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在隋唐以前實力如何,為何能拖垮隋朝擊敗唐太宗

只要一提及宇宙超級大國,高句麗就赫然在韓國舊有領土中,其實高句麗與現今的韓國,除了部分領土重合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朝鮮半島以朝鮮史為主,朝鮮筆者印象中是商朝末年,箕子建立朝鮮王朝,後來燕人衞滿取而代之創建衞氏朝鮮,再之後便是高句麗的歷史。

高句麗的歷史分為傳説與記載兩種,高麗朝一然和尚的《三國遺事》傳説,朝鮮半島在上古堯帝時便由檀君,創造了稱霸北亞的文明,故其歷史可追溯到五千年,但這種事笑笑便好,下面開始正史的講述。

史書對高句麗的記載初見於《漢書》的《王莽傳》“其東出者,至玄菟、樂浪、高句驪、夫餘;南出者,逾徼外,歷益州,貶句町王為侯;西出者,至西域,盡改其王為侯”

中國稱高句麗侯騶,其實與韓國稱之為朱蒙是重合的,只是朝文的拼讀變音而矣,漢武滅朝鮮,以高句麗為縣,屬玄菟郡,高句麗被授以侯爵,可見其只是附庸漢王朝的小邦,至高句麗侯騶在新朝的始建國四年被誘殺,可見高句麗已經開始壯大。

東漢建立後實行修生養民的政策,並對外收縮戰略,使得對東北與朝鮮半島控制鬆弛,高句麗逐漸崛起,但曹魏時期幽州刺史毋丘儉幾度出擊,使高句麗損失慘重數十年不敢侵略遼東。

前燕慕容皝於亂世崛起,攻破高句麗都城,掠奪男女五萬餘口,為躲避前燕威脅將都城遷至平壤,勵精圖治逐漸復興,得後燕冊封為遼東國王,北魏建國後高句麗再度衰弱,但很快北魏分裂,至北齊數十年間,高句麗逐步壯大,隋朝時疆域東西達六千里稱雄東北亞。

高句麗在隋唐以前實力如何,為何能拖垮隋朝擊敗唐太宗

隋朝初建原屬北齊的遼西出現混亂,高句麗趁機率本部與靺鞨之眾萬餘騎侵略遼西,漢王楊諒率兵征討,卻遭遇疾病糧草又不足,高句麗畏懼請罪,雙方第一次交兵算平手。

隋煬帝親征高句麗,降旨“高麗若降者,即宜撫納,不得縱兵”,高句麗以此為契機,拖延至隋軍糧草不濟,隨後發起反擊,隋中軍精鋭生還者僅千餘人,九年征討高句麗,幾乎在取得勝利的情況下爆發了楊玄感反叛,隋煬帝班師回朝,趁隋軍羣龍無首隋軍再慘敗。不甘心失敗的隋煬帝在次年徵召天下兵將,卻不幸感染疫病,生存者僅有兩成。

高句麗國內發生政變,大將泉蓋蘇文擅政,發兵攻打新羅,太宗李世民詔諭高句麗罷兵,泉蓋蘇文置之不理,遂於貞觀十九年親自率軍征討高句麗,由李績大破高句麗與靺鞨聯軍,因圍攻安市城三月不克,第一次東征無功而返。二十一年,李績復大破高麗於南蘇,使遼東多城被破,高句麗疲於應對國力衰落。

由於高句麗與靺鞨及百濟等國互為救援,唐高宗顯慶五年開始改變策略為削弱高句麗盟國,以打擊百濟為主要目標水陸十萬,由蘇定方率領擊敗百濟,後又成功鎮壓百濟叛亂與倭國的阻擊,使得高句麗失去外援,同年唐軍兩路進逼,圍攻平壤互有勝負,最終因為大雪無功而返,但自泉蓋蘇文去世,諸子政權國政混亂,聯合新羅發兵三十萬,最終滅亡高句麗,設置安東都護府。

高句麗在隋唐以前實力如何,為何能拖垮隋朝擊敗唐太宗

隋唐兩朝為何拼盡國力也要將高句麗滅亡?很多人將其歸結到隋煬帝好大喜功,但筆者認為遠不止這麼簡單,如果將隋煬帝定性為昏君,那隋文帝和唐太宗都是千古名君,不約而同征討高句麗就有深意了。

我們可以看到,在唐朝滅亡高句麗以後統計,“南北兩千裏,城百七十六,户六十九萬七千”,雖然這個數據被很多學者質疑擴大戰果,但這是與隋唐兩朝連續拉鋸混戰後的結果,即使減半也足夠驚人。

而與唐朝交戰過程中,不僅是高句麗軍,還有契丹、靺鞨、百濟、倭國等諸多援軍,這就不得不讓人對其刮目相看,要知道唐朝初年對少數民族政策寬鬆,封賞也十分大方,但這些民族卻能夠被高句麗驅使對抗大唐。

種種都説明在東北亞地區高句麗的影響力,已經蓋過唐王朝的影響力,高句麗幾度被中原壓制打擊,卻總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這種韌性與野性,若不是隋唐兩朝對高句麗瘋狂的打擊,只怕任由其發展下去,契丹將沒有機會崛起,若再遇上中原內亂,只怕異族入主中原的歷史將更早實現。

稍有遺憾的是,高句麗的領土隨着唐朝的衰弱,被靺鞨的渤海國、新羅與契丹所瓜分,北方邊境終沒能迴歸中原王朝直屬,最終契丹成為三者之間最後的贏家,成為北方大地的霸主。

高句麗在隋唐以前實力如何,為何能拖垮隋朝擊敗唐太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1 字。

轉載請註明: 高句麗在隋唐以前實力如何,為何能拖垮隋朝擊敗唐太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