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扭轉作業數量過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等問題
教育部發布十條作業管理新規
為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把握作業育人功能、嚴控書面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等十條要求,切實發揮好作業的育人功能。
科學認識與把握作業育人功能
作業為什麼會成為讓學生甚至家長苦惱的存在?作業功能的異化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據報道,在一些地方,作業被異化為追求分數的策略,為提高成績,教師給學生布置大量重複性、記憶性的作業。有時,作業甚至成為變相“懲罰”學生的手段。此外,為減輕課堂教學壓力,一些教師採用佈置課外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帶回家由家長指導完成,作業又被異化為轉嫁課堂教學壓力的方式。
針對當前存在的作業功能異化的問題,《通知》第一條就明確,各地各校要把握作業的育人功能,把作業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
如何才能切實發揮作業的育人功能?對此《通知》提出了多條具體舉措。一是要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和課後服務時間加強學生作業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時間管理能力,指導小學生基本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初中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
二是認真批改反饋作業。教師對佈置的學生作業要全批全改,並採取集體講評、個別講解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及時反饋,加強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幫扶,切實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通知》明確提出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讓作業迴歸到學校育人環節中來。
三是創新作業類型方式。學校要合理佈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充分體現“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嚴控書面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
針對作業數量過多、學生壓力過大的問題,《通知》強調要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並區別不同學段和年級做出了具體時間要求。其中,《通知》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客觀地講,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是有差異的,既有學習能力的因素,也有個人學習習慣的因素。這次《通知》提出來完成作業的時間要求,既要保障學生能夠完成基本作業,同時又不至於給學生造成過重的負擔,不影響孩子的鍛鍊和睡眠時間,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這次文件中有兩個字是‘平均’,學生平均完成作業的時間不是絕對的。有的學生需要多花時間,有的學生可能少花時間,這是有差異的。”
作業總量減少,家長難免擔心,是否會影響學習效果。對此,呂玉剛指出,作業設計是非常核心的問題。《通知》明確要求提高作業的設計質量,減少不必要的、重複的、機械性的作業。首先,要求學生能夠完成基礎性作業。“我們鼓勵學校探索一套科學的、完善的、基礎性的作業,充分發揮基礎性作業的診斷功能。”
“對完成基礎性作業仍有困難的學生,老師要加強指導幫扶,幫助他分析原因,鞏固知識,提高作業完成質量。與此同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要適當佈置拓展性作業,照顧到不同學生學習的需要,這也是一種因材施教。《通知》對學習困難和學有餘力的學生都兼顧到了。處理好這些關係,既要求學生完成規定的既定作業,又要保證學生的學業質量,實現作業和學習成績、學習質量相統一。”呂玉剛表示。
多方協同治理,健全作業管理機制
如何更好地把作業管理的要求落下去,切實收到減負增質的成效呢?北京小學校長、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李明新認為,各地各校應該從三個“協同”的角度,把握《通知》綜合治理的理念和思路。
一是校內校外協同。在作業的管理、設計、佈置、批改上,《通知》不只給學校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特別給校外培訓機構提出了明確要求,堅決防止培訓機構給中小學生留作業,而且把禁止留作業作為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這樣以避免出現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問題。李明新指出:“目前學生作業負擔重,很大程度上與家長給孩子報各種學科類培訓班,以及校外培訓機構給學生大量佈置作業有密切關係。因此,只有校內校外同時減負才有利於教育生態的恢復。”
二是學校家庭協同。此次《通知》中的一個亮點就是明確提出家長的責任定位,指出家長要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合理安排孩子課餘生活,有責任督促孩子主動完成作業,提出不額外佈置其他家庭作業的要求。李明新表示:“不允許教師給家長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等於家長放棄對孩子學習的監護責任。從家庭教育的角度,督促孩子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責任感,培養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實現家校協同育人,是家長不可推掉的教育責任。”
三是行政教研協同。李明新表示,在《通知》中,教育行政的作用體現在作業管理的規劃、評價、督導上,同時教研部門被納入到減負提質、作業研究的工作中來。《通知》指出教研機構要加強對作業設計的研究與指導。“因此,教研部門一方面要把教學研究的視角延伸到作業領域,另一方面有責任對廣大教師進行專門的培訓與指導,以助力校本研究和教師專業發展。”
《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26日 09版)(光明日報記者 唐芊爾)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