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甲結構圖
在原始部落的相互衝突中,人們為了維護自身安全,受到動物“孚甲以自御”的啓發,想盡辦法通過各種手段來護衞身軀,因而出現了原始的鎧甲。據古史記載,最初的鎧甲是蚩尤首先製造出來的了。另一種説法是夏朝少康之子杼,杼協助父親少康攻滅寒氏勢力,中興夏朝。在位期間,他發明用獸皮製甲,兵士穿上後,能遮擋敵人石刀、石箭的砍、射,同東夷族各部落爭鬥時,戰鬥力大大增強。
從部落聯盟到國家統治,伴隨着私有制的產生和階級出現,戰爭也日漸頻繁。隨着生產力的發展,作戰工具日漸精進,三軍對陣時,防衞變得與進攻一樣重要,護體工具自然也得到很大改進。先秦時,鎧甲多用革製造,所以稱為“甲”、“介”、“函”等;
漢朝魚鱗甲
戰國中晚期,隨着鑄鐵冶煉技術的成,開始用鐵製造,改稱“鎧”,皮質的仍稱“甲”;唐宋以後,不分質料,或稱“甲”,或稱“鎧”或“鎧甲”連稱。還有一種稱法為“甲冑”指古代打仗時所戴的保護頭部的帽子,即頭盔,“甲冑”即“鎧甲”和“頭盔”的合稱。
一、古代鎧甲的的形制變化
縱觀歷史,鎧甲雖然形制多樣,但是總的來,編綴成整體鎧甲的式樣,可以分為兩大類型:第一類是“札甲”,二類是“魚鱗甲”;第一類又分為兩種,其一主要是用大型甲札編成的,稱為“札甲”,最簡單的一種用甲札固定編綴成護胸和護背的部分,在肋下相聯,肩部用帶繫結。第二種是在前一種的基礎上,在腰以下加編一排中型甲片,作活動編綴,用以護腰,在兩肩加綴披膊。
西漢齊王鎧甲
第二類“魚鱗甲”,是西漢的時候開始分化的。西漢初期的鐵甲,主要是使用大型甲片的札甲,而使用中小型甲片的魚鱗甲極少,到武帝掌權的年代,大型的札甲體系表現向魚鱗甲過渡的趨勢。到了西漢以後,札甲就完全消失了。魚鱗甲這種從波斯傳來的技術就這樣排擠了中國傳統制甲工藝。
從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還沒有發現秦鎧甲的實物,但是秦始皇陵墓出土的陶俑,可以説明當時鎧甲的形制。秦出土的兵俑分為軍俑、軍吏俑、騎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馭手俑幾類,從鎧甲裝束可以看出當時軍隊森嚴的等級制度。鎧甲約可分為二類:第一類護甲由整片皮革或其他材料製成,在上面嵌綴甲片,四周留有寬寬的邊緣。其又可分為三型。一型:僅在前身有護甲,兩肩設帶後系,打結繫牢;二型:身甲和批膊組成,都是整片的;三型身甲是整片的,前身較長,下襬呈尖角形後身較短,平直。第二類鎧甲全身是由長方形甲片編綴成的,有批膊,或無批膊。批膊也由甲片編綴而成。
皮革鎧甲
漢代鐵鎧除身甲外,身體其他部位也衍生發展出了保護工具。其中,保護頸部的稱作“盆領”或“鍛錏”,保護臂部的稱作“釺”。保護頭部的胄,稱作“兜鍪”,鍪是一種炊具,“似釜而反唇”漢鎧的身甲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札甲,二類為魚鱗甲。西漢是大型札甲向精密型魚鱗甲過度時期。
三國時期,鎧甲形制有了進一步發展。除了身甲部分,保護頸部的“盆領”保護兩肩和上臂的“披膊”,護住兩腿的“鶻尾”和“腿裙”,都比較完善。出現了“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和馬鎧”,不過這幾種新型鎧甲,在當時是比較稀有和珍貴的;兩晉時期,晉軍隊裝備的鎧甲形制主要是“筩袖鎧”,胸背聯綴,在肩部有不長的筩袖,頭戴兜鍪,兩側有護耳。這實際是繼承三國時候的一種甲制,常被稱做“諸葛亮筩袖鎧”。
藤甲
南北朝主要使用的鎧甲為兩當鎧。“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在肩上用帶前後扣聯,腋下並不相連;隋朝的鎧甲延續着南北朝的形制,為兩當鎧和明光鎧,以明光鎧為主。兩當鎧的結構比前代有所進步,甲身由魚鱗等形狀的小甲片編制,長度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來的皮革甲裙。甲身的下襬為彎月形、荷葉形甲片,用以保護小腹。這些改進大大增強了腰部以下的防禦。
唐代明光鎧甲
唐代鎧甲形制多樣,有種之多,即明光甲、光西甲、細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子甲、馬甲,主要供步騎兵使用。唐甲有鐵、皮、絹布等,較為精堅的都是鐵甲,常見的有細鱗甲和山文甲以及長方形甲片編成的札甲。最具唐代特徵的鎧甲是明光甲,另一重要的形制是“步兵甲”;鎧甲製造在北宋時期達到一個新的頂峯,宋代以後,雖然火器出現,但鎧甲仍然是重要的防護裝備“其制有甲身,上綴批膊,下屬吊腿,首則兜鍪頓項”。宋代鏡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瀕水山泉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數種。
元明時期的鎧甲,基本沿襲以前的形制,不過更為精巧。元朝東征西討,戰功顯赫,依靠的是一支強大的軍隊,軍隊的主力全部是騎兵,並備有優良裝備,柳葉甲和鐵羅圈甲等。鐵羅圈甲用六層皮革襯裏,外層為鐵網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透;明代的鎧甲大部分用鋼鐵製造,技術先進,種類有齊腰甲、長身甲、魚鱗甲、圓領甲等。明代鎧甲的各部件都有嚴格的重量規定,在形制和式樣上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明初的鎧甲基本上沿用北宋的形制。明代中期火器進一步發展,舊式鎧甲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新式鎧甲有布面甲,特點是輕便、結構簡單而遮蓋面大。以布為表裏,內裝棉花,釘綴金屬甲片而成,稱為“綿甲”,輕巧而利於水戰,同時在潮濕氣候條件下不易鏽蝕。
