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小弟,接二連三火併、驅逐大哥的背景下,大同防禦使段文楚也被下屬火併了。
火併段文楚的人,在殘唐五代史上那可是大大的有名,他的名字叫李克用。
那一年是公元878年,距黃巢入長安還有兩年時間,那一年李克用24歲。
看到李克用這樣的青年才俊,人們難免會説,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
實際上,李克用這樣牛,是因為他有兩重身份,一個身份是振武節度使李昌國的嫡子,一個身份是沙陀人的大首領李昌國的嫡子。
振武節度使李國昌之子克用為沙陀副兵馬使,戍蔚州。
李克用為什麼要火併段文楚呢?按李克用的説法,自然是段文楚禍國殃民,所以李克用要替天行道。於是,李克用就用極盡殘酷的方法把段文楚殺了。
癸酉,盡忠械文楚等五人送鬥雞台下,克用令軍士而食之,以騎踐其骸。
事實上,真實的原因就是因為李克用看到大唐帝國被黃巢折騰的焦頭爛額,所以想趁火打劫奪取雲州罷了。
李克用火併大同防禦使段文楚後,就表示要接管雲州。對此,大唐帝國那是説什麼也不願意接受。
甲戌,克用入府舍視事。令將士表求敕命,朝廷不許。
大唐帝國為什麼不能接受李克用接管雲州的事實呢?那是因為李克用的老爸是振武節度使,現在李克用再通過武力接管了雲州,那還了得?
大唐帝國雖然對小弟火併大哥的事實,經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大家再怎麼玩,也得有點底線啊。換而言之,不論藩鎮內部怎麼火併,火併的結果必須是藩鎮越來越小,而不能越來越大。
説得具體點,如果某個大藩鎮,經過一番火併,直接變成了兩個、三個藩鎮,大唐帝國雖然不高興,但是也能接受,至少管理兩三個比較小的藩鎮,總比管理一個比較強大的藩鎮容易,這放到大漢帝國,就是推恩令的變形版罷了。
問題是,如果經過一番火併,兩個藩鎮、甚至是三個藩鎮變成了一個藩鎮,大唐帝國通常是絕不會接受的,因為承認這種火併的結果,大唐帝國隨時可能崩盤的。
對於這條底線,大唐帝國一直堅守不讓,所以安史之亂開始後,藩鎮割據一直不斷,但是還真沒有聽説過哪個藩鎮越打越大。
因為大唐死守這條底線,所以人們一説起大唐的藩鎮割據,就會説起河朔三鎮有多牛,其實不然。
區區一個河北省,就扎堆了三個藩鎮大佬,誰也無法兼併誰,誰也無法真正殺出河北省。折騰一百多年,始終無法殺出一個真正割據河北省的大佬,有什麼牛的?
關鍵是,還沒有玩多少年,成德鎮竟然折騰成了三個藩鎮,於是區區一個河北省,就扎堆了五個藩鎮,這種格局在朱温崛起後,依然沒有打破。
這種藩鎮大佬,也真是因為出現在晚唐那種相對和平的年代裏,好像他們也算個牛人,放到殘唐五代那種環境裏,他們充其量也就是個比較重要的配角。
因為,有資格當主角的軍政大佬,從來都是一門心思兼併其他大佬的,關鍵是還能不斷兼併成功。
所以,到了殘唐五代時,河北幾大藩鎮,都成了傳説中的受氣包,就算玩的大一點,也是朝秦暮楚:今天跟李克用好了,明天跟朱温好了。總而言之,真讓他們去單挑,恐怕早就讓踢出局了。
安史之亂後,大唐中央政府對藩鎮的態度非常簡單,那就是你們想火併大哥,就火併吧;你們想選舉自己喜歡的大哥,我們也尊重你們的民主選舉結果。
但是,你們不論怎麼玩,也得守住一條底線,那就是不能用武力兼併其它藩鎮。只要你們能守住這條底線,一切都好商量!
