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9月2日電(記者嶽冉冉、胡超、曾維)9月1日下午3點,紅日高懸,天氣悶熱,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灣塘鄉衞生院裏,副院長楊玉強和護士黃美正收拾着工具,準備去一所小學抽檢視力。被抽檢的學校叫灣塘小學,近年來,該校的近視率一直是零。
滿眼綠意的灣塘小學。新華社記者嶽冉冉攝
視力抽檢 無一近視
楊玉強負責全鄉兒童的視力保健已有5年,他對灣塘小學印象很深,“我記得有個學期,他們雙眼視力5.3(2.0)的學生達到了20%。”
來到校門口,楊玉強聯繫了校長孫付標。進入校園,他選定一間教室,掛好視力表,調整好測距,隨機找來25個來自6個年級的學生。下午4點半檢測開始,學生們排着隊一一進行檢測。一年級新生在高年級同學指導下,很快掌握了視力表“上下左右”的辨認法。
“從抽查結果看,零近視。孩子們視力都在5.0或以上。5.2的80%,5.0和5.1的8%,5.3的12%,要特別注意5.0的孩子,稍有不慎,就可能近視。”楊玉強説。
正在做視力抽查的灣塘小學學生。新華社記者嶽冉冉攝
孫付標趕緊抄下兩個孩子的名字,“我會關注”。
灣塘小學位於南溪河畔,是一所鄉村寄宿制學校,孩子們週一至週五住校,週末回家。9月1日是該校秋季學期的開學日。早上8點,全校舉行了莊嚴的升旗儀式,536名學生沒有一個“小眼鏡”。而站在最後一排的53名教職工中,有六位戴着眼鏡。“我們六個自嘲是孩子的‘反面教材’。”
灣塘小學的升旗儀式。
30攝氏度的濕熱天,讓孫校長的鼻頭掛滿了汗珠,他不時扶一下鏡框,防止滑落。“我常跟孩子們講戴眼鏡的不便,給他們看失焦的照片,戴花鏡體驗近視的感覺。我一直認為,呵護好孩子們的眼睛,是我們這代‘眼鏡教師’最想給他們的禮物。”
户外運動 超三小時
每到下課鈴響,灣塘小學的操場都會瞬間沸騰,打籃球乒乓球的、“編花籃”的、在雙槓上仰卧起坐的……
“我們要求所有孩子下課後必須出教室,哪怕是喜靜不喜動的女生,我們都鼓勵她們出去走走。”大隊輔導員
若論場地和設施,這所村小並不“富裕”。200米的水泥操場、一個籃球場、兩個乒乓球枱、兩副雙槓……雖條件有限,但體育老師總有辦法激發孩子們的運動熱情:把大抹布打個結,就能當“手榴彈”練投擲;如果下雨,就到教學樓台階上練踏跳;沒有球門,擺兩塊磚,一樣射門……
籃球是學校的第一運動。
學校共有3名體育教師,從上午第三節課到下午4點半,體育課全滿,再加上七八個運動興趣小組,體育老師分身乏術。於是,有體育特長的老師紛紛馳援:教務主任唐飛位教乒乓球;數學老師張福帶籃球隊;音樂專業畢業的楊清義教健美操。
此外,從下午第三節課後到晚飯前,孩子們還有一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借器材,繼續鍛鍊。“別看我們場地小,孩子們每天的户外活動時間超過3小時。”體育老師褚志華説。
灣塘小學堅持每天三小時體育活動。
大量研究表明,在白天進行户外活動,紫外線可促進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的分泌可抑制眼軸增長,有效防控近視。“如果説在孩子零近視率上,我們有什麼經驗,那就是進行大量户外運動。”
滿眼綠意 睡足吃好
灣塘小學坐落在半山,從宿舍到教學樓,得先爬181級台階。
6年前,老校長黃興祥帶領教職工,在坡道旁種了200多株植物,如今越長越茂。一進校門,沿階而上的是紫色、紅色的三角梅,身形高大的芭蕉樹,掛在枝幹的樹菠蘿。
校園的操場兩端,七八棵榕樹如巨大的“遮陽傘”,給校園帶來清涼。烈日下,孩子們運動10分鐘,就會到樹下納涼;晚飯後,大家繞樹圍坐,大聲誦讀。
榕樹下閲讀是孩子們的愜意時光。
“前人栽花,後人乘涼,有了每一任校長的努力,才有了滿眼皆綠的校園。”
户外,老師鼓勵孩子多動;室內,老師會定期調換座位,調節孩子視距。“還有每天兩次的眼保健操也不可少。”五年級一班的王駿龍説。開學第一天,他需要給一年級同學做示範,手把手教。
王駿龍帶一年級孩子做眼保健操。
從一年級,學校就開始培養孩子們良好的作息習慣。語文老師毛合明説:“學校晚9點準時熄燈,孩子們早上6點半起牀,加上午休,每人每天的睡眠有10個半小時。充分休息也有助於保護視力。”
學校的伙食,一日三餐,搭配合理,早餐是牛奶和米線,中餐晚餐都是四菜一湯,大家吃多少打多少,杜絕浪費。
學生使用校內的公用電話。
除了老師上課需要用電子白板,這裏的學生幾乎與電子產品“絕緣”。學校禁止孩子把手機帶入校園,如果跟家人聯繫,可以免費使用校內的6部公用電話。孩子回到家中,電子產品的使用需家長監督。
“這個暑假,我計着時讓女兒看電視,每天就半小時。”家長鬍吉瓊説。
孩子們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