乾隆鎧甲
清朝前期裝備的鎧甲承襲明代工藝傳統,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藝的優點,鐵甲防護能力和外觀裝飾都有進步。故宮博物院存清高宗弘曆御用鎧甲,由銅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八部分組成。甲衣內襯鋼片,袍上密綴銅星。清末,維新派操練新軍,改成西式軍裝,鐵鎧甲甲遂廢止
二、古代鎧甲的的使用材質
最原始形態的鎧甲,都用日常易得的材料製造,例如藤木或皮革。藤甲的主人是一彝族土著。
據《二國演義》記載:“去東南七百里,有一國名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二丈,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內,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乾復浸凡十餘遍,卻才造成鎧甲。穿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稱為藤甲軍”。
宋代鎧甲
由此看出,藤甲的護體能力還是很強的,諸葛亮最後用火攻的方式打敗了藤甲軍“滿谷中火光亂舞,但逢藤甲,無有不着。”書中記載的藤甲在今天武侯祠博物館保存有實物。該鎧甲通長52.5釐米、通寬112釐米。頭盔通高15釐米、通長40釐米、最寬54釐米。盔甲透氣又能抵擋武力攻擊,工藝上經過了防風化等特殊處理,以至於能保存至今。器物上暗紅色、黃色的圖案也印證着器物主人的地位和當時的文化。據悉,自從火藥被大量用作武器後,它便在百年前失傳了。配套的盾牌最大直徑為58.2釐米,盾心直徑為17.5釐米。盾牌正面用特殊顏料塗抹着紅色,色彩至今依稀可辨。與漢族木頭盾牌不同的是,它是採用犀牛皮製作,不僅輕巧而且富有彈性。
鏈子甲
關於皮甲的製造工藝,可參考春秋末期的手工藝專著《考工記》,這本書部分反映了當時中國所達到的科技及工藝水平。楚人“蛟革犀兕,以為甲冑”,書中的“函人為甲”,完整地總結了有關選材、制甲的全套工藝。“函人”就是當時專門負責製作甲衣的人。函人制作甲衣,犀甲的“上下旅”都是用七片連綴而成;兕甲的“上下旅”都是用六片連綴而成;合甲的“上下旅”都是用五片一連綴而成。犀甲可用一百年,兕甲可用二百年,合甲可用三百年。制甲的過程也很認真,必須先量度人的體形,然後裁製甲片。完工後,還給出觀察甲衣好壞的方法。
鐵製鎧甲出現的具體時期,現在還不是很清楚。普遍認為戰國時代就已經使用了鐵質鎧甲,《呂氏春秋·貴卒篇》提到“衣鐵甲操鐵杖以戰”。春秋時期,鐵器已經登上歷史舞,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成為社會變革的一個要因。戰國後期出現了鐵質防護裝備,但直到秦國,皮甲都是主要的護體工具,西漢晚期,才下降到從屬於鐵鎧的次要地位,但仍然做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性護體裝備而存在,一直沿用到火器代替了“冷兵器”以後,鐵甲冑才退出。
明代紙鎧甲
紙甲有着相當悠久的歷史,唐懿宗時的河東節度使徐商率先發明瞭紙甲,堅固異常,連猛箭都不能射穿。宋代的康定元年四月,宋仁宗曾經“詔江南、淮南州軍造紙甲三萬,給陝西防城弓手”,一次性製造和分發三萬件紙甲,可見這種裝備己經是當時的制式裝備了。到了明代,戚繼光領兵在東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寇時,令士兵穿着紙甲,在宋明兩代都是軍隊的標準甲式之一。受到了明朝的影響,周邊的日本等地區也有使用紙甲的記錄。
以紡織品為原材料,如絲綢、棉、麻、織布等高強度的纖維材料製成的鎧甲,稱為“綿甲”,也稱“絹甲”。特別是在中國普及種棉之後,由於棉花價格變得低廉,因此綿甲亦主要由棉花製成,使用朝代約為明清兩代和古代的波斯等地區。綿甲由甲身、甲袖、甲裙組成,還有小臂,小腿護套等配件。甲表面可染成彩色,絲綢和布的層次達到100多層,在堅厚的綿或絹的布料上鑲嵌有鐵片,釘有大顆的鐵甲泡、銅釘鉚固。綿甲用材比較輕軟,具有防寒性,很適合於北方步兵使用。
藍田玉鎧甲
玉、石質的鎧甲並不是做為實際使用中的軍事防護用具存在,而是一種喪葬的禮器。例如:戰國時代趙王陵曾出土玉鎧甲,成衣十分笨重,顯然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實用之物。皇室貴族由於地位的優越,自然逐漸滋生出追求富麗奢華、尊貴安逸的處世思想。古人把玉視為通神、聖潔之物,一生與之為伴,生前堅持“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死後又認為“玉能防腐,使人長生不老”。這種奢華之風同樣體現在喪葬制度中。玉鎧甲作為趙王陵的隨葬品,它是按古代“事死如事生”喪葬禮制而製作的玉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