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愛萍上將指揮的所有戰鬥中,打一江山島,絕對是一個軍事傳奇。
為什麼?
因為這一戰,幾乎所有人都反對,就兩個人要打,一個是張愛萍,另一個則是張愛萍的手下的指揮員黃朝天。
而反對者呢?
其中,最有名的,一是有“戰神”之稱的粟裕,一是大名鼎鼎的猛將許世友。
這一戰,發生於1955年1月。張愛萍上將當時任華東軍區參謀長,受命指揮解放被蔣介石殘兵敗將佔據的浙東一江山島。戰鬥準備於1月18日或19日發起。
17日早晨,張愛萍帶着三個參謀從寧波出發,前去頭門山前線指揮所。不料,走到臨海縣時,忽然被一個軍人攔住去路,説請張愛萍到台州軍分區去接電話。
張愛萍一接電話,是華東軍區一個處長打過來的,説北京總參謀部來了電報,説認為1月18日發起攻擊為時過早,必須作充分準備,停止作戰計劃。這時部隊正在開赴前線,已在行進之中。張愛萍認為箭已經在弦上,此戰不能不打了,決心不能變。
於是,他直接打電話到北京總參謀部,找到陳賡副總參謀長。
陳賡接到電話,見是張愛萍就説:“你不贊成我們的意見吧!”
“是不能接受。”張愛萍回答,然後陳述自己的四個理由:
一、部隊已開始進入戰鬥狀態,箭在弦上了。
二、18日氣象預報良好,正是進攻的良機。
三、改變作戰計劃,作戰意圖就暴露給敵人了。
四、軍隊馬上就要搞退伍,老兵走了,換上新兵,又得重新訓練。
陳賡聽了,説:“有這麼嚴重呀!”接着問張愛萍:
“這一戰,你有絕對把握嗎?”
張愛萍反問他:“‘絕對’怎麼講?”
陳賡於是回答張愛萍:“我馬上請示粟裕總長。”
張愛萍等候粟裕的回答時,華東軍區副司令員許世友也來電話了,是張愛萍的一個參謀接的,許世友下令:
“把部隊撤回,停止進攻計劃。”
原來,此戰除了粟裕不同意,許世友也不同意。
陳賡找到粟裕,説:“張愛萍堅決要打。”
粟裕説:“他決心很大,我沒意見,你去請示彭總吧。”
彭德懷正在中南海蔘加一個會議,於是順便向毛主席彙報。主席徵詢了劉少奇、朱老總和周恩來的意見,然後説:“我就授權你來下決心吧。”
彭德懷馬上對陳賡説:“我同意張愛萍的意見,照原計劃打!”
張愛萍接到陳賡的回覆後,立即下令:
“原定作戰計劃不變!”
有趣的是,後來張愛萍獲知,在這次打與不打的決策中,拼命要打的,還有一人——就是他麾下的登島指揮員黃朝天(後授少將)。許世友一度親自打電話給黃朝天,下令停止計劃。黃朝天要打,兩人爭執不下,結果大吵了一場——據説兩人因這次爭執,心結到死都一直沒解開。張愛萍感嘆説:“黃朝天和我一樣,也是個硬骨頭!”
第二日,一江山島的登陸戰發起。14時10分,各部隊開始出發,成功登陸,當晚一舉奪勝,全殲島上守敵1086人,擊斃519人,生擒敵最高指揮官王輔弼。
由於一江山島被解放,附近的大陳島也難以保住,蔣介石急忙下令軍民從大陳島撤離。
結果,張愛萍沒放一槍,又得了大陳島,至此,浙東沿海敵佔島嶼全部解放了。12月,一次毛主席談及此戰,説:
“一江山島登陸作戰,打得很好!”
這成為張愛萍上將幾十年軍旅生涯中親自火線指揮的最後一仗。
幾個月後,張愛萍調北京出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陳賡見着他,笑着説:
“你這個好戰分子呀,我都為你捏了一把汗。”
張愛萍哈哈大笑:“這點殘兵敗將,還不夠給我塞牙縫!打一江山島,還是主席和彭老總決策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