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古代文人對西南地區的想象?
隨着CA的年度DLC《八王之亂》發佈,很多人都對其設定大失所望。原因也不難理解,因為根據此前的《羅馬2》系列,遊戲的資料片一般都以四方的蠻族勢力為賣點。加上此前有人在《三國全戰》中發現疑似戰象的兵種數據,讓老玩家們都興奮不已。
然而,大部分人也並不清楚,歷史上的所謂南方蠻夷恰恰對使用戰象並不感冒。雖然偶有邊區勢力將大象強行拉上戰場,但至少在《三國志》和《華陽國志》的時代,並未出現類似記錄。因此,今人對大象和南蠻入侵的符號性聯繫,主要源自後世中原文人的千年腦洞。
西南先民不愛大象
早期的滇人騎馬武士形象
早在先秦與東漢之間的滇國時代,西南土著對於使用大象作戰就沒有什麼興趣。由於具有非常興盛的青銅文化,滇人將其日常生活都以藝術品的形式留存下來,但其中居然沒有使用大象的形象。甚至連野生大象都在藝術品中極為罕見。當時的南中大姓霍氏的招魂墓壁畫上,總共有四神鳥獸與自己的步騎兵私兵,唯獨沒有戰象。
此後一段時間,由於北方各地陷入動盪,對於南中等地的記錄也趨於減少。到了唐朝重新建立帝國,才開始與西南地區有了廣泛接觸。但在《新唐書》和《蠻書》一類的正式記載中,當地人只把大象作為禮儀性質的吉祥物,在戰爭中卻沒有出動記錄。南詔時期的精鋭部隊,都是重裝騎兵和步兵,輔助力量皆為輕裝山地部隊。南下的的唐軍部隊,則從未與戰象打過照面。緊隨其後的大理國也沒有象兵記錄,僅僅喜歡剝象皮做盔甲或者刀鞘,有違其一貫示人的佛系形象,容易遭到當地動保人士譴責。
南詔和大理的軍隊都不愛使用戰象
蒙古帝國南下後,原先的段氏王族依然被汗八里王庭保留。作為蒙元帝國的基層力量,他們同樣沒有使用戰象為蒙古宗主作戰。相反,倒是更擅長弓弩遠射,將與其對陣的緬甸戰象打成刺蝟。
直到明朝建立前後,才行滇西與傣族土司才有開始少量使用戰象,但其效果也都不好看。無論是面對明初的悍將沐英,還是後來反抗明英宗的麓川土兵,都成為世界戰象運用史上的反面案例。對比大象在印度、中南半島乃至西亞戰史上的輝煌,反過來也足以説明西南土司對這類兵種的運用生疏。
少量大象只在南蠻族羣中承擔工作任務
南蠻象兵的想象來源
古代雲南的大部分地方就沒有象羣基礎
象兵之所以在南中等地比較稀少,重要原因是當地的氣候。古代雲南的氣温基本已和當今類似,因此除了滇西南熱帶地區能產大象,很多北部地域都沒有適合象羣的生存空間。加上南中境內還有大量的高原山地,根本不可能看到大象的蹤影。
此外,大象是智商較高的羣居生物,自主意識很強。所以在危險和混亂的戰場上,大象容易不聽使喚,還會因為受到驚嚇而踐踏友軍。因此,有大規模使用戰象的軍隊,往往紮根於可以大量飼養象羣的地區。普通大象即便受過訓練,也大都只能幫助人類進行搬運和表演工作。如果要送上戰場,就需要更多時間和精力培養。對於象羣數量不多的南中先民而言,這樣的花費實在不夠划算,還不如宰了剝皮做成盔甲。
雲南境內大部分地方的氣候也不適合象羣生存
事實上,塑造經典南蠻象兵形象的《三國演義》也有明確説法。南中軍隊的戰象,全部來自西南方面的洞主木鹿大王,而非是擔任聯軍主帥的孟獲嫡系。這個細節也完全與大象產於滇西南的現實情況相符。
無論《三國志》還是《華陽國志》,南中叛亂的都是以高定、雍闓、朱褒這三巨頭為主。他們的身份也類似南中本地版的三分天下。高定是少數族羣叟人的夷帥,雍闓是漢人移民的大姓豪強,朱褒則是蜀漢秦制吏治系統的一顆螺絲釘。巧的是,正如東漢的腐朽不堪,觸發了羣雄逐鹿和三足鼎立。蜀漢的吏治腐化也是造成南中紛亂的根本原因。
三國演義的不少內容是需要打問號的
南中叛亂也非蠻族入侵
諸葛亮在南中也主要不少對抗蠻夷
為了給大漢朝偉大復興事業提供足夠的軍事資源,諸葛亮做主的蜀國不僅使勁壓榨巴蜀本地人,也對西南的夷人不斷盤剝。當地人不堪重負,才被迫起兵造反。
本地的北方移民也不可能獨善其身,他們同樣面臨被成都宮廷欺壓的命運。哪怕是居於上層的社會精英,也處於有勢無權的狀態,政治訴求得不到根本滿足。作為頭面人物的雍闓,就為達到升官發財的目的,不轉投東吳麾下。他謀劃殺害了當地太守正昂,並將名臣張裔綁了送去江東。雖然也有呂凱與李恢這樣的大姓堅決效忠蜀漢,但已經無法在根本上緩解矛盾。
