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之熵

思維之熵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Lachel 來源|L先生説(ID:lxianshengmiao)

經常有讀者問我,説:

為什麼向您請教一個問題,您總能很快指出在哪篇文章裏面提到過,是因為您的記憶力特別好嗎?

其實不是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你經過系統訓練,有意識地去獲取知識的話,是應該能夠把知識聯繫起來,連成一張網的。

那麼,對你而言,每一個知識點,無非都是這張網裏面的一個局部。面對任何一個知識點,你都可以知道「它在哪兒」,然後循着路徑去找到它,並牽引出它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

很有趣的是,這恰好跟物理學裏的一個概念是對應的:熵。

什麼是熵?簡單來説,就是無序程度的度量。熵越高,表示一個系統越混亂、越無序、越不確定。

舉個簡單的例子:把一句話拆成十幾個詞,它們彼此組合起來可以有幾十種可能性,那麼它們的無序程度就很高;但把它們組合成一個句子,就只能表達一個意思,那麼這個句子的無序程度就非常低,而確定性就提高了。

比如:「小明」「小紅」「喜歡」,這三個詞就有兩種可能性:究竟是小明喜歡小紅,還是小紅喜歡小明?但如果我們把它變成「小明喜歡小紅」,從詞語變成句子,它的表意就非常明確了。

在這個例子中,前者就是一個高熵的狀態,而後者就是一個低熵的狀態。

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一個孤立系統,總是傾向於由低熵狀態向高熵狀態演化。因為高熵狀態從概率上是「更可能」出現的,而低熵狀態是「更不可能」出現的。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熵增」定律。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房間,正常情況下,如果不去收拾它,它一定會隨着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亂、越來越髒,這就是一個高熵的混亂狀態。

那如何讓它變成低熵的有序狀態呢?熱力學告訴我們,這就需要進行能量的交換,亦即對這個孤立系統注入能量。

在這個例子裏,就是需要你主動地去收拾它、整理它,亦即注入你的時間、精力,才能使它進行「熵減」 —— 由高熵的無序狀態,回到低熵的有序狀態。

生命其實也是如此。

我在 感覺人生很艱難,怎麼辦? 裏面,提到過一句話:「絕對的自由也許意味着無序,亦即無限的可能性。但生命作為熵減的有序體,這本質上就是互相對立的。」

有些同學表示不理解。其實是這樣: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我們把生命看作一個系統,那麼它就是通過攝取能量,把外界無序的、混亂的信息,轉變為自身內部有序的信息,這麼一個過程。

這就是「熵減的有序體」。

以我們為例:你每一天都在成長,那麼你的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你通過進食獲取能量,這些能量在基因的指導下被轉化為蛋白質,用來構建和修復你的組織;

你和外界產生交互,這些訊息通過大腦的記憶活動被篩選出來、沉澱下來,形成你的記憶;

乃至於你產生一個想法,都是因為大腦皮層中160億個神經元在放電,從而把各種感官信息、心理表徵和記憶印記整合起來,組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的、有序的「意識」……

這些,都是從無序到有序的「熵減」過程。

可以説:成長的過程,就是我們不斷汲取外界的能量,讓自己從「更加無序」變得「更加有序」的過程。

當然,這篇文章並不是科普文,所以關於熵的內容,就不講太多了。大家對此有一個概念就好。

我主要想説的是:我們的思維,其實也是一樣的。

什麼意思呢?

我們每一天,都在從外界攝入信息。這些信息可能來自各種渠道,表達不同的內容,激發你不同的思考……

它們本質上是無序的,都是一塊塊信息碎片,彼此之間可以有無數種組合的可能性。這是一種高熵的狀態。

但大腦是無法處理高熵狀態的。因為高熵狀態的可能性(在物理學裏面,叫做「相空間」)非常多,這就意味着,大腦不得不花費許許多多資源,來儲存它們。

所以,如何才能把攝入的信息化為己用,讓自己能夠記住、理解和用上?最本質的做法,其實就是把這些信息,從高熵的無序狀態,轉化為低熵的有序狀態。

我在很多文章裏都提過一對對立的概念:「碎片化」和「體系化」。它們背後的本質,其實就是「高熵無序」和「低熵有序」。

所以,什麼叫做碎片化信息?不是説你從微博、知乎、公眾號看到的內容就一定碎片化,你讀書、聽課得來的內容就一定體系化,它最核心的點是:當這些信息進入你的大腦裏面,是以什麼樣的形式被你所編碼和儲存的。

