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大學的精神在於大學的文化,而大學的文化則存在於這個校園的每一個細節中……每個人都有兩個精神家園,一個是家鄉,一個是母校。而一所大學卓越、豐富的文化,方能使其當得起‘精神家園’這四個字。”
8月31日下午,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在給2023級本科新生上開學第一堂思政課時,這樣説道。
復旦大學2023級本科新生第一堂思政課暨入學教育大會現場
在以“何為復旦?何以為復旦人?”為主題的這節課上,4000餘名2023級本科新生收到了一份非同往屆的新禮物——《文化校歷》。它以校歷為載體,遴選了復旦大學未來一年近400個學術和文化活動,按月份編排,每月都有主題和時令特色。
這本不太厚的小冊子,是“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復旦版的示範性引領性項目。從今年6月裘新在畢業典禮上提出兩個“1%”的“復旦氣質”,到2023級新生入學通知書採用科技復活中國傳統開化紙、希望學生能夠永遠保存的“一紙千年”項目,再到此次裘新為復旦學生畫像——要成為“卓越而有趣的人”,都掲示出這所大學在育人理念、人才定位、辦學模式等方面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文化校歷》的面世,或可看作復旦大學“切問近思”大調研的一枚碩果。
復旦大學《文化校歷》封面
集成《文化校歷》,也是大學育人的一次“從0到1”
“一所大學的文化,猶如陽光、空氣和土壤決定萬物生長一樣,直接影響着同學們的學習成長,也直接影響着師生的學術旨趣和校園生活。而校歷是校園的韻律和節奏。”對於首次亮相的復旦《文化校歷》,裘新在給新生的第一堂思政課上這樣介紹,“人們把沉浸式虛擬空間叫‘元宇宙(Metaverse)’,打開這本冊子,也彷彿打開了一個‘復旦宇宙(Fudanverse)’。希望大家未來四年用好《文化校歷》,充分領悟和培養復旦人‘卓越而有趣’的特質。”
打開這本冊子,彷彿打開一個“復旦宇宙”。從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重大儀式,到“學科周”、博士生論壇等學術活動,再到體育賽事、文藝演出及各類羣眾性活動,復旦校園未來一年近400個學術和文化活動赫然在目,一所研究型、綜合性高校的學術高度、文化厚度、生活與精神的豐富度活躍度,可以直觀感知。
怎麼會想到做這麼一本《文化校歷》?
2023年5月復旦大學118週年校慶之際,延續陳望道老校長倡導的“學術校慶”傳統,復旦大學將原有的“校慶學術文化周”延展為“月”,連續舉辦了31場高水平學術報告會,師生反響熱烈,成為疫情後校園恢復生機活力和文化氛圍的重要標誌。
學術講座能不能從一月到全年、從一個學院承辦一次,到一個學院承辦一週展示活動,形成“學科周”,並將之機制化、常態化、長效化?基於這樣的思考,復旦大學黨委有了打造《文化校歷》的創意策劃,並於今年6月啓動實施。
學校黨委成立工作專班,面向全校各單位、各部門徵集了2023-2024學年608項活動,最終篩選保留下近400個規模較大、影響較深、覆蓋較廣的活動,體現復旦文化的豐富多彩與厚重。
“這是我們第一次用校歷形式對學校豐富的文化活動進行集成,第一次用文化校歷的形式對全體師生告知,第一次全體學科通過‘學科周’的形式展示各自的文化……對於大學的文化建設、校園的文化活動,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復旦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玉剛説。
復旦大學《文化校歷》內頁
“三原色”“學術周”,連綴成校園鑄魂育人新場景
《文化校歷》不厚,拿在手上卻感覺沉甸甸的。
陳玉剛用“三原色”來概括《文化校歷》中的活動構成:一是百年傳承的紅色基因文化,二是校園豐富的文化活動,三是多姿多彩的學術、學科文化。
更具體地看,《文化校歷》主要包括四類活動。一類是學校重大儀式性活動、年度重要系列活動。例如,烈士紀念日向復旦英烈敬獻花籃,清明節緬懷致敬復旦先賢,還有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校慶升旗儀式、“一二·九”歌會等。這些隆重的活動,將固定形成學校規制,成為每年堅守的傳統。
一類是致敬大師的活動。有影響力的院士、一級教授、學科創始人等逢十誕辰,如2023年徐豐彥教授、全增嘏教授誕辰120週年,2024年吳浩清院士、盧鶴紱院士誕辰110週年等,被列入學校紀念活動,旨在傳揚先賢的學術精神和育人風範。
2023年,莫言、王安憶、陳思和在復旦大學相輝堂對談
一類是學術活動。包括重要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高端論壇、重大學術賽事等,同時,復旦第一次全體學科院系舉辦“學科周”,集納各院系承辦的重量級講座。從9月開始,未來一年,29場“學科周”將充分展示綜合性大學的學科繽紛魅力,並通過思想碰撞、學科交融、專業互動,在學術熔爐中培新育人,讓學術成為大學永遠的靈魂。
