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留學記——
在更廣闊的天地提升自我
劉沫瀟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我從清華大學以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身份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學習。這是我一生中美好而有收穫的一段時光,也是我難忘且珍視的一段回憶。
海外留學,需要主動自覺的學習態度
2017年底,當我正在聯繫海外留學的外方導師時,偶然結識了著名政治學家、悉尼大學的約翰·基恩(John Keane)教授。那時恰逢基恩教授來北京大學講學,我抓住機會,不僅參加了他的講座,深入瞭解了他的學術思想,還就講座主題對他進行了訪談。那次訪談不僅促成了我和基恩教授的師生緣分,還成了我博士論文選題的重要來源。
2019年初,我登上從北京飛往悉尼的航班,正式開啓了留學生活。抵澳時正值澳大利亞的夏季,陽光、沙灘、海水浴場與冰天雪地的北京形成了鮮明對比。雖然剛剛結束緊張的博士生資格考試和論文開題,又面對着迷人的澳大利亞風光,但我的心情卻一點都不輕鬆——接下來的一年,我將面臨巨大挑戰:以1萬餘字的開題報告為基礎,完成博士論文初稿。
安頓好住所後,我馬上與基恩教授取得了聯繫,告訴他我想盡快與他見面並聊一下自己的博士論文寫作計劃。第一次見面,教授在家裏設宴招待了我,在討論論文主題時,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説:“沫瀟,這個題目挑戰不小。”聽到老師這樣的評價,我的心情更沉重了。教授或許看出了我的疑慮,隨即又安慰道:“我們可以做到。”
“我們”——這兩個字是那麼簡單卻給予我力量。接下來的一年更是讓我深刻體會到,雖然博士論文寫作之路艱難非常,但我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很快,我與外方導師形成了每週一次、每次至少兩小時的會面機制,共同設定每章論文寫作的時間節點。雖然自己不是最聰明最有天賦的學生,但至少可以做到認真、勤奮,因此不管多累多忙多難,我都會按時完成導師佈置的論文寫作任務,不曾拖延。加之基恩教授本人十分重視承諾,經常以身作則,因此我更要全力以赴,以不辜負他的期望。每次會面,基恩教授都能給予我許多學術靈感,幫我釐清理論難點,並經常把自己看完標註好的文獻遞到我手中讓我研讀。與導師的主動溝通和對自己學習科研的詳細規劃讓我很快度過了留學焦慮期,順利完成了研修計劃。
海外留學,需要兼容幷蓄的開放意識
海外留學極大開拓了我的學術視野,讓我認識到博採眾長的重要性。在中外兩位導師的幫助下,一年中,我對來自亞、美、非、歐、澳的50多位新聞從業者和學者就博士論文主題進行了訪談,汲取各方智慧。訪談對象的選取尤其體現了全球性和跨學科的特點:新聞從業者來自全球不同的媒體機構,學者涉及語言學、哲學、政治學和新聞傳播學等多個學科領域。
新聞傳播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交叉性特點,同時,考慮到博士論文主題的特殊性,我的研究吸納了大量哲學理論。回想論文寫作那段日子,除了田野調查和訪談外,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悉尼大學的費雪圖書館度過,瀏覽並閲讀了50餘本相關英文專著,其中包含很多具有挑戰性的哲學論著。
回想在澳大利亞的歲月,調研、閲讀與寫作佔據了我的生活大半,除了去墨爾本調研澳大利亞的新聞機構外,我都待在悉尼,沒有再去澳大利亞其他地方遊覽。然而,我對此並不感到遺憾,因為這段經歷帶給我的充實、滿足與幸福已遠遠超過任何澳大利亞美景。
2019年11月,在抵澳10個月時我終於完成了20餘萬字的博士論文初稿(含9萬字訪談實錄)。在研修報告的導師評語欄中,基恩教授對論文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寫道:“本論文結構良好,具有原創性,一定會作為一本重要的書籍出版”。看到這導師的肯定,這麼久的辛苦與疲憊彷彿都消散了。
海外留學,需要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
孤身來到異國他鄉,除學習外,生活也是門大學問。英語學習、體育鍛煉和親密的室友關係讓我在澳大利亞保持了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快樂充實地度過了留學生活。
英語是我的強項,但語言是一門習得技能,稍有擱置便會遺忘生疏,因此我一直堅持每天利用英語學習軟件打卡學習。從2018年3月開始,兩年多的時間裏,除極特殊情況,我都堅持當天打卡,學英語對我來説已像是一種內化的生活習慣。
“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是清華的體育精神。健康的體魄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也是對自己和家庭負責的表現,而運動更是一種培養堅強意志品質的方式。在悉尼時,我堅持一週5天、每天2小時的健身房運動,不僅減重30斤,還極大提升了身體素質,在外一年連小感冒都沒得過,身體狀態一直很好。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身在國外,好友的陪伴與幫扶十分重要。我很幸運地找到一位“投脾氣”的好朋友——同樣來自清華的王夢彤。我倆相識於學校的出國留學羣,並一起相約在悉尼合租學習。夢彤是我的室友、我的學伴,更是我的人生摯友。我們不僅一起生活、玩樂、分享喜悦,更互相監督,結伴自習,在對方遇到困難時傾聽體諒、相互幫扶。
如今,回想博士期間這一年的留學經歷,自己不僅完成了既定科研任務,還收穫了寶貴的師生情、同學情,養成了自律自覺的生活習慣。這其中既有自己的努力,更有國家和學校的資助和支持,師長諄諄教誨和提攜以及摯友和家人的關心體諒,而這段旅程,也將成為激勵我繼續拼搏奮鬥的不竭動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