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多爾袞三兄弟與皇太極的恩怨情仇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經典

總體而言,上文介紹的兩黃旗這幾個關鍵性人物,都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他們都是皇太極的近臣、親信;二、他們掌握着宮廷內的兵權;三、他們都是兩黃旗的人,跟豪格的正藍旗關係不大。

這就意味着,他們是依附於皇太極而存在的,跟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並沒有太多的利益糾葛。對他們而言,在即將到來的皇位之爭中,最首要的利益是保住兩黃旗的優越地位。就像之前我介紹侍衞時講過的,兩黃旗的侍衞、近臣不論是官職還是賞賜,都要遠遠高於其他旗。所以,只要有兩黃旗地位不變這個大前提,就符合他們的利益。至於誰當皇帝,並不是太重要的事情。

好啦,兩黃旗的勢力介紹完了,再説説多爾袞的兩個親兄弟,多鐸和阿濟格。

這兩個人在努爾哈赤時代是風光無限的,之前提過的我就不再説,只説説幾件小事兒。

作為努爾哈赤嫡出的最小的兒子,多鐸可謂含着鑽石鑰匙降生,努爾哈赤對他的寵愛無以復加。

多鐸六歲那年,被封為和碩額真,有參議國政之權,也就是電視劇中所謂的“八王議政”。

是的,六歲就開始議政了。

天命九年的元旦,王公貴戚依次朝拜努爾哈赤,首先是四大貝勒單獨朝賀,然後是阿濟格,再下面就輪到了多鐸,排名第六,單獨朝賀,那年多鐸才10歲。排在他後面的是比他大至少二十歲的一眾兄弟、子侄,像莽古爾泰的胞弟德格類、濟爾哈朗、嶽託、杜度等等,這一堆戰功赫赫的猛人,而且還不都是單獨朝賀,像嶽託和杜度就是並列朝賀。

還要説明,這次朝賀,多爾袞沒參加。至於為什麼沒參加史料未記載,當然,有可能是生病了、出去玩了,但是考慮到這麼重要的日子,他大概率是沒資格參加。

天命十一年,多鐸12歲,這一年,努爾哈赤把親掌的兩黃旗大部分牛錄撥出,分授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兄弟三人各得15牛錄。但是,努爾哈赤明確確定,他死後,多鐸為正黃旗旗主,領有全旗。而且不管誰接班,努爾哈赤生前親掌的戰鬥力最強的兩黃旗親軍,全部交給多鐸。

自此之後,多鐸成為正黃旗旗主,為八旗第一大旗,旗下牛錄數是杜度掌管的鑲白旗的三倍。

愛新覺羅·多鐸

可以説,因為巨大的年齡差,努爾哈赤對多鐸更像“隔輩親”,他用盡自己的全力去溺愛這個小兒子,可以不顧其他子侄的看法,甚至可以放棄八旗的穩定。

為什麼會威脅八旗穩定呢?

努爾哈赤對多鐸,就像給一個孩童手裏塞上大量的金錢,再找幾個最壯的侍衞保護他,而不顧其他幾個年長兒子的感受,這局勢要能穩定了,那就見鬼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成長環境,造就了多鐸恃寵而驕的個性,他後來搶范文程老婆、爭奪皇位的議政會上倒戈、跟豪格過從甚密等行為,都很好解釋了。

同樣,阿濟格的成長環境也差不多。

之前説過,努爾哈赤因為皇太極的老婆見阿濟格不下轎行禮,下令皇太極休妻,可見對阿濟格的重視程度。

但是,被強制休妻的皇太極心中肯定是很不高興的,再加上這三兄弟的親媽阿巴亥搶了皇太極生母的大妃之位,這要是不結仇,就真的説不過去了。

也正是因為以上原因,多鐸、阿濟格既不受皇太極待見,也不待見皇太極。

皇太極接班後,一次元旦朝賀,其他王公大臣都拿出寶貝來送給皇太極,而多鐸卻送來了一匹劣馬。皇太極久經戰陣,馬好不好他一眼就能看出來,當即指責多鐸無禮。多鐸的反應是哈哈大笑,推託説是開玩笑,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天聰二年,15歲的多爾袞和13歲的多鐸跟隨皇太極出征察哈爾,大勝,擄掠人口萬餘人。

