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十六州(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幽雲十六州”,“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
自唐代以來燕雲十六州就反覆易手多次,大大小小的政權因它發生戰爭,同時也有許多歷史事件由它作為引線,或者以它來收場。因此毫不誇張地説,在某一時期,燕雲十六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就是險要之地,是古代農耕文明與遊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線。從地勢上説,燕雲十六州北高南低,橫垮太行山山脈和燕山山脈,桑乾河,拒馬河兩條河流流淌其中。這些天然的防線對於北方遊牧少數民族的騎兵來説是天然阻礙,除此之外,長城也在十六州境內,要知道中原政權修建長城就是為了阻擋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對維護中原王朝的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燕雲十六州是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關口,是北方民族到達中原的必經之路,北方遊牧民族多是騎兵,而中原王朝則騎兵不是很牆(個別王朝除外)。所以燕雲十六州是一個良好的防禦陣地。
如果失去了燕雲十六州就相當於把中原大地直接暴露給了北方的敵人,北方的遊牧民族經過燕雲十六州可以一直打到黃河,甚至直接打到長江流域,嚴重威脅到了中原政權。中國的地理形勢,到了黃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長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戰,一定得要騎兵。而中國之對付北方塞外敵人,更非騎兵不可。
燕雲十六州是進入中原的便道,中國古代交通工具不發達,交通運輸也是不便,而北方遊牧民族運輸能力比中原差,一旦與中原政權爆發戰爭,如果戰線過長兵力跟不上,那麼北方遊牧民族在中原政權面前就處於被動局面。
而如果有了燕雲十六州作為後方補給地以及緩衝地帶,則可以節省運輸兵力以及糧草的時間。因此燕雲十六州的戰略地位顯而易見,它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走向。
公元936年,中國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後唐河東節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晉國,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
後漢劉氏政權沒有收復的慾望,而到了後周世宗時期,世宗想要收復燕雲失地卻英年早逝。到了宋朝,宋初兩位君主都有收復此地的想法,為此太宗趙炅發動了兩次北伐,可惜都是失敗,自己腿上還捱了一箭,之後的君主都沒有收復的雄心與慾望,直至南宋滅亡也沒有被收復。
縱觀有宋一朝從來沒有掌管過這一地區,遼兵通過此地,憑藉騎兵優勢可以輕鬆突破防線,打到黃河邊,直接威脅國都汴梁,北宋朝的統治者們為此非常擔憂。
除了軍事上的優勢,燕雲十六州在經濟上,也有極大幫助。燕雲十六州所處的緯度,温暖濕潤,降水充足,適合農業發展。燕雲十六州也是中國傳統的農業區。這裏的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條件都不差。即便北宋時,江南地區逐漸發達。但是燕雲十六州的實力,依然位居全國前列。
僅燕京析津府一地,户口數量就達三十萬。遼國契丹得到燕雲十六州後,實力大增。他們的兵源、財政賦税,基本都要靠燕雲十六州的支持。
南宋滅亡後,少數民族元朝入住中原,但是元朝沒有很好地實施漢化措施,因此很快就滅亡了,元朝滅亡後朱元璋建立漢人最後一個政權大明。公元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在穩定新建立的政權之後,派徐達,常遇春等人收復了元大都。
當他們進入元大都的時候,失去四百多年的燕雲失地再次被中原政權所掌握,有利地維護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後來朱棣把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以天子守國門的姿態去守住燕雲之地。
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宋朝是最能體會到的。而且,北宋後來的體制、國策,乃至最後的結局,都受到燕雲十六州在他國手中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