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70年代,我國天津誕生了第一台彩色電視機之後,電視一直都是家家户户必備的一個大件,不過當時我國的科技水平並不高,電視機幾乎都是外國的牌子,但有一個國產品牌卻悄然崛起,逆襲成功。
那就是曾經的“彩電大王”長虹電視,作為國產品牌的長虹電視在1996年就曾創造了400萬台彩電的銷售額,之後更是創造了連續20年保持銷量第一的輝煌戰績,但是近幾年,長虹電視卻漸漸泯與眾人,被同行甩在身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個曾經的“彩電大王”日落西山呢?
成也價格戰,敗也價格戰
説起長虹電視,不得不提的就是曾經長虹董事長倪潤峯和他那“瘋狂”的價格戰,為了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倪潤峯儘可能地壓低彩電的價格,這個策略讓長虹電視成功在1990年的時候獲得了彩電銷售冠軍。之後嚐到甜頭的倪潤峯選擇將價格戰進行到底,幾次大幅度讓利之後,終於成功在市場上大獲全勝。
不過幾次三番的成功讓倪潤峯誤判了形勢,他為了實現長虹電視在電器市場壟斷的地位,大量收購囤積當時彩電的核心配件顯像管,但隨着電視技術的進步和轉型,顯像管被逐漸淘汰,這讓長虹電視大筆資金沒辦法回籠。
雪上加霜的是其他電視廠商也開始使用價格戰針對長虹電視,在面對其他電視廠商的價格戰的時候,長虹電視因為之前大肆收購顯像管的行為沒有足夠的資金儲備,導致在自己最熟悉的價格戰上失敗了,這也可以説是長虹電視逐漸走向衰落的開端。
連續失敗的決策
為了解決價格戰失利導致的庫存積壓問題,長虹電視選擇開闢海外市場,2001年的時候,長虹選擇與APEX公司合作,將自己的電視貼牌銷往美國,但讓倪潤峯沒想到的是,這一決策不但沒有挽救長虹與水火之中,反而血虧近40億,讓本來就已的長虹再受重創。
因為決策出現重大失誤,倪潤峯引咎辭職,董事長之位由趙勇接任,為了奪回市場份額,再次成為市場主流,趙勇必須給長虹找一條路出來,當時電視顯示屏有兩項新技術,分別是等離子屏和液晶屏,當時幾乎沒人看好液晶屏,最終趙勇選擇將寶壓在等離子電視上。
趙勇投入大筆資金用以研究開發等離子電視,他先是花20億重金收購韓國一家等離子公司,之後又砸7億在國內建設生產基地,但事與願違的是市場最終選擇了液晶屏技術,長虹在等離子方面投資的80億左右的資金統統“打水漂”了。
變賣辦公大樓
接二連三的打擊,即使是財大氣粗的長虹也撐不住了,因為這次不僅是資金的損失,更關鍵的是長虹的技術大幅度的落後於同行,這在日新月異的家用電器行業來説是“致命”的事情,為了不虧的太慘,長虹咬牙生產等離子電視,但出廠後幾乎無人問津,而這時海信、創維等電視廠商已經後來居上,將電視市場份額瓜分完畢。
接連失去消費者、市場和核心競爭力的長虹很快就陷入了資金週轉不良的困境,甚至在2018年的時候,將自己價值1.5億元的辦公大樓折價8000萬元出售,雖然解了一時之急,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
幸好長虹電視也沒有就這麼放棄,雖然錯過了最佳的發展時機,但俗話説“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經過漫長的努力,長虹電視在4K電視、激光電視、智能電視等領域中佔據了一席之地,還在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中斬獲金獎。
雖然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不俗的進展,但是長虹電視的營收卻不盡如人意,據長虹2020年的財報顯示,長虹電視營業收入僅109.71億元,同比下降了1.46%,而長虹的市值也從最巔峯時的580億,跌至如今的100多億,足足蒸發了400多億。
如今的長虹早已不是那個“國內每賣出3台電視,就有1台是長虹電視”的彩電大王,因為多次的決策失誤而跌入谷底,但逐漸衰落的長虹沒有選擇放棄,反而是更加努力地追趕着前面人的腳步,希望長虹能夠找到機會再度崛起,重鑄國產彩電大王的榮光。
你買過長虹電視麼?你覺得長虹能再度崛起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