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古代十大美男之一,帥到沒邊,一度引領穿衣戴帽時尚。
他是中國史上最牛的軍功貴族集團的台柱之一,影響歷史走向數百年。
他被稱為“天下第一岳父”,三個女兒獲封皇后,而且分屬三個不同的朝代。
他也被稱為“最牛外公”,一個外孫是王朝末代皇帝,另一個外孫是開國皇帝。
雖然他的女兒、女婿和外孫們叱吒天下的時候,他已經看不到了。
但在他生前的婚姻佈局中,一切伏筆早就預埋好了。
他,叫獨孤信。
>劇照:獨孤信
1>
獨孤信(502—557)原名獨孤如願,史書説他“風度弘雅,有奇謀大略”。寥寥數字,説明此人不僅長得帥,還有本事。
獨孤信是鮮卑化的匈奴人,其父是一個部落的酋長。在北方胡族漢化的歷史背景中,這樣的出身算是一般的胡族家庭吧。
而這個家族的崛起,全憑獨孤信一己之力。
北魏末年爆發六鎮之亂,這次叛亂因北魏遷都洛陽後,邊鎮鮮卑將領待遇不如洛陽鮮卑貴族,地位下降,矛盾激發而起。後來成為北魏崩潰、東西混戰的導火索。
對獨孤信而言,六鎮之亂則是他成名的開始。
戰亂中,獨孤信與武川軍官賀拔度和賀拔嶽等人,斬殺了起義軍將領衞可孤,一戰成名。他並由此率領家族挺進中原。
期間,他曾加入葛榮的隊伍,成為其部下。葛榮失敗後,他又轉投爾朱榮。
在東征西戰中,一路升到武威將軍,出任荊州官員,頗有聲望。
南北朝亂世中,忠心並不值錢。獨孤信起初也是隨風搖擺,站到強者一邊。他參與鎮壓過起義軍,也參加過起義軍,最後又歸附官府。
然而,在北魏孝武帝不甘權臣高歡操縱,一路西逃之後,獨孤信竟然舍家棄子,單騎追隨。當時人已經好久好久沒親眼見過忠義之事,突然看到獨孤信如此深明大義,遂一時傳為美談。
孝武帝寄人籬下,也頗多感慨,説“世亂識忠良”。於是,封獨孤信為浮陽郡公。
孝武帝從洛陽出走,本意是想用大將軍、雍州刺史宇文泰牽制高歡。但宇文泰卻非常人,他是曹操式的亂世梟雄,之所以接納孝武帝,不過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
二人漸生嫌隙,宇文泰乾脆毒死孝武帝,另立孝文帝之孫元寶炬為帝,是為“西魏”。在此之前,高歡也已扶植傀儡,建立了“東魏”。北魏遂一分為二。
>宇文泰,西魏實際掌權者
獨孤信的幸運在於,宇文泰是他的發小,從小玩到大。因此,他備受西魏實際掌權者宇文泰的信任,並未因站隊孝武帝而受到牽連。
相反,在西魏建立後,獨孤信繼續彰顯戰功,一路加官進爵。
他曾被授予大都督、荊州刺史等職,率兵收復被東魏佔據的荊州,期間因寡不敵眾,在南梁躲了三年。三年後(537年)才回到長安,他自認有損國威,上書請求治罪。結果,不僅沒事,官爵照舊,還升任驃騎大將軍。
後來,他升任隴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
史書説,獨孤信到秦州後,公事無積壓。他以禮義教化百姓,勸農耕田養蠶,數年之中,公私皆富貴,流民願附者數萬家。宇文泰以其“信名遐邇”,故賜名為“信”,這就是獨孤信名字的由來。
關於這名美男的一個著名的傳説,也是發生在秦州刺史任上。
史書記載,一日,獨孤信外出打獵,回城時天色已晚,因為騎馬趕路,沒有注意到帽子歪向一邊。誰知道第二天,全城的人都學他的樣子側戴帽子。“側帽風流”由此而來,可見當時人對他的崇拜到了何種地步。
人世間最大的差距,或許就是: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獨孤信卻偏偏靠才華。
>獨孤信,西魏“八柱國”之一
2>
宇文泰確實是個不亞於曹操的亂世梟雄,以後我們有機會再講。
現在,我們只需要知道,宇文泰把持西魏政局的22年間,建立府兵制,設置八柱國。中國歷史上最牛的軍功貴族集團——關隴集團,在他手上完成集聚,基本成型。
548年,獨孤信進位為柱國大將軍,成為“八柱國”之一。也就是説,大概經過獨孤信25年的打拼,獨孤家族已成為西魏最顯赫的八大家族之一。
據考證,“柱國”為春秋戰國時楚國所設立,意為軍隊的高級統帥。宇文泰掌權西魏時重新設立,在府兵的頂端設置柱國。
