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數字化推動教育蝶變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
中國教育報記者董魯皖龍、張東、施劍松、張贇芳
隨着5G、人工智能、AI等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將全方位介入教育教學。而在疫情期間,全國範圍在線教育的大規模探索和實踐,是對我國教育信息化成果的成功檢驗。
當前,步入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我們,應該堅持怎樣的發展理念?如何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的教育公平?兩會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以需求為核心,堅持應用為王
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史家教育集團黨委書記、集團總校長,革新裏小學校長王歡看來,傳統的教育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今天,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教育信息化。”王歡説。
“過去30年,從大規模校園網建設、遠程教育工程到精品課資源共享、慕課興起發展,教育經歷了多個信息化浪潮,每一次都解決了一些問題,而每一次都會出現新情況和新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李曉明説,教育信息化呈現從教育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教育制度到教育生態的層層演進,而目前信息化應用在教育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層面較多,真正實現推動教育制度變革、構建全新的教育生態方面尚有不足。
近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輔導報告會上指出,要牢牢把握“方法重於技術、組織制度創新重於技術創新”的工作理念,按照“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示範引領、安全運行”的工作要求和思路一體化推進建設與應用。
“應用為王,我理解就是內容為王、產品為王。學生、教師和社會公眾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樣的內容和服務,不僅搭建平台、渠道、設施,還要有過硬的產品。”作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副組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長周洪宇説,如果沒有好產品和應用,不能適應社會需求,我們所搭建的信息化設施和平台的功效就會大打折扣,尤其是“雙減”背景下,我們要儘快提供更多學生需要的服務內容,學生、家長才會到我們的平台上來,而不是跑到培訓機構的平台上去。
補齊資源短板,實現服務至上
目前,上海大學有45類信息化系統,包含700多個業務流程,每天日常產生的數據量大概為100T,相當於每天在學校新建一座圖書館。然而,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在調研中發現,以往由於缺乏系統治理,多個統計部門、多種統計口徑、多個業務平台、多種數據接口等帶來一系列問題。
“對此,上海大學進行了整合和升級,以‘數據打通,一網通辦’作為數字化轉型的抓手,通過構建統一數據平台,打通數據孤島,顯著提升師生獲得感。”汪小帆舉例説,幾年前新進教師辦理報到手續需要跑多個部門,現在通過雲報到即可快速實現涉及12個部門16個事項的線上辦理。
不久前,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上線試運行,在豐富原有專題教育和課程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新增課後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等4類資源,現有資源21334條,外部鏈接60個專業網站共享有關資源,將成為助推基礎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和有力支撐。
在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鍾柏昌看來,與1.0時代相比,2.0版教育信息化最大的變化在資源方面。
“由國家層面統籌建設教育資源庫,一方面解決了各地各自為政、浪費嚴重、參差不齊的問題;另一方面保證了資源的高質量。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實現信息技術和優質教育資源真正進入學校,讓學生、教師都能用起來。”鍾柏昌説。
與此同時,2.0版教育信息化強調的“服務至上”,離不開課堂這個主陣地。“課堂教學需要什麼,我們的教育信息化就要提供什麼。”鍾柏昌説,脱離課堂談服務等於無本之木,難以實現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的深度融合,這是教育信息化建設“最後一米”的問題。
如何跨越信息化建設這“最後一米”,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在王歡看來,這需要營造信息化教學環境,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王歡表示,所謂信息化教學環境,是指能夠支持真實的情境創設、啓發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等多方面教與學方式的教學環境。實現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徵的新型教與學,再加上正確教育思想觀念的指導和相關教學資源的支持,才有可能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最終目標。
在高等教育中,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台是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童金南看來,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在高等教育的實踐中要區分知識普及式的素質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的學科教育。“在藉助信息化技術提升人才培養效率和拓展人才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有組織的、系統規範化的專業訓練。”童金南説。
用好信息化,促進高質量教育公平
在我國城鄉、區域之間還有較大差距的背景下,教育資源不均衡現象依然存在。在不少代表委員看來,要彌合差距、促進高質量的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重要推手。
“教育資源差距是客觀事實,我們要正視這一現象,但可以用好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來填補鴻溝。一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提升信息化基礎設施;另一方面要提供相應的師資,對這批師資的培訓、選拔、使用、獎勵都要有特殊的政策,儘快提高這批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和能力,使其與城市教師保持大體相當的水準。”周洪宇説。
在王歡看來,信息技術的發達,使教師授課、家校溝通、學生考核、師生溝通更加暢快緊密,可以促進每一名學生更好地發展,從而達到教育真正的公平。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了常態,教育活動從空間、時間上都得到優化,名師就在身邊成為可能。不光學生受益,也給教師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王歡説。
教育信息化建設正在逐步推動教育機會公平。鍾柏昌分析,教育部的“三個課堂”建設實現了優質師資和資源的共享與幫扶,快速提升了落後地區的教育水平。“用好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則是提升師生整體的信息素養或數字素養與技能,保障師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學習,能夠從數字資源中獲益,而不是走向娛樂或被擱置。”鍾柏昌説,要在具體的實踐中審慎設計信息化建設方案和教學方案,讓每一個孩子都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數字資源支持學習,如何減少數字設備使用帶來的身心安全風險和時間浪費,這才是拉近個體之間數字鴻溝的有效措施,也是走向教育過程公平的關鍵。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目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着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服務能力不強,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與應用水平不高,教師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尚顯不足,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不夠等問題。
對此,童金南建議,應充分認識技術發展的時代特點,與時俱進地開發信息平台,並注重結合實際應用需求,及時推廣應用和實時更新及改進。同時,師資隊伍的信息化培訓必須常態化。此外,還要鼓勵廣大教育工作者嘗試參與到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中,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參與建設的能力。
針對高校的信息化建設,汪小帆建議,應出台更為有效的培訓方案,對高校領導進行系統培訓和考核,提升教職工信息化素養,加強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研究與學習。“建議組織編寫較為詳細的高校信息化建設指導性建議方案,出台並落實加強高校信息化隊伍建設的實施辦法。”汪小帆説。
【來源:中國教育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