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復旦,當下科研學術亮點何在?
近日,復旦大學迎來了118歲生日。百年復旦,正在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當下,其科研及學術有何亮點?日前,在慶祝復旦建校118週年復旦大學第57屆校慶科學報告會上,專家學者一一揭秘。
求全、求真、求細!在數字時代重新寫定唐詩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陳尚君透露,自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全唐詩》修成以來,國內外多位專家學者都曾進行對唐詩的補遺和寫定工作。2011年,陳尚君決定也進行重編唐詩的工作,他不借助手,單獨承擔此一責任,已堅持12年。
李白《靜夜思》的詩句到底是“牀前明月光”還是“牀前看月光”?“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是否真的為杜牧所作……重新寫定唐詩,這項任務既繁重又複雜,要遵循三項原則:一是窮盡文獻;二是凡所引書務求善本;三是在詩人小傳編寫、詩集文本溯源、鑑別真偽傳誤、還原唐詩本真面貌,歷代流傳變化等方面,皆求全、求真、求細。
陳尚君感慨,自己身處一個幸運的時代,古籍因數字化得以進行精細檢索,計算機寫作能夠進行成千上萬次反覆修改。藉助現代化技術的幫助,陳尚君獨立編撰了《唐五代詩全編》1200卷,總字數超過1500萬字。
高分子時代,改變人們對纖維的認識
復旦高分子科學系教授彭慧勝在國際上提出和發展了系列一維的纖維電子器件。
硅基太陽能電池的誕生,正式為人類探索太空拉開了序幕。“能不能把硅基太陽能轉變為纖維化器件,製作自供電宇航服呢?”彭慧勝對此進行了研究。通過一系列實踐,他發現,纖維太陽能電池可與纖維儲能電池編織集成為自供電系統,該系統在真空、高低温等極端環境條件下能穩定工作,這或許會在未來的太空工作中發揮作用。
纖維材料在人體的應用也值得關注,纖維組織工程是一種理想的人造韌帶,其由排列的碳納米管和高分子共同組裝而成。纖維人工韌帶能夠促進骨內血運重建和神經再支配,通過實驗,彭慧勝團隊已經實現大動物的韌帶重建。
大象與碳匯,生物多樣性與碳中和
復旦生命科學院教授聶明帶來了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生物多樣性與碳中和有何聯繫?比如,大象是種調皮的動物,喜歡用鼻子到處拔樹,尤其是小樹。研究表明,大象的存在會讓吸收碳能力較弱的小型樹木變少,讓能更好捕獲温室氣體的大型樹木增多。還有數據顯示,若非洲大象全部滅絕,進入大氣的温室氣體可能會增加7%。
大象與碳匯,這對看似遙遠卻十分奇妙的聯繫,説明了什麼?聶明表示,第一要到大自然中去看、去觀察,第二要在此基礎上去想、去深刻地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有融會貫通,才能對大自然中的現象做出機制上的解釋。”
探索下一代抗體藥物
復旦基礎醫學院教授應天雷介紹,在傳染病防治中,抗體藥物存在許多臨牀應用瓶頸。上海合成免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以來,應天雷擔任抗體工程與新藥研發課題組組長,與多個領域的研究者展開合作,從跨學科角度進行抗體研究。
在抗新冠和抗腫瘤抗體藥物研發方面,應天雷團隊近年來取得了重要進展。團隊發現了一系列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可靶向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上的五類不同表位。相關研究將全人源的重鏈可變區抗體骨架進行篩選重構,從而首次設計出基於天然胚系基因的全人源納米抗體庫。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