在西魏大統十六年(550)以前,柱國大將軍這一稱號共封給八人,分別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於謹、獨孤信、趙貴、侯莫陳崇,時稱“八柱國家”。
其中,宇文泰總領諸軍,元欣為西魏皇族,兵權受到限制,餘下六人每人統領兩名大將軍,即是府兵中的“十二大將軍”。
關隴集團,即以這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為基礎形成的政治、文化家族網絡。根據陳寅恪先生的説法,此集團有兩大特徵:
1、融治關隴胡漢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比如八柱國家族成員;2、此集團中人“入則為相,出則為將,自無文武分途之事”。
從西魏到北周、隋、唐,這幾個朝代的皇室、後族大多出自這些家族:宇文泰的子孫為北周皇族,“八柱國”之一李虎的子孫為唐朝皇族,“十二大將軍”之一楊忠的子孫為隋朝皇族。
後族中最大的贏家,則非獨孤信家族莫屬:
1、獨孤信的長女,嫁給了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2、四女,許配給了李虎的兒子李昞;3、小女兒獨孤伽羅,嫁給了楊忠的兒子楊堅。
不過,在獨孤信生前,這幾門親事並未太顯山露水,算是當時正常的關隴集團內部聯姻。
這種政治聯姻,從獨孤信本人就開始了。史載,獨孤信有三個妻妾,共育有七子七女。其中兩個妻子是進入中原後娶的,有一個是崔氏,即獨孤伽羅的生母,出自中古大族清河崔氏。
獨孤信作為“胡胡混血”的後代,通過累積戰功,終成西魏“八柱國”之一。在“胡漢混血”的潮流中,才有了與漢族大姓清河崔氏聯姻的政治資本。
到獨孤信的下一代,聯姻世家大族比如弘農楊氏、隴西李氏等,已是家常便飯了。
獨孤信晚年見到楊忠的兒子楊堅,一見之下,就決定將小女兒獨孤伽羅許配給他。當時,獨孤伽羅才14歲,楊堅17歲。
史書對這門婚事沒多説,僅説獨孤信見楊堅“有奇表”,即相貌非凡,就把婚事定了。後來的歷史證明,獨孤信看人還是很準的。
定下這門婚事不久,獨孤信就被賜死。後面的歷史,他看不到了。
>劇照:獨孤伽羅
3>
獨孤信之死,暴露了關隴集團內部聯姻合作的另一面:權鬥政爭。
到了晚年,宇文泰要取代西魏自立,已是分分鐘的事,但像曹操一樣,他想把臨門一腳留給自己的兒子。
他糾結的是,要選哪個兒子當接班人。
宇文泰心中的人選,不是庶長子宇文毓,而是年紀尚幼的嫡子宇文覺。他曾跟親信密語,説他想立嫡子為接班人,但怕“大司馬有疑”。
大司馬,即獨孤信,時為三公之一,且是宇文毓的岳父,風頭無兩。
然而,宇文泰對獨孤信的憂懼,已經顯示了獨孤信無法迴避宇文泰身後的權力鬥爭。
宇文泰死後,侄子宇文護接過權力大棒,擁立宇文覺取代西魏,建立北周。
隨之,關隴集團內部最高層的“八柱國家”矛盾公開化:
一方為河內郡開國公獨孤信,以及南陽郡開國公趙貴;一方為常山郡開國公於謹,及其所支持的宇文護。
這是關隴集團內部的第一次高層政爭,最終以一種有節制的處置收場。史載,宇文護鑑於獨孤信“名望素重,不欲顯其罪過,逼令自盡於家”。
55歲的獨孤信自殺身亡。獨孤家族遭受到重大而致命的政治挫折。
>獨孤信之死:獨孤家族的政治挫折
獨孤信的兒子們,此前父貴子顯,依靠父功封爵,論能力卻都麻麻哋。在家族的至暗時刻,維持獨孤家族權勢的,不是靠他的兒子們,而是他的女兒們。
先説他的大女兒。
宇文護後來廢黜宇文覺,迎立宇文毓為王,獨孤氏夫貴妻榮,成為王后。只是當上王后僅三個月後,獨孤氏就病逝。宇文毓登基為帝后,追封獨孤氏為敬皇后。因宇文毓死後諡號為明皇帝,獨孤氏遂被加諡為明敬皇后。
再説他的四女兒。
四女兒當時嫁給李虎的兒子李昞,算是門當户對。後來,李昞被封為柱國大將軍、唐國公,與獨孤氏生了個兒子,名叫李淵。正是他們的這個孩子,後來開創了大唐基業。李淵當上皇帝,建立大唐帝國時,父母早已不在人世,遂追封父親李昞為元皇帝,母親獨孤氏為元貞皇后。
>獨孤信的外孫李淵後來居上