在這種背景下,安史之亂後大唐帝國那是一直衰而不倒。因為藩鎮大佬説了個牛逼,真與大唐皇帝火併時,那也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他們即使偶爾實現了聯盟,一時對皇帝構成威脅,皇帝也可以政治、外交、軍事、經濟手段並用,把他們的聯盟拆散。
大唐帝國對李克用武力接管雲州的態度非常簡單,那就是,你們父子只能接管一個軍鎮。要不,你們把從前擁有的振武節度使讓出來。
要不,你們把現在用武力奪取的雲州讓出來。總而言之,你們一家佔據兩個軍事重鎮的事,我們是絕不會允許的。
朝廷以李克用據云中,夏,四月,以前大同軍防禦使盧簡方為振武節度使,以振武節度使李國昌為大同節度使,以為克用必無以拒也。
對此,李克用父子那是做足了各種忠君的表演,卻就是拒絕讓出這一個軍鎮。最後,大唐皇帝一生氣,就只能用武力圍剿他們了。
李國昌上言:“乞朝廷速除大同防禦使;若克用違命,臣請帥本道兵討之,終不愛一子以負國家。”
李國昌欲父子並據兩鎮,得大同制書,毀之,殺監軍,不受代,與李克用合兵陷遮虜軍,進擊寧武及岢嵐軍。
冬,十月,詔昭義節度使李鈞、幽州節度使李可舉與吐谷渾酋長安慶、薩葛酋長米海萬,合兵討李國昌父子於蔚州。
李克用父子敢用武力對抗大唐帝國中央政府,大約是因為李克父子覺得,黃巢王仙芝率領幾百個鹽販子,煽動幾千不明真相的羣眾,都能把大唐帝國折騰的要死要活,而且越打越強,大有席捲天下的架勢。
對比黃巢,李克用父子覺得自己英雄無敵,手下又有幾萬號職業軍人,更不用怕大唐帝國中央政府了。
問題是,黃巢王仙芝這樣牛,是因為他們代表了當時的時代潮流,所以所過之處,都會有無數老百姓前仆後繼地追隨,所以他們以幾千烏合之眾起家,卻是越打人越多,最後殺入關中,把大唐皇帝嚇也嚇也跑了。因為,漫山遍野全是打着黃巢旗號的隊伍,那真是一眼望不到盡頭,據説有六十萬大軍。
李克用父子雖然自稱英雄無敵,又有幾萬優秀的職業軍隊追隨,但是真與大唐皇帝翻了臉,實在不夠格。不要説他們了,就是安祿山史思明真與皇帝撕破了臉,最後也都是全家死於非命。
甚至而言,後來敢和大唐皇帝鬧事的藩鎮大佬們,誰手上沒有幾萬精鋭的職業軍人呢?但是他們與大唐翻臉後,不是死於非命,就是選擇投降。
所以,李克用父子與大唐皇帝真的翻了臉,直接就被打得跑到了大沙漠。
赫連鐸進攻蔚州,李國昌戰敗,部眾皆潰,獨與克用及宗族北入達靼……達靼本羯之別部也,居於陰山。
與皇帝翻臉時,千萬不要説你手下有幾萬全副武裝的小弟,大唐皇帝只要高興,一聲令下,這種大佬多的是。
最簡單而言,大唐皇帝只要説,誰把李克用給我滅了,我就把李克用現在的地盤給他,當時領着數萬小弟衝過來的大哥多得是。
只是許多時候,大唐皇帝不願意出此下策,因為這樣一折騰,也就是前門驅虎後門入狼。問題是,你非要和皇帝置這種氣,皇帝自然會這樣收拾你的。
所以,大唐皇帝一聲令下,昭義節度使、幽州節度使、吐渾、沙陀各路大軍一齊出動,很快打得李克用跑到了大沙漠。
十月,詔昭義節度李鈞、幽州李可舉、吐渾赫連鐸白義誠、沙陀安慶薛葛部落合兵討李國昌父子於蔚州……李琢、赫連鐸又擊敗於蔚州,降文達,李克用部下皆潰,獨與國昌及諸兄弟北入達靼部。
