了些什麼

秋風唯苦吟,舉世少知音。

窗前三更雨,燈前萬里心。

這是唐代新羅人崔致遠留下的詩句,句句精煉,讓人很難想到,它出自一個外國人之手。崔致遠12歲來中國,6年後考上“賓貢進士”,任溧水縣尉(今屬江蘇省南京市轄區,縣尉相當於今縣公安局長,九品),後任淮南節度使高駢幕僚,因起草《檄黃巢書》名聞天下。在華16年後,以三品銜歸國。

崔致遠被稱為“東國儒宗”,堪稱留學生的代表。據嚴耕望先生考證,“自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新羅始遣派留學生起,至五代中葉,三百年間,新羅所派遣之留唐學生,最保留之估計當有兩千人”。

古代留學生“壓力山大”?看看他們都學了些什麼

崔致遠

新羅留學生之外,還有日本、渤海國、大食、百濟、高昌、吐蕃、南詔等國留學生。宋代時,賓貢科舉成單獨考試,一直延續到明代。清代時,國子監延續明初政策,對琉球學生予以優待。

近日,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發佈了2022至2023年度世界大學排名,目前全球較知名的大學排名榜尚有QS(誇誇雷利·西蒙茲公司榜)、THE(泰晤士高等教育榜)、ARWU(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美國《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等。繁複如此,無非是為了生意——留學生是各大學收入的重要來源。

與此相反,古代中國“厚往薄來”,招留學生不僅不賺錢,還要倒貼錢,所以宋代後,來華留學生規模再難與唐朝相比。

古代留學生“壓力山大”?看看他們都學了些什麼

周煌《琉球國志略》封舟圖

唐朝太學有8000學生

唐代招留學生,源於質子制度。

自春秋起,帝王、軍閥便將子女、妻子等近親送往敵國當人質,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秦莊襄王(秦始皇的父親)、秦始皇都當過質子。

唐太宗有三個身份:一是中原的天子,二是內亞的“天可汗”,三是代行佛法的轉法輪王。作為“天可汗”,有權要求周邊政權派質子入衞。早期到唐朝的新羅留學生都是“宿衞學生”,負責宮廷保衞工作,且在重大朝會時充任儀仗。

“宿衞學生”必須出身貴族,崔致遠即屬“六頭品”。

新羅選官依“骨品制”,共8等級,即聖骨(有資格當王)、真骨(王族,無資格當王,後聖骨盡滅,真骨也可當王),六頭品(不可當長官)、五頭品、四頭品、三頭品、二頭品、一頭品。三頭品(含三頭品)以下皆平民,不可任官。

唐太宗有鮮卑血統,不重“華夷之辨”,他説:“自古帝王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到唐玄宗時,更是“開懷納戎,張袖延狄”。

“宿衞學生”較清閒,平時在太學中讀書。比如前面提到的崔致遠,剛來華時漢語説得還不太好,不經學習,很難“登唐科第語唐音”。

唐代重教。據《唐會要》載:“貞觀五年(631年)以後,太宗數幸國學太學。遂增築學舍一千二百間,國學太學四門,亦增生員,其書算等。各置博士,凡三千二百六十員……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諸國酋長,亦遣子弟請入國學。於是國學之內,八千餘人。”

古代留學生“壓力山大”?看看他們都學了些什麼

唐太宗

房玄齡當年考砸了

唐太宗重視太學,與隋有關。

科舉始於隋,但史籍無確載。褚遂良刻《房玄齡碑》中,有“年十有八,俯從賓貢”,意思是房玄齡18歲時考中“賓貢進士”。這涉及兩個問題:

其一,房玄齡不是外國人,為何參加“賓貢科舉”?

其二,為何稱“俯從”?