戰後,皇太極賜多爾袞“墨爾根岱青”的稱號,意為聰明的統帥。後來封王時,多爾袞被封睿親王,其“睿”字即源於這個稱號,聰明之意。

同樣,皇太極也賜予多鐸“額爾克楚呼爾”的稱號,勇敢之意,後來多鐸所封的“豫親王”,其豫字就來自勇的轉音。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能想明白,一個15歲,一個13歲,能立多大的戰功?而皇太極卻大加褒揚,表明其示好之意,穩住這兩兄弟。一來因為多鐸手中有八旗第一大旗,要動他會引起八旗內亂;二來為了制衡莽古爾泰和阿敏,更是為了孤立已經成年且很有想法的阿濟格。

多爾袞很聰明,受到表揚後,他開始學習各種語言,開始賣力打仗,開始順着皇太極的意思做事,並受到皇太極的格外信任。

多鐸很直白,我媽的死你皇太極是最大的嫌疑人,登基後又跟我換旗,咱倆還有啥好説的,你想讓我領情,休想!我多鐸當年就是老爺子最寵愛的兒子。

跟多鐸持有同樣想法的還有阿濟格。

隨後,他兩跟皇太極發生了一系列衝突,第一件事兒就是多鐸結婚。

多鐸要娶的妹子,是烏喇納喇氏。很多朋友看到這裏就會説,啊?怎麼又是烏喇納喇,多爾袞他媽阿巴亥、皇太極的繼福晉不都是這個姓嗎?

恭喜你,答對了。多鐸要娶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親表姐,他媽阿巴亥的親弟弟阿布泰的女兒。

也就是説,這個阿布泰,是阿濟格三兄弟的親舅舅。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後,阿布泰一併來到了赫圖阿拉。努爾哈赤因為喜歡阿巴亥的緣故,對阿布泰也極力栽培,把自己的女兒和碩公主嫁給了他。這樣一來,阿布泰既是是國舅爺,又是額駙,幾年內就被提升為總兵官。

天命七年,努爾哈赤定八旗將官的儀仗,第一等的有包括阿布泰等的十六人,與努爾哈赤之子湯古岱、養子富爾漢、女婿何和禮、揚古利等總兵官並列。

天命七年三月,阿布泰又被提拔為管轄一旗的固山額真;到天命八月正月,努爾哈赤親自提拔他為三等總兵官,五個月後即升為八旗處理軍政要務的最高級別將官,第一督堂。

説到這裏你就能看出,多鐸的這門親事,是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的。而接下來的一件事兒,更加深了這種意味。

多鐸未經皇太極允許,擅自找阿濟格主持婚禮。

在多鐸的這門親事中,其幕後策劃者試圖繞開皇太極,將阿濟格、多鐸和他們的舅舅阿布泰綁在一起。而這個幕後策劃者,不太可能是多鐸,因為他此時只有14歲,能夠將這麼複雜的人物關係聯繫在一起不太容易。所以,這樁婚事很可能是阿布泰和阿濟格兩人合謀的。

這件事情的後果是嚴重的,以下是滿文老檔中的記載:

”天聰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阿山之弟阿達海革職之故:額爾克楚庫爾(多鐸)欲娶阿布泰舅之女為妻,阿濟格台吉未與汗和諸貝勒商議,擅令阿達海前往為媒。説畢,阿濟格阿哥又同阿達海往視其女。以有此故,(皇太極)定阿濟格阿哥之罪,罰銀一千兩,進汗馱甲冑雕鞍馬一匹,給予三大貝勒各雕鞍馬一匹,給八台吉各鞍馬一匹,革其固山貝勒,以弟墨爾根岱青(多爾袞)為固山貝勒。革阿布泰舅遊擊一職,降為備禦,罰銀二百兩。 ”