蜀漢在南方多地同東吳存在競爭關係
此外,身為蜀漢任命的太守,朱褒也謀害同為命官的常房。後來因為擔心真相敗露,於是響應高定和雍闓的叛亂。至此,整個南中的基層控制力蕩然無存,只能逼的兵力吃緊的北方駐軍南下。
因此,諸葛亮在南中的作戰對象,極不適合被稱為南蠻入侵。因為主事的三巨頭裏有2個都不是本地蠻夷,而是南下的漢人。差別無非是來的早或來的晚,在南中當地是否有基層根基存在。因此,叛亂一方也絕非鐵板一塊,利益衝突很容易讓其內部翻臉。夷帥高定最後就選擇擊殺雍闓,但他本人也沒有像演義中描述的那樣歸順蜀漢,而是最終被不斷南下的蜀軍擊殺。
蜀漢軍隊主要防禦北方 長時間南下也是勉為其難
孟獲其人
七擒孟獲的故事 基本屬於文學創作
至於在演義中大放光彩的蠻王孟獲,反而有可能是虛構出來的非真實人物。作為正史的《三國志》,就對此人的記載為0。其他可查的詳細記錄,僅存在於地方誌性質的《華陽國志》與《漢晉春秋》。但這兩部文獻的誕生年代,距三國時期較遠,細節的真實性要大打折扣。
即便歷史上真有孟獲存在,那麼他也與《三國演義》中的形象也會相去甚遠。在屈指可數的史料中,孟獲始終是南中本地大事件裏的配角。但孟姓本身就不是南中地方姓氏,因此被後世民俗學家懷疑為北方移民後裔。在當時的大事件中,他也總是扮演左右逢源的和事佬角色。説明此人可以順利遊走在漢人移民與本地部族之間,不可能在屬性上完全歸屬特定羣體。
有史可查的孟獲 其實介於兩種文化之間
當初雍闓決定起兵反抗諸葛亮,就因為不能動員西南夷而苦惱不已。作為雍闓屬下的孟獲,便站出來負責聯繫各方勢力。結果,蠻族首領大都對孟獲的説辭信以為真,依然加入叛軍隊伍。可見孟獲要麼是漢化的夷人,要麼就是夷化的漢人。
時至今日,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區仍舊流傳着孟獲傳説。但在這些民俗文本中,的孟獲並非《三國演義》中的粗鄙不堪。相反更像是南蠻本地版的三皇五帝,包攬着從衣服、樂器到象棋在內的各項發明專利。這也説明孟獲自身有着超過普通部族領袖的知識水平,不像是完全紮根當地的純正老鄉。至於七次被諸葛亮抓獲的小説情節,也沒有歷史記錄可供支持。今人也很難想象,日理萬機的諸葛亮會在南中當地浪費那多時間。
清朝三國演義插圖上的孟獲
中間勢力
蜀漢治下的南中 也是各類人羣疊加的產物
當然,孟獲這類人羣本身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歷史線索。他所在的族羣,可能成型時間遠早於蜀漢政權建立。相比後來那些奉命南下的軍屯隊伍,屬於生活更為自由一些的私人團體。
在生活習慣上,早期移民的漢人大姓也和後來的編户齊民不同。他們與土著夷人之間是既有衝突,也有交融。在西南邊疆,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雜居的不同族羣,在語言、習俗乃至信仰方面都能相互滲透,讓後來者華夷難辯。近現代如身為黑彝奴隸主的龍雲,也是和漢人鄒若衡的拜把子兄弟。
龍雲也是兩種文化之間的羣體代表
西晉建立後,曾發生過南夷校尉李毅殺害大姓毛氏和李氏的惡性事件。本地夷帥於承陵便起兵造反,正説明了早期自由移民和當地人之間的有機結合。但在很多不明所以的正統文人看來,這些漢化夷人與夷化漢人都是妥妥的非我族類。無論是否仰慕漢化,都理應被革除漢籍,無法算入漢人移民後代。以至於到明清時期,還有人為那些協助苗人的漢民量身定製,孕育出“漢奸”一詞。甚至主觀判斷苗人本性淳樸,作奸犯科都是“漢奸”所為。
至於喜歡做類似斷定的博學大家,往往都是足不出户的死宅典範。他們的人生軌跡,可能有超過半數都集中在家鄉的幾畝薄田。即便有幸外出採風,也大都是在縣城、省城、京師與家鄉之間,做兩點一線。旅途的勞頓勢必壓過走馬觀花的喜悦。至於能真正深入南中的實踐家,根本不可能扯出類似論調。
戰象與南蠻入侵 終究只存在於捕風捉影的想象
到了當代,昔日低級文人的紙上夢幻,成為遊戲開發者的重要內參。習慣使用戰象的南蠻入侵,就這樣被移植到三國殺等遊戲中。儘管並不真實,但好歹也是讓更多人開了眼界。
點
冷炮歷史-蠻族三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