你孤立地、碎片地去記憶它們,那就是碎片化的;反之,你能夠把它們串聯成一個體系,彼此之間建立聯繫,讓知識連成一張網,那就是體系化。

只有後者,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也是能夠持久記住、理解和應用的學習方式。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裏面,都會強調一個觀點:一定要構建框架,再去學習。

為什麼這樣説呢?框架的本質是什麼?就是元素與元素的某種固定的結合方式。當你對某個領域有了一個基本框架,你就相當於有了一張地圖。你會知道:

這個知識點應該放在哪兒,這個知識點又應該放在哪兒,它跟前一個知識點之間有什麼關係……

這就像前面所説的:把無序的「詞」,組合成了有序的「句子」。

在這種情況下,你所吸收的知識,才能真正成為你的積累,形成你的思維之網。

很多朋友對此也許會有兩個疑問。

第一:有些人會覺得:要對一個領域搭框架,是不是要很熟悉它才行?那當我還不熟悉它的時候,應該怎樣去搭框架呢?

其實,框架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

舉個例子:

我平時在閲讀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接觸到很多關於「意識」的知識點。比如:

「科學家一度認為屏狀體是意識所在的區域」

「意識的兩大流派之一:IIT 理論」

「意識的兩大流派之一:GWT 理論」

「人工智能可以擁有意識嗎?」

「IIT 和泛心論」

……

這些知識點零散在存放在大腦中,那麼它們就是碎片化的。但是,我可以把它們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像這樣:

意識的定義:……

意識的兩大流派:

「意識的兩大流派之一:IIT 理論」

「意識的兩大流派之一:GWT 理論」

意識研究的最新進展:……

關於意識的研究史(已被推翻):「科學家一度認為屏狀體是意識所在的區域」

其他學科對意識的探討:

哲學:「IIT 和泛心論」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擁有意識嗎?」

……

那麼,這就是一個關於「意識」的整體框架。有了這個框架,我就會知道,每一個具體的知識點應該放在哪兒。同樣,如果以後獲取到了新的知識點,我也會知道:它可以放在哪兒,可以如何跟其他知識點構建聯繫。

當我需要從大腦中提取「意識」的相關內容時,我就從這個框架裏面去找就好了。比起我需要費勁地去回想「我看過哪些跟意識有關的知識點?」,這種做法更加輕鬆、方便、毫不費力。

第二,有些朋友可能會問:那框架搭錯了怎麼辦?

這壓根不是一個問題。搭框架又不是考試答題,更不是蓋摩天大樓,搭錯了,改就好了呀。

當你發現「框架搭錯了」時,一定是發現了有一些知識點,跟目前的框架是不相容的,沒辦法放到一起。那這個時候,就不妨結合這些新的知識點,來修補和改善原有的框架,把它們融合進來。

實際上,當遇到這種情況時,你應該感到開心。為什麼?因為這就是認知升級的機會。知識點的獲取和更新不是認知升級,知識框架的更新迭代才是。

所以,我一直説:要保持思維的開放性。什麼叫開放性?就是始終不排除「如果我錯了,會怎麼樣?」,始終讓自己的知識框架保持生命力,不斷迭代。

我們會看到:有些到了一定年紀的人,很容易思維固化,活在自己過去的認知裏面,拒絕去接受世界的新變化。這種現象,其實就是思維缺乏開放性,知識框架固化了 —— 也就是大腦真正「衰老」的開始。

只要保持開放性,就永遠不用擔心「出錯」。因為我們總是可以去修正它,讓任何外在的衝擊,都被我們吸納進來,成為使得系統更加穩健的一環。

更進一步,從框架再往前走,就是模型。

什麼是模型?其實非常簡單:當你遇到許許多多同類型的問題,理解和解決它們之後,你一定能夠從它們中間發現很多共性。這些共性整合到一起,就可以形成你對新的同類型問題的預判,幫助你更好地入手解決 —— 這就是模型。

模型的作用在於:可以幫助我們「合併同類項」,把相似的問題歸類起來,用同一套方式去解決,大大地節省我們大腦的認知資源。

我在以往的文章裏面,也分享過不少的思維模型。最常見的有這麼幾個:

系統思維模型:把一個事物看作一個整體的系統,去思考組成它的各部分元素,各元素之間的聯繫,以及挪動一個元素時,會如何傳遞給其他元素,造成對系統整體的擾動……

可參見:如何思考一個陌生的領域?

