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主研發的獨特槍支——抬槍,從鴉片戰爭一直使用到甲午戰爭

從清中到清末,清軍裝備有一種特殊的熱兵器。

乍一看,你會以為它是門便攜式火炮;湊近點看,像把槍又似乎不是槍,再仔細看看,這確實是把槍,一把需要多人操作的槍。

這是清軍獨有的抬槍。

清朝自主研發的獨特槍支——抬槍,從鴉片戰爭一直使用到甲午戰爭

要追溯抬槍的來歷,其實還可以朝前翻到明朝萬曆年間。萬曆抗倭援朝時期,日軍的重型火器名為“大筒”,可以把它理解為輕型火炮,也可以理解為放大版的火繩槍。

感覺是不是很像抬槍?連長度也比較接近,日軍的大筒長度在2.5-2.8米,同樣需要多人協作發射或是安裝支架或固定在車上發射。

可見,在明朝的萬曆年間,日本的江户時代,本質是大號火繩槍的大筒就已經出現了。

隨着日本戰國時代的謝幕,大筒也逐漸難覓蹤影,現在只能在博物館裏還能看到。

沒想到,日本早就淘汰的大號火繩槍,在清朝又重新出現了。

清朝自主研發的獨特槍支——抬槍,從鴉片戰爭一直使用到甲午戰爭

抬槍的外觀

抬槍的外觀,辨識度極高,因為它需要二人甚至多人操作。二人版本是:一人持槍手扣扳機,一人則站在前方,紮好馬步。

幹嘛?當槍架使。

清朝很多機器局製造局都能製造抬槍,抬槍的外觀,就是遠看像門炮,近看是杆槍。

因為抬槍尺寸太大。不管是哪個製造局造的抬槍,長度普遍都超過兩米,比如江南製造局的抬槍長達2.45米,重達13.2公斤,山西機器局的抬槍也有2.2米,10公斤以上。

“抬槍成式, 長七尺五寸。”

這樣的尺寸,除非是巨人才能單手操作,清軍士兵只能通過協同作戰的方式操作。

“木鞘長五尺, 距鞘梢尺餘, 鑿通一孔, 上穿皮帶, 一人將槍安於肩上, 雙手勒定皮帶, 又一人將槍尾託定, 看準鈎發。”

清朝自主研發的獨特槍支——抬槍,從鴉片戰爭一直使用到甲午戰爭

抬槍的威力

抬槍設計成這樣的尺寸,倒並不是要為難士兵們,目的還是為了提升威力。

抬槍的設計,遵循的是尺寸越大威力越大的原則。它的設計理念,是儘可能地增加威力,但技術的缺乏卻無法對結構進行改革,於是只能把正常尺寸的槍放大,槍管越長,裝藥越多,射程越遠,威力越大。

如2.45米的抬槍口徑達到15.9毫米,2.2米的山西抬槍口徑更是達到了25毫米。設計最成功的可能是陝西機器局製造的抬槍,它的尺寸最小,僅有1.6米,14.14公斤,口徑卻達到了驚人的41.3毫米,這個口徑甚至超過了二戰時期著名的德國Pak38型反坦克炮。

至於抬槍的威力,山東巡撫李秉衡在奏疏裏説:

其大端因乎毛瑟,兼有比利時之渾堅,哈乞開斯之利捷,釋放可及四里之遠,架毛瑟而上之,似為制敵利器。”——《李秉衡奏山東機器局造成堅利遠後膛抬槍片》

清朝自主研發的獨特槍支——抬槍,從鴉片戰爭一直使用到甲午戰爭

在李秉衡的描述裏,抬槍簡直兼具了德國、比利時、美國等著名兵工廠的優點,位於世界先進水平。

實戰裏,在與太平軍的戰鬥中,清軍裝備了大量抬槍。這種武器射程在500米左右,可以發射散彈,面對前期缺少防護和火器,喜歡衝鋒近戰的太平軍,收穫了不少戰果。見識了抬槍的厲害,太平軍也開始裝備繳獲的抬槍,並開始自制。

但是,抬槍再強,也終究只是一款火繩槍,它的數據是“可發三百餘步,吃藥三兩五錢,鉛子重五錢,可裝五個。”

從彈道學上講,槍管長度越長,發射出去的彈頭速度越高,射程越遠。但隨着身管增長,速度增量越來越少,而且過長的全槍會損失機動靈活性,所以身管超長的槍支並不科學。

清朝無力進行技術改革,只能不斷想辦法對原有武器修修補補,搞點小動作。在國內戰場,抬槍的表現還算合格,打打農民軍之類差不多是夠了。

清朝自主研發的獨特槍支——抬槍,從鴉片戰爭一直使用到甲午戰爭

抬槍的迷信

從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9世紀中葉的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火槍其實也不算少,但除了部分進口,還是以自造的火繩槍為主,抬槍也在其中。