總而言之,你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有多牛,那是皇帝懶得和你一般見識。如果你非要和你皇帝置氣,而皇帝也就是一心要滅掉你,你自然會知道,皇帝的實力比你大多了。
當然了,我這裏説的是晚唐時的大唐皇帝,進入殘唐,大唐皇帝似乎沒有這樣牛了。
問題是,除非你對自己的地盤控制力非常充足,而且有能力應對外面的軍閥,否則,在殘唐時代,你敢跟皇帝置氣,也是非常危險的。
進入殘唐時代,有一個軍閥大佬非要對皇帝斬盡殺絕,皇帝一生氣,直接就是一句:誰把他幹掉,我就讓誰坐他的位置。
一聽皇帝發出這種話,那個軍閥當時就傻眼了,因為在這種背景下,不要説別的地方了,就是他自己的地盤內,想趁機把他拉下馬的人,也多的是。於是這個軍閥,本來有着大好前途,卻因為非要對皇帝斬盡殺絕,突然被自己的小弟砍了腦袋。
楊復恭傳檄關中,稱“得朱玫首者,以靜難節度使賞之。”王行瑜戰數敗,恐獲罪於玫,與其下謀曰:“今無功,歸亦死;曷若與汝曹斬玫首,迎大駕,取寧節鉞乎?”眾從之。甲寅,行瑜自鳳州擅引兵歸京師,玫方視事,聞之,怒,召行瑜,責之曰:“汝擅歸,欲反邪?”行瑜曰:“吾不反,欲誅反者玫耳!”遂擒斬之,並殺其黨數百人。
事實上,如果不是大唐帝國已讓黃巢折騰的要死要活,李克用就是逃到大沙漠中,也是難逃一死的。因為在大唐帝國的壓力下,大沙漠的韃靼人,也不會放過李克用父子的。
一切是顯然的,李克用一夥如虎如狼,突然逃進了韃靼人的地盤,韃靼人還怕他們反客為主呢。在這種背景下,大唐帝國再挑撥韃靼與李克用的關係,李克用估計是很難有好結果的。
後數月,赫連鐸陰賂達靼,使取李國昌父子。
但是,因為大唐帝國已讓黃巢一夥折騰的已呈磚崩瓦解之勢,所以李克用父子一再對韃靼人表示,自己只是暫時在這裏避避難,只要有機會就會殺回中原的。
總而言之,我們也是在中原繁華之地生活過的人,怎麼可能安心在這種大沙漠中過一輩子呢?而且大唐帝國現在一副隨時磚崩瓦解的樣子,我們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殺回中原的。
聽到李克用父子這種承諾,而且從當時的情形去看,這種承諾也是隨時會兑現的。所以,韃靼人就放棄了火併李克用父子的打算。
酒酣,克用言曰:“吾得罪天子,願效忠而不得。今聞黃巢北來,必為中原患,一旦天子若赦吾罪,得與公輩南向共立大功,不亦快乎!人生幾何,誰能老死沙磧邪!”達靼知無留意,乃止。
當然了,因為黃巢之亂很快把大唐折騰的磚瓦解了,所以李克用再度殺回來時,大唐帝國已沒有精力火併他了。更主要的是,大唐帝國為了剿滅黃巢,還會請李克用前來助陣。因為説一千道一萬,大唐皇帝與李克用的矛盾,那也是階級內部的矛盾,而與黃巢一夥不同,那是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
如果僅僅是一個李克用趁火打劫,試圖瓜分大唐帝國的國有資產,這還好説。問題是,當時趁亂而起的軍政長官,實在太多了。所以,面對李克用的趁火打劫,大唐帝國跟頭把式的勉強算是擺平了,其它地方的叛亂,那是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