循環迴路模型:設計一套規則,營造一個環境,施加一個外力,讓一個系統能夠自己運轉起來,並通過運轉的結果為自己提供動力,不斷地循環下去,同時產生有效的產出;

可參見:一套也許是最有用的思維模型

成長系統模型:通過對問題的暴露和刺激,用新模式替代舊模式,不斷去矯正和訓練自己的大腦,讓心智世界更接近現實世界。

可參見:一套幫助你成長的思維模型

諸如此類。

這些模型是怎麼來的?其實都來自於對生活、工作、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的覆盤和抽象思考。大體上,有這麼幾步:

我遇到的是一個什麼問題?我如何把它表述出來?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把它的具體場景和表象去掉,它背後的結構是什麼?

在處理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經歷了哪些步驟?會遇到哪些障礙?

藉由這個問題的解決,我能夠從中抽象出什麼經驗,為以後的問題提供參考?

我之前在文章裏提到過「對解決過的問題進行建模」,指的就是這樣。

這本質上就是一個熵減的過程。如果説框架,是把我們「已知的知識」變得有序,把它們結構化;那麼模型,就是對於「已知的問題」和「未知的問題」進行熵減,把碎片化的問題、案例和場景,進行抽象的提煉,從更高的維度去把它們融為一爐,形成一個更加有序的整體。

它着眼的,是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方式,是如何識別、理解和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

所以,可以説:一個人的知識框架,決定了「我是誰」;而一個人的思維模型,決定了「我會成為誰」。

當然,這兩者是沒有高下之分的。可以説,它們同等重要。知識框架就像蛋白質,構成我們穩定的自我認知;思維模型就像碳水化合物,為我們探索世界提供動力。

它們都是構成我們有序的、低熵的大腦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你的大腦越高度有序,越能夠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複雜的整體,你也就越能更好地理解和適應外部的世界,從而讓心智世界跟外在世界更好地擬合。

最後,分享一個簡單有效的,可以鍛鍊大腦、使得思維更加「有序化」的方法:

那就是寫作。

當然,這裏的寫作,不僅僅包括文字寫作,也包括其他一切形式的輸出 —— 比如視頻、音頻,等等。

為了方便起見,這裏以文字寫作來泛指一切輸出。

你會發現,寫作本身,就是一個最簡單的「熵減」的例子:把大腦中零散的、無序的思維碎片,整合成一篇高度有序的文章,從而把你的想法提煉、濃縮,形成一個有序的整體。

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因為它會消耗你的腦力(熵減需要消耗能量)。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過程,我們才得以把攝入的信息碎片和思維碎片,整合成一個整體,構建起框架和模型。

所以,我非常建議每一位朋友,養成日常寫作的習慣。不一定要發表,不一定要寫給別人看,也不一定要寫得多好、寫得多長,哪怕是每天寫兩三百字,只要能夠把你腦海中的思維碎片進一步整理,都是好的。

我會把寫作分成兩大類:寫給自己的,跟寫給別人看的。後者的確是一門學問,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訓練,但前者不需要。只要你能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的思維變得越來越清晰、明確,不斷地提升大腦的有序性,就是理想的。

所以,不用對「寫給自己的寫作」有太高的要求,也不用去買專門的書、學專門的課程,沒有必要,寫就完事了。

簡單分享幾個心得,希望能給你一些指引。

每種方式都有入門版和進階版。零基礎的朋友可以用入門版,有一定基礎和時間的朋友,可以用進階版。

1. 事件日記

入門版:

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我看到了什麼有趣的新聞?

如何用盡量簡短的話,描述一下每個事件的梗概?

進階版:

對於看到的這個事件,正面的立場和論據是什麼,反面的立場和論據是什麼?

結合以上兩者,我是如何看待它的?我(暫時)的結論是什麼?

這種方式可以鍛鍊你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讓你對外在世界保持更高程度的敏感。

另外,進階版同時可以鍛鍊形成自己觀點的能力。經常有讀者問我:如何培養自己的觀點?我總覺得我對很多事情都「沒有觀點」 —— 那麼,不妨試試這種方式。

我在之前的文章裏也提過:化「碎片認知」為「連續認知」,去關注一個事件的正反面立場和連續的發展,你才能對它有一個更深入、更全面的認知。

同樣,保持這種習慣,去理解和探索世界,你才能對這個世界,擁有「自己的判斷」。

而不是人云亦云,任由自己被別人的觀點和立場灌輸、帶跑。

2. 知識卡片

入門版:

我今天學到了什麼知識點?