皇太極揪住此事不放,狠整了阿濟格一道。奪去其旗主之位,交給多爾袞,又讓他向其他三大貝勒進貢,還順道革去了阿布泰的職位。

其實皇太極的這些操作,是違反祖訓的。努爾哈赤生前曾下令,大汗可廢黜旗主的唯一罪行是:行為悖亂,擾亂國政。可是人家多鐸娶個老婆,阿濟格主持個婚禮,怎麼也跟國政不沾邊的,怎麼説也到不了廢旗主這個地步。所以,皇太極的處罰措施是相當重、且沒有依據的。

而皇太極之所以要在登基不久就要違背老爹的準則、背棄自己曾經的誓言,就是為了一石三鳥。一是殺雞儆猴,確立自己的威信;二是打壓多爾袞三兄弟中年齡最大的阿濟格;三是分化瓦解三兄弟,拉多爾袞對付剩下兩個。

其實皇太極肯定有拉攏多鐸的想法,就在這一年的不久前,他賜予多鐸“額爾克楚庫爾”的稱號,而且這次結婚事件他也沒有罰多鐸,算是給足了面子,可是多鐸就是不買他的賬。

天聰五年,蒙古扎魯特部戴青率部歸降後金。在儀式上,阿濟格發現,我去,歸降部眾中有個妹子長得真不錯,就去打聽。一打聽,才知道是戴青之子善都的妻子。阿濟格不由分説,上去拉着妹子就要回房睡覺,這着實把剛剛歸附的部落頭領嚇了一跳,這也太直接了吧。皇太極當即喝止,阿濟格只好放人。

回去之後,多鐸跑來找阿濟格,鼓動他要堅持真愛,看好了的妹子就要堅定信心,不搶過來不算完。阿濟格被慫恿後,就跟多鐸一旗去找戴青要人,還説了些類似:你要是不把人給我,我就怎麼怎麼你等等,這些恐嚇的話。

戴青將此事報給皇太極,皇太極責斥了阿濟格,但認為多鐸年少驕縱,沒有處罰他,只是把他單獨叫來勸導。

這真算得上是諄諄教誨了,但多鐸還是不領情。

天聰六年,皇太極率大軍征伐察哈爾,仗打完了,皇太極派人去找崇禎議和,試圖效仿察哈爾與明朝互市的模式,停止雙方無休止的戰爭。

就在談判期間,多鐸坐不住了,喊着要回家。皇太極像哄兒子一樣哄多鐸,許諾回去之後將互市帶來的收益分給他。多鐸不幹,當眾表示不是搶來的他不要。皇太極也惱了,指責多鐸這麼着急無非是想回去睡小妾。多鐸當眾被人揭穿青春期的騷動,感到很尷尬,當眾拂袖而去,留下了極度憤怒的皇太極。

皇太極看着遠去的多鐸,氣憤地説道:

“乃若雖具才能,而心懷離異,亦復何益”。

別急,還沒完。不久之後,多鐸又因為結婚的事兒跟皇太極鬧了點矛盾。

天聰七年,在皇太極的安排下,多爾袞和多鐸要各娶一個老婆,都來自科爾沁部。

這兩個妹子都是皇太極的大老婆博爾濟吉特·哲哲的妹妹,是皇太極另一個老婆布木布泰(影視劇中的大玉兒)的小姑姑。

多爾袞高興地結婚了,而且跟這個妹子的感情也很好,這一點之前講過。

多鐸卻不樂意,嫌棄分給他的妹子胖、醜、黑。皇太極教導他,娶妻娶德,你有那麼多小妾,想要美色睡哪個不行。多鐸仍然不樂意,去找代善,讓他去勸皇太極。代善去勸,皇太極更不樂意。

皇太極不在乎代善説什麼,甚至不在乎多鐸娶不娶,他最在乎的是,他的兄弟們不能湊一起商量事兒然後達成共識。

代善勸説後,皇太極更加堅定了讓多鐸娶這個老婆的決心,於是乎,多鐸極不情願地睡了這個妹子。

儘管經歷了以上這麼多的不愉快,皇太極登基後,還是很給多鐸面子的。多鐸位列六大親王之一,分管禮部。説來皇太極也是着實高明,讓多鐸這樣一個無禮的人去分管禮部,真是能想得出來。

