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俏俏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近年來,隨着研究生的擴招,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
於是考研隊伍增長率為20%,而之所以有那麼多人選擇讀研,大多數是因為高考時沒能上比較好的大學。
那麼實現學歷彎道超車的捷徑,就是考研了。當然這個初衷,是很好的。
但在職場HR眼中,有一個學歷鄙視鏈。
就是説,如果你的本科畢業院校是985、211,那就沒問題;如果你的本科畢業非名校,即使你是清華博士畢業,都沒機會一起參加競爭,直接被PASS。
在這樣的前提下,就有很多即使是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的博士生,在參加面試時,十有八九過不了學歷這一關。
因為他們的第一學歷大都不是985、211學校的本科。
已經是清華的博士了,居然在求職時栽在了本科學歷上,這種"狠挖出身"的招聘要求,也被畢業生們無奈地稱作“學歷查三代”。
而這樣的經歷,在現實中並非個例。
已經清華博士畢業的陳達,從山東一所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到清華大學的博士,整整奮鬥努力了7年。
最後因為沒有一個光鮮亮麗的本科學歷,使得求職路非常艱難。七個月過去了,他還是沒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
當陳達把自己的經歷,上傳社交平台時,小何同學看到後,也是身同感受。
小何説,“或許很多人看着清華博士畢業,肯定很好找工作,但我的處境卻很尷尬。”
“不好的單位,我不願意去,太好的單位,我總是被打回來,因為我的本科學歷不是名校。”
這個問題一出來,去年剛畢業於清華博士的小李,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既然清華大學能夠招收他為碩士或博士,就説明他達到了清華本科和碩士的要求。否則的話,他全招清華的學生不就完了?”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樣的情況,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中,是普遍存在的。讓很多本科非名校畢業的同學,在求職場上如履薄冰,無可奈何。
難道只有本科畢業是211、985院校的研究生,才是真正的人才嗎?
我覺得不盡然吧,這樣的例子也是有跡可循的啊!
比如前幾天我才寫的張進生,他高考考入的是湖南醫科大學,一畢業就被好醫院招聘過去。
後來為了繼續鑽研,又考上了北大醫學博士。
這樣的高起點人生,本該是走向巔峯的,然而,作為一個醫生,他卻經常和同事之間發生不和現象,甚至見不了血、開不了刀,自然的工作上沒有任何提升空間。
因為自身有太多缺陷,最終失去工作,逃避回到家鄉,一呆就是18年,精神萎靡到靠低保生活。
而這樣的情況,還有考入清華的理科狀元張曉勇。
張曉勇學歷出身是高考狀元,大學是清華畢業,這樣高起點的人生,很拉風。
但畢業後的他,卻在職場中一次又一次,刷新人們的認知,從放棄“鐵飯碗”,但進入外企。
而最後他的工作是月薪800元的保安,可説是高開走低的代表。
通過張進生和張曉勇的人生經歷,我們可以知道,學歷出身縱然很重要,一旦到了職場上,不懂得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又怎麼可能取得長久進步發展呢?
如此看來,只看出身是不是985、211,就斷定一定是或者一定不是有用的人才,這種方式太可笑了。
但為何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呢?
大多數人眼裏,那些通過考研實現學歷彎道超車的同學,他們在就讀本科時沒有特別認真。
因為他們的目的是考研,自然關注點就在於如何考上研究生的知識點。
所以即使他們上了碩士、博士時,對帶學業水平是有限。
甚至那些本科非985、211畢業的同學,他們的能力讓人堪憂。
當然這樣的質疑有點主觀,而這樣選擇人才機制,確實很不公平、不合理、不科學。
畢竟誰也不一定就知道985、211畢業的博士生,和非名校畢業的博士生,哪個是真正的是有實力的。
既然出現這樣似是而非的情況,究竟我們在選擇人才時,要如何判斷才是最合理、公平、科學的呢?
方法不是沒有,只是比較複雜。
比如,在研究生選拔時,除了要了解筆試成績之外,對口試(或者複試)的方式方法要更講究些,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真正的水平與能力。
而在求職中,若考核的方法要更加公開化,對於以學歷差為由拒絕給機會的單位,應該要有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
當然這些改變不是一蹴而就,是要一步一步地解決。
最後,關於學歷的鄙視鏈。我們要更加嚴謹的對待,才能在現實中,找到最符合的人才。
而那些非名校本科畢業的同學,在你努力考上研究生後,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提高你的知識體系,達到能力和學歷對等的要求。
有句話説得好,“不怕你不努力,就怕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是不是很殘酷?再也不是高考考不好,四年後我可以考研的鍍金的年代了。
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