清軍面對的卻是已經開始享受工業革命成果的英法等列強,同時期英軍法軍的步槍已經從燧發槍發展到了線膛槍,清軍的火繩槍在射速、射程、殺傷力、精準度方面都已全面落後。

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又已經三十幾年過去了,在甲午戰爭中,清軍仍然有大量裝備抬槍。在1894年到1895年張之洞、台灣巡撫唐景崧、直隸總督王文韶等重臣的往來電報中,抬槍也反覆被提及。

這抬槍,是不是也太能打了。

確實是,許多清朝大臣還始終認為抬槍火力兇猛,堪比火炮。

如1883年中法戰爭,清軍指揮廣西巡撫徐延旭還是對抬槍迷信不已,他甚至認為一支抬槍能抵得上法軍數十門火炮的火力。

清朝自主研發的獨特槍支——抬槍,從鴉片戰爭一直使用到甲午戰爭

這些號稱“知兵”的大臣,卻不肯抬起頭來看看世界,原來世界早已不是抬槍的天下。

抬槍的悲哀

抬槍看着拉風,它能始終在清軍武器序列中存在,其實是種悲哀。

抬槍原來的定位,是作為步兵火力的補充,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務。不過這種槍,射速既慢,射程又近,你説它是炮吧,它跟國外的炮完全沒法比,你説它是槍吧,又太過於笨重遲緩。

19世紀以來,西方的槍支從火繩槍走過了燧發槍,發展到了線膛槍。火炮已經在克里米亞戰爭、普法戰爭裏大行其道,列強的火炮從前裝滑膛炮發展到了後裝線膛炮,成為戰場火力的決定性因素,抬槍對他們來説已經是件中世紀的古老兵器。

大清的抬槍雖然也進行了一些改造,比如從前膛改成後膛,用金屬定裝彈藥代替了鉛子黑火藥的組合,但本質上並沒有變化,還是一支大號的步槍。

在太平軍的集團衝鋒下,抬槍的散彈還頗有用武之地,列強軍隊則早已淘汰了扎堆送人頭的落後戰術,面對拉長的散兵線,抬槍聊勝於無,反而目標巨大。它早已無法勝任原來的戰場定位。

清朝自主研發的獨特槍支——抬槍,從鴉片戰爭一直使用到甲午戰爭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清朝的閉關鎖國使得它脱離了時代的發展,抬槍能鎮壓武器落後的農民軍,在西洋槍炮面前卻不堪一擊。

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轉眼就是半個多世紀,大清國也沒少捱打,卻始終沒能從天朝上國的夢裏醒過來。反觀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開始,比鴉片戰爭還晚了28年,到了19世紀90年代,甲午戰爭爆發前,維新還不到30年。

就這麼點時間,日本就完成了從上到下的全盤西化和現代化改革,走上工業化道路,這樣的成就,的確值得吹一吹。

明朝擊敗了日本,而早已被日本淘汰的大筒的升級版——抬槍,卻被取代了明朝的清朝又撿了起來,修修補補,一直沿用到近代,這簡直是莫大的諷刺。

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清軍已經進口了不少的武器,馬提尼、毛瑟、哈奇開斯、雷明頓這些先進的線膛槍性能好於日軍的村田步槍,也裝備了不少馬克沁、哈奇開斯的速射機槍。

但包括抬槍在內的各式五花八門早該進博物館的火繩槍竟然還存在於清軍武器序列中,並且數量還不少。

清朝自主研發的獨特槍支——抬槍,從鴉片戰爭一直使用到甲午戰爭

武器裝備的千奇百怪體現出的是清軍的編制混亂,互不統屬,各自為戰。

雖然整體來看,清軍裝備甚至還要強於日軍,但在近代化的日軍面前,除了武器,其他方面清朝陸軍還停留在中世紀軍隊層面,最終一敗塗地實屬必然。

結語

從抬槍上,折射出的是大清朝廷的固步自封和夜郎自大,長期的閉關鎖國使中國錯失了一波波自主變革的機會,思想上的落後反映到政治上,軍事上,結果就是抬槍這種早該被淘汰的落後武器始終還能大行其道。

抬槍,承擔不了克敵制勝的重任,同樣它也揹負不起大敗虧輸的責任。它只是一個見證,它在清軍中的堅挺存在,見證了大清國如何錯失改革的機會,在近代歷史上如何把中國一步步推向深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48 字。

轉載請註明: 清朝自主研發的獨特槍支——抬槍,從鴉片戰爭一直使用到甲午戰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