最後説説獨孤信的小女兒,正牌的開國皇后——獨孤伽羅。她也是獨孤信幾個女兒中唯一留下名字的。
獨孤信果然沒選錯女婿,楊堅後來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成就霸業,獨孤伽羅遂為皇后。史載,當上皇帝的楊堅十分“懼內”,專寵皇后一人,讓六宮虛設。當時朝中稱楊堅、獨孤伽羅為“二聖”。
但這一切,並非像通俗所説的,基於楊堅對獨孤伽羅的愛,而是另有隱情。
>二聖:楊堅與獨孤伽羅
4>
獨孤家族在北周初年連遭獨孤信被賜死、明敬皇后早逝兩次打擊,在皇室已經失去奧援,門庭一度冷落。
此時,嫁入弘農楊氏的獨孤伽羅也只能謙卑自守,與時進退。
相較於獨孤家族的衰微,孤獨伽羅的家公、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的楊忠,則在北周初年的權鬥中保住了弘農楊氏的勢力。
楊忠臨死前,囑咐兒子楊堅不要介入北周皇室的政治鬥爭。
楊堅繼承父親的爵位後,聽爸爸的遺言,在權臣宇文護與武帝宇文邕鬥得你死我活之際,超然事外。
572年,宇文邕在宮中殺掉宇文護,開始親政。
同年,宇文邕立長子宇文贇為皇太子,隨即納楊堅與獨孤伽羅所生長女楊氏為皇太子妃。
至此,弘農楊氏跟當年孤獨家族一樣,通過聯姻皇族,擴大了家族的政治勢力。而獨孤家族則依靠孤獨伽羅這名亂世奇女子,埋下了復興的種子。
事情是這樣的——
宇文贇繼位後,生性越發乖戾暴虐,難以捉摸。579年,他一反成制,相繼冊立了四個皇后,與楊氏並立為“五後”。隨後,又要賜死楊氏,逼她自殺。
一般人認為,宇文贇瘋了,才會做出這一系列瘋狂舉動;但楊堅和獨孤伽羅深知,他們的女婿宇文贇沒有瘋,他是以這些非常手段來削弱弘農楊氏的權勢。
自宇文邕上位以來,弘農楊氏權勢的上升,已經危及皇權,宇文贇因此必去震主之臣。
五後並立、賜死楊皇后,不過是宇文贇在敲山震虎。
史載,在弘農楊氏家族命運千鈞一髮之際,獨孤伽羅毅然闖入皇宮,反覆向宇文贇求情,叩頭直到血流不止。
終於使她的長女免於被賜死的命運,也使得她的夫家免於被株連的厄運。
後代史學家説,獨孤伽羅此舉,中止了宇文贇削弱乃至剷除弘農楊氏的計劃,使楊堅及其家族保全權勢,並在次年實現了周、隋禪代的歷史大變局。
也就是説,楊堅的崛起,隋朝的建立,離不開獨孤伽羅的功勞。
這正是楊堅稱帝后寵愛乃至懼怕獨孤伽羅的真正原因。
>隋文帝楊堅
入隋後,獨孤伽羅在後宮與朝野中舉重若輕的地位,使得獨孤家族在經歷獨孤信被賜死的低沉後,又重回高門大族的行列。
獨孤羅是獨孤信的大兒子,在妹夫楊堅當上開國皇帝后,命運迎來反轉。
當年獨孤信拋妻棄子單騎追隨北魏孝武帝西逃,尚在襁褓中的獨孤羅被遺棄在了高歡那裏。高歡一直將其囚禁在監獄裏,直到獨孤信去世。後來,據説獨孤羅曾流落民間為乞丐,七妹獨孤伽羅救了他,並開啓了他全新的人生。
楊堅立國後,追贈岳父獨孤信為太師、上柱國、冀州刺史,封趙國公。孤獨羅遂繼承其父趙國公的爵位。他的幾個弟弟,也都一一封爵,不在話下。
這是獨孤家族最高光的時刻。
等到獨孤信的外孫李淵取代另一個外孫楊廣,建立大唐帝國,獨孤家族因為是李淵的母族,而繼續受到優待。
但相較於這個家族最輝煌的時候,畢竟已成衰落之勢。
縱觀歷史,隋代北周、唐代隋,這兩次歷史大變局都在關隴集團的姻親圈內部進行。獨孤家族藉此實現家族復興,實力不倒,不得不佩服當年獨孤信藉助聯姻完成了錯綜複雜的權勢佈局。這或許才是他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一岳父”的原因。
唐朝以後,獨孤家族最終與大部分世家大族一起,消失在了歷史的煙雲中。
參考文獻:
[唐]令孤德棻:《周書》,中華書局,1971年[唐]李延壽:《北史》,中華書局,1974年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王光照:《隋文獻獨孤皇后與開皇世政治》,《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