著名學者高明士認為,隋開皇七年(587 年)始置“貢舉”(即科舉,此説源自宮崎市定),此時隋朝已定江南,急需培養自己的幹部隊伍,替代舊門閥。隋文帝此前已將四門學、書學、算學提升為中央學校,它們面向平民招生,本屬小學,如今與培養貴族子弟的國子學、太學同級。此時隋文帝力推“均田法”,急需數學、書法人才。

隋代科舉分三檔:秀才最高,明經低三等,進士又低三等。

早期“進士”稱“賓貢進士”,地位極低,房玄齡中進士乙第,僅從九品下,所以稱“俯從”。

“賓貢科舉”未選拔出太多人才,後來隋文帝也不太重視了。

隋末戰亂,門閥凋零,加上唐太宗刻意打壓,唐代“賓貢科舉”改名“進士科舉”,已是一枝獨秀。

《新唐書》稱:“大抵眾科之目,進士尤為貴,其得人最為盛焉。”

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又 恢復了“賓貢 科舉”,此時已和原來的“賓貢科舉”完全不同,只面向外國留學生。

留學生“壓力山大”

留學生到唐朝後,一般在國子監學習,分學問生、請益生和還學生三種。學問生長期留學,學制一般10年;請益生有一定基礎,來華研修,可長可短;還學生隨遣唐使來,並一同返回,是短期培訓。

入學前有考試,據《唐會要》,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渤海國派來16人,只有6人獲准入學;新羅派來216人,只有7人入學,其餘都被遣回。

入學前,留學生要向先生獻束脩(禮物),行拜師禮。入學後,“買書銀貨則本國支給,而書(衣)糧,唐自鴻臚寺供給”,即衣食由唐朝的鴻臚寺(相當於今外交部)典客署免費提供,如是留學僧(一般安排在長安的大寺廟中學習),鴻臚寺每年發四季衣服、糧料,並賜絹25匹。

據學者雋婭瑋在《唐代留學生教育及其當代啓示》鈎沉,留學生與本土學生的學制相同:

《論語》《孝經》一年;

《尚書》《公羊傳》或《穀梁傳》各一年半;

《毛詩》《周禮》或《儀禮》各兩年;

《禮記》或《左氏春秋》各三年。

教學方法分講論、問難、誦讀與讀書指導四種。留學生和本土學生一樣,也要參加旬考、歲考、畢業考。

旬考是每十天考一次,須背誦一千字、講解兩千字。歲考是口問大義十條,通八條為上等,六條為中等,五條以下為下等,即不及格。如果歲考三次都是下等,必須重修,再不及格,便勒令退學。畢業考則由博士出題,校長(祭酒)監考,題目則模擬科舉。

由此看來,學業壓力夠大。

“賓貢科舉”曾引發爭執

唐穆宗開“賓貢科舉”,給留學生們提供了一條科舉成功的便捷通道。但“賓貢科舉”是單獨考試,還是與中原學生一起考,學界還有爭議,學者郭麗的觀點似更合理。

郭麗認為,唐代科舉無糊名制(武則天時,吏部招考短期取糊名制),留學生們很可能和中原士子一起參考,單設考場(比如高麗士子康撫民便“召試舍人院”,而科舉應在禮部貢院)。評卷時,考官會照顧留學生。唐代科舉重詩賦,音韻要求嚴,留學生難免“海外音訛”,只要“文意稍可”,即可及第。

“賓貢科舉”單列榜單,附在正榜末尾,即“十年觀國,本望止於榜尾科第”。第一位及第的留學生是新羅人金雲卿。

“賓貢科舉”有照顧的性質,卻引發渤海國留學生與新羅留學生爭執。

渤海國在唐玄宗時內附,成羈縻州,大量派留學生入唐,因其歷史上多次侵擾新羅,兩國關係緊張。據學者黨銀平考證,渤海國烏昭度入唐科舉,與新羅李同都通過了“賓貢科舉”,烏昭度排名在前,回國後當了國相,讓新羅大為不滿,崔致遠甚至寫道:“既致四鄰之譏,永貽一國之恥。”

崔致遠後來科舉成功,排名在前,他自得地寫道:“光榮遠播於三韓,自此以來,未之或改。”

