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壇上的兩顆璀璨明珠。詩與詞,能夠用高度凝練的語言,表達出作者最真摯的內心情感。這種文學作品具有巨大生命力,它們凝結着古人的智慧,也構成了中華文化浩瀚星空中的璀璨星河。這千年的文化,詩詞總是能夠用“無聲勝有聲”的獨特意境,來傳達寫作之人的情懷。比如這一句“近水樓台先得月”,至今都在被後人反覆引用,而且後人還從這句古詩中提煉出來了“近水樓台”這個成語。
一首千古佳作,敲開仕途之門
初讀這句詩,很多人都會以為它是大家之作,只是很多人總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比如你去問問大多數人,這句古詩的下一句是什麼呢?可能會有人能夠回答出“向陽花木易為春”;如果繼續深究,這首詩的名字叫什麼?它是由何人所作?出自哪個朝代?哪個故事背景呢?或許知道答案的人就寥寥無幾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歷史留給了我們好很多瑰寶,瀆職的我們嘻嘻探究。即使是同一句詩句,放在不同的意境之中,會有着全然不同的含義。這一句“近水樓台先得月”也是如此。
在學習古詩的時候,人們總是會先入為主,課本中最先學習的是“近水樓台”這個成語,這個成語是用來比喻因為接近某人或者某個事物,從而就能獲得最優越的地位和好處;這也是大多人在使用這個成語時的第一反應。在當下社會,這個成語確實有這層含義,如果放在詩人所處的那個年代裏,詩句和成語的真正含義又將會發生變化。
這句詩最早出自宋代《清夜錄》一書中,據書中記載,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有次被皇上調往杭州做官。范仲淹一生用人有道,對部下極為寬厚和善,為宋朝提拔了不少可用之材,這一次也是如此,擔任杭州屬縣巡檢的途中,提拔了不少隨行的官員。尤其是他的那些老部下,在他的舉薦下晉升了職務,一路官運恆通。然而這些人中有一個名叫蘇麟的人,他同樣在范仲淹手下鞍前馬後、盡心盡力,可是卻一直沒有被范仲淹所舉薦。
想看別人都舉薦升官,蘇麟在羨慕的同時也有幾分惆悵,為此他想了一個辦法,他專門給范仲淹獻詩一首,其實這首詩僅有兩句,就是前文中的“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他用詩句中的亭台樓閣,花草樹木來比喻那些被范仲淹舉薦的人,看似是在誇讚自然界的恩澤,其實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滿,同時在譏諷范仲淹偏袒自己親信的做法。范仲淹何等聰明,一讀到這兩句詩便明白了蘇麟詩中真的含義,很快他就向朝廷舉薦了蘇麟,蘇麟也因此官運亨通,一躍成為朝廷大官。
就是因為這兩句詩,讓蘇麟流芳百世,至今仍為後人所稱道。不過從詩詞中的譏諷之意也足以看出,這兩句古詩其真正的含義,與現代漢語詞典裏面的解釋還是有一定差異的。當代社會對於這句詩,主要從可以獲得的優越地位和機會入手,其實詩人真正的含義,是在譏諷這些因為優越的身份從而不勞而獲的人,其真正含義,與當代漢語詞典裏面的解釋相差甚遠。
宋朝獨特的“求官之法”
説完了這兩句千古名作,其實從《清夜錄》所記載的這個小故事中,還可以看出宋朝一種獨特的“求官之法”。宋代非常重視文人,因此在這些文人與“文”之間,產生了非常多的有趣現象。比如通過“獻詩”的方法,來獲取敲開仕途之門的敲門磚,又或者是獲得仕途深千謀求一官半職的機會。像蘇麟這樣給范仲淹“獻詩”求官的趣事,其實在宋朝發生過很多次。
宋真宗時期就有這樣一件事,公元1004年,契丹兵馬屢次侵犯中原,一位名叫夏承皓的將軍,從一條羊腸小道上率領宋軍長頸鹿抵抗契丹,可惜在此次戰鬥中,將軍不幸被利劍所傷,最終戰死沙場。朝廷為了撫卹各位將軍的家人,便賜給將軍的兒子夏竦三班差使一職,其實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説,朝廷能有這樣的恩惠已經是莫大的榮譽。然而這個小武官之職對於夏竦而言,根本與他的才華無法相匹配。
夏竦年少聰慧,他提筆寫詩作賦,這是優於常人。17歲那年他跟隨父親夏承皓遊歷通州狼山,曾寫下了一首《渡口》,當時另一位有名的文人王闢之誇讚,此後所有人寫這裏之景,未曾有能夠超越他的,由此可見夏竦確實具備過人才華。他不甘心自己的滿腔抱負和一身才華就這樣被淹沒,年僅20歲的夏竦,就拿着自己所寫的詩集,恭恭敬敬的等候在宰相朝回家的路上,這位宰相讀完他的詩集,對夏竦十分讚賞。第二天早朝,他就向皇帝宋真宗舉薦了夏竦,請求為他更換一個文職。他更沒有辜負這位宰相的期望,最後夏竦位極人臣,封為鄭國公。
宋朝有名的詞人周邦彥,也是由於“獻詩”一事,才敲開了自己的仕途之門。周邦彥在汴京國子監就讀時,寫下了一篇《汴京賦》來歌頌帝都的繁華富庶,這一篇賦受到了宋神宗的賞識,直接將他提拔為了太學正,皇帝更是將他的這篇文章當作是北宋紅歌的範本。因為這篇文章,他由以前的一個學生,沒有經過科考就連升數職,成了正九品。由此可見,宋代“獻詩”的魅力所在。
不同的社會,都會因為不同時期的文化而產生許多趣事,宋朝就是如此。在這個重視文人的時代裏,文人可以通過寫詩、寫詞的方法,直接表達自己內心的意願。蘇軾是如此,柳永也是如此。宋代文人的真才實學,何嘗不是藏在這些詩詞裏呢?
參考資料:
《清夜錄》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用人之道》
《獻詩:宋人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