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落地 87.3%受訪中小學生家長感到能緩解焦慮

  教育專家:家長要將更多時間用於關注學生個體的自主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陳雅俊

“雙減”落地 87.3%受訪中小學生家長感到能緩解焦慮

  距離“雙減”政策頒佈已有近一年的時間。孩子的學習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沒有了需要“挑燈夜戰”的課後作業,沒有了要上的諸多補習班……“雙減”的有效落地,緩解了家長在孩子教育上的焦慮心態嗎?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6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7.3%的受訪家長感到,“雙減”的有效落地對緩解家長的焦慮心態有積極作用。小學4-6年級的受訪家長對此感受最明顯(89.9%)。

  87.3%受訪家長感到,“雙減”有效落地能緩解家長焦慮心態

  湖北省天門市佛子山鎮的李進有兩個孩子,老二正在讀初中。他介紹,孩子現在一個月回家一次,他希望孩子在學習之外能有更多休息時間,能自主安排感興趣的事情,就很少給孩子報補習班。在“雙減”以前,他這樣的家長是少數,“以前我是有些焦慮的,擔心孩子不上補習班功課會被落下。‘雙減’後,我也感到平和輕鬆了許多”。

  湖北武漢某高校教師程鳴的女兒讀初一,學習成績不錯。她平時會自己輔導女兒功課,沒有給孩子報學科補習班。她坦言,“雙減”以前,看到周圍家長都爭相給孩子報輔導班,也擔心自家孩子競爭力會降低。現在她沒有了這些擔憂,也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特長和興趣愛好了。

  嶽谷晴是北京密雲區太師屯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家長,她説,現在不用給孩子報那麼多補習班,家庭經濟壓力小了不少。“不報班”成了普遍現象,讓她感到周圍“雞娃”氛圍一下子降了很多。

  鍾卷是一名初三學生,在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一所中學就讀。馬上面臨中考的她,剛剛報了一門補習物理的家教課程。“我好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想補課。中考結束後的暑假,我也不能快樂玩耍,因為還要繼續補習高中課程”。

  黑龍江哈爾濱市民趙志勳的兒子在上初二。他感到,一些家長給孩子報班,主要顧慮是中考的分流制度,擔心孩子考不進高中。“學校里老師面對的學生太多了,而且很多家長一直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雙減’後他們雞娃的心情無處安放,焦慮還是存在”。

  “雙減”正在逐步發揮實效。87.3%的受訪家長感到,“雙減”的有效落地對緩解家長的焦慮心態有積極作用。其中28.8%的受訪家長感到作用非常大。進一步分析表明,小學4-6年級受訪家長(89.9%)感受最明顯,其次是小學1-3年級受訪家長(86.9%)。

  “家長要將更多時間用於關注學生個體的自主發展”

  “現在會有家長來問我,學校放假沒有書面作業,平常也沒有紙面考試,孩子能不能學好?要如何應對升學?”於秋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一所小學任教,現在是四年級班主任。她感到,一些家長在教育上的焦慮心態仍然存在。

  “一方面,我會向家長解釋,通過課後服務、作業形式、教師差異化備課等方面的改變,學校可以針對性地顧及到每個孩子。另一方面,我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只關注、緊盯孩子的作業和考試表現,要多陪伴孩子”。

  在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看來,家長的這些心理活動十分正常。“‘雙減’政策實施到現在剛不到一年時間,成效如何是有一個檢驗過程的”。他指出,家長要認識到,所有學生都減少了課外輔導時間,減輕了課後作業負擔。“家長要將更多時間用於關注學生個體的自主發展。其次,家長要相信學校、相信老師,減輕作業量並不代表教學質量會下降,不代表學生髮展水平會下降”。

  對於中考分流問題,李立國介紹,初中分流政策是根據職業教育法的規定,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並沒有強制地按1:1的比例分流。“學生和家長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未來的職業發展是多元的,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於秋認為,轉變家長觀念很重要。她提醒家長,尤其小學階段學生家長,要以孩子身心健康為重。家長要把視野放得更寬,注重對孩子的陪伴和共同進步。“‘雙減’就是為了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促進全面發展。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優點,家長不要只關注學習成績”。

  受訪中小學生家長中,孩子讀小學1-3年級的佔45.7%,小學4-6年級的佔39.0%,初中的佔15.3%。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1 字。

轉載請註明: “雙減”落地 87.3%受訪中小學生家長感到能緩解焦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