後來烏昭度的兒子烏光贊也參加了“賓貢科舉”,名列新羅留學生之後。烏昭度當時正好出使唐朝,請求調高兒子的排名,被唐廷拒絕。

到了宋代,因有糊名制,“賓貢科舉”成了單獨考試。

古代留學生“壓力山大”?看看他們都學了些什麼

江蘇省揚州市建有崔致遠紀念館

明代重視琉球學生

唐代以後,留學生數量鋭減。

一是高麗光宗九年(958年),時中原戰亂,在逃到高麗的文士雙冀建議下,高麗王朝自辦科舉。自唐朝到明朝,在中國科舉成功的朝鮮半島(含新羅、高麗、朝鮮)進士共53人,遠多於其他地區。本地也可科舉,使留學中國的動力下降。

另一方面,招待留學生的負擔重,唐代鴻臚寺每年招待費摺合成糧食,高達一萬三千斛,後來王朝減少了投入。

在中國學習後,大部分留學生回國服務,比如唐開成五年(840年),便有105名留學生離開。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高麗國金濤通過“賓貢科舉”,朝廷授予他縣丞之職,金濤卻拒絕就任,反而與三名同鄉回國了。第二年,高麗國申請再派留學生,朱元璋的回應頗為冷淡:“涉海遠來,離其父母,未免彼此懷思。爾中書省宜令其國王與羣下熟議之。為父兄者果願遣子弟入學,為子弟者果聽父兄之命,無所勉強。即遣使護送至京,或居一年或半年,聽其歸省也。”

不過,明太祖很重視來自琉球的留學生。

明初琉球“地無貨殖,故商賈不通”,“琉球最貧”,“不駕舟楫,惟縛竹為筏,急則羣舁之,泅水而逃”。自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起,琉球派留學生到中國便成定例。

明太祖很可能看出了琉球巨大的地理潛力,下令遷“閩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在一系列幫扶下,琉球果然發展成東亞海洋貿易的支點,被稱為“梯航萬國”,成了穩定東亞秩序的重要一環。

古代留學生“壓力山大”?看看他們都學了些什麼

琉球前往中國的進貢船

清代只教一門課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4名琉球學生作為明代後第一批留學生,進入北京國子監學習,至同治七年(1868年)才不再派留學生。

對琉球留學生,明朝無人數限制,清朝則要求一任國王只派一批,學習年限也縮短成3年,最長不超過4年。

清朝這麼做,可能是想節約成本。據學者許可在《琉球王國赴華留學生研究》中鈎沉,清廷為每位琉球留學生日供白米二升,“雞一隻、肉二斤、茶五錢、豆腐一斤、花椒五分、清醬四兩、香油四錢、醬四兩、黃酒一瓶、菜一斤、鹽一兩、燈油二兩”,此外“每年春秋賜錦緞袍褂,紡絲綢褲各一,涼帽各一,鞋襪各一雙。夏賜紗袍褂,羅衫褲各一;冬緞面羊皮袍褂,棉襖褲各一,貂帽,皮靴,絨襪,被褥,席枕俱備”,且“每月硃墨紙筆銀兩五錢”。

唐代來華留學生可選算學、律學、四門學等,清代只有朱子學。留學生“每日早起,沐浴、正衣冠,詣講堂聽講《小學》數條;《小學》完,講《近思錄》。飯後,講經數條,臨帖。燈下,講四六古文各一篇、詩一首,次日背誦”。

琉球學生多次提出修改教學內容,從結果看,仍以道德教育為主。當時高麗王朝雖有科舉,卻未動搖貴族制,平民子弟機會少,仍希望留學中國來改變命運,可清朝教育如此封閉、狹隘,讓人望而生畏。

留學教育有利於傳播文化、增進感情、加強交流,但好事還要辦好,效果無法量化,責權利不對等,就會越辦越差。早點商業化,也許更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89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留學生“壓力山大”?看看他們都學了些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