試着給它起一個名字,把它的內容記下來,並寫上我對它的理解。

如果有條件,可以再想一想:它可以放在我知識框架裏的哪個位置?

進階版:

想象我面對着一個對此毫無瞭解的人,我要如何把這個知識點深入淺出地講給他聽,讓他能夠理解?

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沉澱自己的信息攝入和加工。當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翻出這些知識卡片,你會感到巨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進階版則更進一步。這種叫做共情式寫作,它要求你去體會一個人的內心,去試着思考和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一方面,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你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極大地鍛鍊你的表達能力。

我自己非常喜歡這種做法。比如:前陣子和一位法務朋友聊天,有了一些收穫,我就會想:假如現在我有朋友要開公司,我會如何跟他普及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項?於是,寫出來。

最近看到有些人在討論 MCN 的問題,我又會想:如果有朋友問我相關的問題,我要怎樣向他科普?於是,寫下來。

諸如此類。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把我獲取的信息、積累的知識體系化地整理出來,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有序;另一方面,它們也可以成為有用的素材,也許將來哪一天就用得上。

3. 觀察日記

入門版:

我今天去了哪些新的地方?它長什麼樣子,有些什麼擺設和佈置?

我碰見過哪些人,給我留下了印象?他們的外貌是什麼樣的?

進階版:

試着給自己碰見的人起一個「人設」,去猜想他可能的身份、經歷、故事,寫一段簡單的「他為何會在這裏」的小故事。

這種做法,非常顯然,可以鍛鍊你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它的作用在於,把你零散的感官信息整合起來,構建起對一些場景、地點的基本認知,以此來形成你對這個世界的框架。

而進階版則是一種很有效的文學創作的鍛鍊方式。如果你有志於小説、劇本等的創作,可以試一試。

4. 靈感日記

入門版:

我今天產生了什麼想法,讓我覺得特別有趣?

我是看到什麼東西,才產生這個想法的?我有可能進一步發展它嗎?如果有,可以做些什麼?

進階版:

這個想法跟我已有的其他知識和想法,是否能夠融合、碰撞,產生一些新的火花和結果?

這個方法可以幫你捕獲每天的靈感和想法。我們每一天,可能會產生數百到數千個想法,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是有用的,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如果任由它們產生再消失,就像泡沫一樣破裂,那就非常浪費。

不妨試着讓它們「熵減」,把它們變成有序的整體,去思考,如何能夠讓它們落地,在以後的某一天發揮作用。

實際上,我的很多文章和課程內容,都來自於這些靈感的落地生根。它們就像一顆顆種子,可能在當下沒空去處理,但播種下來,再不斷去翻閲、聯繫、碰撞,就能生根發芽,誕生出一些真正有用的想法。

哪怕真的無法「用起來」,但積累這些靈感和想法,也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讓自己感到,每一天都是充實的,都能留下痕跡。

5. 覆盤日記

入門版:

我今天做成了一件什麼事情,得到了什麼樣的反饋?

在這件事情中,我面臨了什麼抉擇,我是如何思考並作出決策的?

進階版:

從這件事情裏,我可以抽象出什麼模式,可以提煉出哪些經驗,可能是對以後有用的?

這一點,可以幫助你把遇見過的經歷、解決掉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榨取」它們的價值,內化成你的思維模型。

從而,使得你付出的腦力和精力,以另一種形式儲存起來,成為你的工具箱,在以後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調用。

可以參閲:這篇文章,講透「覆盤」

最後,總結一下:

用有效的思考,來對抗思維之熵。

讓大腦變得高度有序,

才是對抗不確定性的法寶。

—— 閒聊時刻 ——

1)如你所見,這是一個蠻大的話題。

今天的內容,其實也只是講了一個側面。

以後有機會再講講這方面的內容。

2)前面提到「大腦皮層中160億個神經元」。

可能有些朋友,從別處看到的數字是800億個。那是因為,這160億個神經元是在大腦皮層中,還有約700億個在小腦中。

而小腦是不參與意識和思考的,只是負責程序性記憶和行動。

3)關於寫作,大家千萬不要把它想得太複雜。

如文中所説,哪怕兩三百字,哪怕就是隨手記錄,只要是經過思考的,就總能起到「無序 → 有序」的作用,總是有用的。

養成這個習慣,對你的思維、生活和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助益喔。

作者簡介:Lachel,認知思維專家,多個跨界品牌創立者,虎嗅、36氪特約作者,致力於讓更多人學會深度思考。公眾號:L先生説(lxianshengmiao) 。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955 字。

轉載請註明: 思維之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