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陀是東部高車一部落。曾經於南齊永明五年,隨阿伏至羅到準噶爾盆地建高車國。南北朝時,遊牧於阿爾泰山西南,額爾齊斯河一帶,少數留在於都斤山。
隋大業元年(605),鐵勒諸部奮起反抗西突厥暴政,共推契苾部首領契苾歌楞為易勿真莫何可汗,又推薛延陀部首領乙失缽為野咥可汗,於是,乙失缽率部立庭燕末山(阿爾泰山支脈)遂成為鐵勒中強部。
大業七年(611)西突厥射匱可汗立,勢復盛,契苾歌楞與乙失缽自動取消汗號,於是,迄於隋唐之際,薛延陀與其它鐵勒各部又受突厥統治。到了唐太宗時期,薛延陀國首領不滿唐王朝在西域的一些做法,就找機會死磕大唐王朝。
只是對手太強悍,沒討到絲毫的便宜。薛延陀這個國家倒也不笨,硬的不行,趕緊服軟,於是,又是遣使又是朝貢,表明想娶唐朝公主。這時主政大唐的正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相當重視西域,一直琢磨着如何解決北方邊境問題。
對此,李世民心裏早有盤算,前朝的歷史在那擱着呢,西漢很長一段時間就和匈奴和親,結果又如何?人家得了好處,還不是一樣來犯邊境,所以,太宗皇帝壓根就沒真正考慮過和親事宜。不過,這時西域時局還挺微妙,所以,還得先穩住薛延陀。
最終,李世民在和大臣們商議之後,決定答應薛延陀首領的和親。後面的勢態發展,可以説是一門親事決定了一國的命運。
太宗皇帝答應的這門和親,常被後人拿來“調侃”。《新唐書》這麼説:李世民拉出一張很長的聘禮單:馬、牛、羊和橐駝需備齊10多萬頭,並且,還得由首領夷男親自趕到靈州。如果夷男做到了,太宗皇帝才會親自護送公主去成親。
那麼,這個條件苛刻麼?
倒也談不上。
薛延陀的畜牧業還是很發達的,問題就是如何運輸。那時全靠“步行”啊,這一路若是遇上個什麼惡劣天氣,或者水草供應不上,牲口數量肯定會大大折損。後人就説太宗皇帝這招真高,先是給人一糖塊,結果,剛含在嘴裏沒多久,才發現糖芯居然是苦的。
夷男高興啊,唐王朝尊他為真珠毗伽可汗,又許公主給他,太宗皇帝還答應親自送嫁,這是何等的殊榮,於是,“搜賦諸下羊馬為貲”,很快就收集到了足夠數量的牲口。但是,等趕到靈州時,由於各種原因,只剩下了小部分牲口。
這時候,太宗皇帝倒也乾脆,直接絕婚,理由就是:聘禮不足。夷男氣的夠嗆,但是,他也沒轍。大唐就是想用這事挫挫薛延陀的張狂勁,效果出奇的好,但是,這還不夠,大唐要的是長治久安,所以滅薛延陀是必定的,只是現在還得留着,因為有個東突厥。
此後兩年中,每次薛延陀和東突厥有糾紛時,太宗皇帝就替東突厥説話,説夷男的種種不對。夷男內心有氣,但是又敢説,沒過幾年就病故了。不久,夷男的嫡子拔灼自立為王搞出很多事,攪得薛延陀國內不得安寧,於是,李世民認為這時機會正好,遂出兵。
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唐軍出擊薛延陀,終於將該部落徹底剿滅了。到了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居於漠北的契苾、回紇等部,因薛延陀滅亡,無所依附,也相繼歸附唐朝。於是,唐在漠北設置十三州,以歸附的少數民族酋長為都督、刺史,又置燕然都護府,來管理這些邊州。
這裏,我們再來看看薛延陀和唐朝的“愛恨情仇”。
可以説,薛延陀興於唐,又亡於唐。薛延陀自稱“我鐵勒部人”,《新、舊唐書》記載,他們的先民曾和“薛”姓部落雜居,後來,又並了“延陀”部眾,於是,號稱“薛延陀”。那時,太宗皇帝的關注點更多的是東突厥,恰好這時,薛延陀威信力的暴漲,讓太宗看到了機會,認為聯合夷男有利於反擊東突厥,於是,暗地裏聯繫夷男,封其為可汗。
於是,便有了薛延陀汗國和東突厥鼎足而立的局面。
太宗皇帝扶持薛延陀,就是想先解決東突厥這個問題。但他並不希望西域再出來一個強勢王國,所以,等東突厥敗亡後,李世民轉而扶持回紇,抑制薛延陀做大。
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李世民做了一事,引起了夷男的恐懼和猜忌。太宗皇帝下詔封夷男的兩個兒子為小可汗,這明擺着是要分了夷男的權力。第二年,太宗皇帝又將東突厥的一個族人封為了可汗,明面上是管理東突厥的舊部,實質是讓其看着薛延陀。
對此,夷男能沒想法麼?他也沒硬來,因為,他見識過李世民的厲害,所以,他在等,等李世民去了東邊才發兵,結果,在山西被唐軍打敗了。所以説,談李世民對邊疆的治理經略時,平定薛延陀就是一個經典教範。投入少,成效卻是奇佳。
西域政權眾多,對於成立不久的唐王朝始終都是威脅,不過,李世民不懼這些,他有太多的戰鬥經驗,但是,他不認為戰爭就是解決紛爭的最佳手段,時而懷柔、時而震懾、時而離間,關鍵時刻絕不吝嗇兵力,始終都掌握着主動,以最小的代價平定了漠北。
也有人以此將唐太宗和秦始皇、漢武帝以及魏太武帝比較,這三位皇帝更多則是武力解決問題,而唐太宗卻是巧妙的運用了外交手段。
西域的那些政權,何時才開始見識到中原王朝的厲害?
秦朝有點短,其實,是從漢朝開始的,在通往西域的道路打通後,西域各國就知道了大漢王朝。外交的前提就是實力。至於修長城一事,這就涉及到主動防禦還是被動防禦了,唐朝後來最大的問題就是藩鎮,李世民是不修長城的,但是,他就得在邊境多部署兵力,後來又如何呢?再看看明朝,又開始修長城,想來其中的利弊已見分曉了。
參考資料:
【《新唐書·回鶻傳》、《磨延啜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