大江東工作室瞭解到,在9月份“學科周”打頭陣的生物生態學學科周學術講座、博物館開放日、實驗室開放日等活動正蓄勢待發。“希望藉此契機充分展現復旦生物生態學科風采,提升學科影響力,彰顯文化軟實力。”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陳浩明表示。
作為全校最年輕的二級院系,口腔醫學院也將在9月舉辦口腔醫學“學科周”。院長劉月華介紹,學院將舉辦一系列學術研討、交流訪問、醫學科普等活動。
2012年,楊振寧教授在復旦大學光華樓開設講座,會場被師生們擠滿
今年10月是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建系30週年,高分子學科周將與系慶結合,增進學術交流與跨界合作。系主任彭慧勝説:“我們策劃了一系列活動,邀請諾獎得主、院士等開設講座,多個簽約合作也會落地。”
10月登場的歷史學“學科周”,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文史研究院等多個單位共同承辦,將在交叉融合中,帶來科技考古學術討論會、新著出版座談會、思想史高端論壇和南方絲綢之路高峯論壇。
《文化校歷》中的第四類是文化體育活動。文體活動是大學文化的重要部分,相輝堂、體育場曾留下眾多復旦校友美好的集體記憶。樂跑賽、話劇、新生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可激發學生髮掘更多潛能。
這本《文化校歷》裏,學術活動、文化藝術體育活動分別佔比60%、40%。列入其中的,還包括80多個特色社團活動,這是學校從200多個學生社團徵集的近300項活動中篩選出來的。
這些活動面向全校師生,面向校友和大眾,師生校友均可以參與。通過文化這根紅線,串起散落在校園裏的珍珠,串起學校、院系和附屬醫院的活動,串起學術、文藝、體育活動,經系統集成,覆蓋各校區,體現了復旦大學文化的厚重和延展。紅色基因、育人理念、學術風範,校史文化、創新文化、學科文化……一座百年學府積澱的傳統、校訓、校風、學風,就內化於一場場活動之中。
復旦校園“健康跑”活動
大學不是“散裝”的系科組合,更要“泡醬缸”育才
“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復旦大學20字育人理念,寫入《文化校歷》,也成為貫穿其中的一根主線。
作為日常課程之外重要的“第二課堂”,復旦《文化校歷》涵蓋學術、文化、體育、藝術、社會實踐等各類活動,讓學生在文化浸潤中全面發展。
“翻開手冊,第一感覺是震撼。”復旦大學2023級技術科學試驗班學生陸佳怡説。她希望參與舞團和表演類的社團活動,也會關注大數據領域的專業講座,以期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為未來的學習和研究做準備。
“豐富、緊湊、純粹,這就是我向往的大學生活。”翻看着《文化校歷》,復旦大學2023級自然科學試驗班學生黃帝裳很是期待。平時愛好跑步和打籃球的他,對體育類社團活動最感興趣,也希望有機會加入本科生科研項目。
新生們翻看剛拿到的《文化校歷》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23級博士生、《共產黨宣言》展示館“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隊員陳正陽,説起了四年前作為本科新生觀看大師劇《陳望道》,第一次瞭解望道先生完整生平和歷史功績時的震撼,以及參加宣言精神宣講、與不同人羣交流碰撞的收穫,“不同顏色、不同色塊的交錯在《文化校歷》上比比皆是。希望通過公益服務月和文化傳承月活動,把紅色文化傳承下去,也把《文化校歷》書寫向更加悠長、廣闊的歲月。”
“復旦校訓第一個詞就是‘博學’,過去是通過設置很多通識教育課程實現,但仍是有限的,課堂之外大量的自由學習,對於鑄魂、增智、博學更為重要。”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輝説,學校幾位院士曾在聊天中討論對於學生培養最好的模式是什麼,校長金力院士就曾舉例稱之為“泡醬缸”——“好的研究生需要在‘醬缸’裏泡出來,而不是定點培養捏把捏把捏出來的。這個‘醬缸’在哪裏?裏面怎麼放‘調料’?《文化校歷》已經提供了一個菜單,有很高檔的‘佐料表’。這本冊子是造就‘第一個復旦’特別重要的舉措。”
復旦校園的社團活動“百團大戰”
“沒有校園文化的凝聚,一所大學只是‘散裝’的系科組合。理想的校歷活動應體現一校的人文科學精神和師生的氣質境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期待《文化校歷》開啓新的復旦傳統,逐漸建立一流的年度講座、年度音樂會、年度獎項、學術節等一系列常設的校歷活動。
據悉,復旦大學《文化校歷》並非一成不變,將引入“賽馬機制”,根據當年活動質量進行動態調整。學校將不定期聽取師生校友意見,不斷改進提高,創造屬於復旦人的傳統和記憶。
(本文圖片均由復旦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