然而多鐸不知道的是,皇太極這個人整人,通常是先把你抬高,再開始搞你,通俗點講就是捧殺。

崇德三年九月,皇太極任命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與嶽託兵分兩路徵明,皇太極率諸王大臣前往演武場送行,多鐸卻藉口避痘為由不去相送。

崇德四年五月,皇太極召諸王大臣歷數多鐸之罪,首當其衝的就是之前提過的敗仗,多鐸被祖大壽偷襲,“大敗”,損失了9個人和30匹馬;第二條大罪就是不給他哥多爾袞出征送行。

經過集體決策,多鐸從親王降為貝勒,罰銀萬兩,奪所屬牛錄三分之一給其兄多爾袞和阿濟格。並不准許他參與議政,也不讓他插手管理六部事務。

然後,皇太極趁着多鐸讓出牛錄的機會,將兩百旗打亂重組,任命多爾袞為正白旗旗主,多鐸為鑲白旗旗主,結束了多鐸執掌八旗第一大旗的歷史。

還是老一套,弄三兄弟中的某一個,讓另外兩個佔便宜,始終讓三兄弟無法同心。

高,實在是高。

通過以上你也能發現,皇太極自始至終沒有惡整的,只有多爾袞。多鐸、阿濟格多次冒犯皇太極的舉動,多爾袞都沒有參與,這説明在當時多爾袞與他兩的關係並不是十分密切。

其實多爾袞更像是皇太極的自己人,在皇太極登基初期,多爾袞手中不過有15個牛錄而已,沒有戰功,沒有職位,沒有人望,沒有旗主之位,是相當普通的一個皇子。

而到皇太極死的時候,多爾袞已經是正白旗主(是八旗中牛錄最多的一旗)、分管吏部、戰功赫赫、羽翼豐滿了。比起已經身死的阿敏和莽古爾泰,被惡整後邊緣化的代善,屢次被皇太極敲打的多鐸和阿濟格,他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甚至比豪格和濟爾哈朗還要滿。

當然,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旦皇太極倒台,多爾袞就會失去最大的靠山。

其實呢,皇太極還是為多爾袞籌劃了一些事情的。

對付那些手握重兵的非嫡系,皇太極一直是毫不手軟的。像阿濟格,他在被奪旗主之位後沒有再度領旗;像阿敏、莽古爾泰,直接身敗名裂;代善要不是夠識相,很可能會在那次“請姐姐吃飯”事件中失去一切。

而多鐸在崇德四年的這次處罰後,連降兩級,降為貝勒,按照皇太極的一貫秉性,很可能會徹底搞倒多鐸,這種事情對他而言簡直是手到擒來。但是在松錦大戰後,皇太極論功行賞,又恢復了多鐸的豫郡王爵位。相當於先降兩級,再升一級,跟阿濟格同爵。而多爾袞和豪格在“移營事件”後也被處罰、降級了,但在這次論功恢復的卻是親王爵位,也就是恢復原狀。

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舉動。

皇太極登基後的一系列操作,徹底改變了多爾袞三兄弟的架構。在他剛剛接班那會兒,多鐸、阿濟格均為旗主,多鐸還是最大一旗的旗主,而多爾袞則不是旗主。

而在這會兒,多爾袞成為正白旗主,多鐸成了鑲白旗主,多鐸、阿濟格均為郡王,較多爾袞矮一等,地位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從上面的記敍可以看出,在多鐸、阿濟格一系列對抗中,多爾袞並沒有參與。雖然為同胞兄弟,但多爾袞的這種舉動卻像是在胞兄弟與皇太極之間站隊,多爾袞站到了皇太極這一邊。

皇太極也很配合,他抬高多爾袞,打壓其他兩兄弟但不下死手,就是為了為了確立以多爾袞為首的小集團,以便在他死後多爾袞能夠站得住腳。

一場皇位爭奪的大戲即將開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