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清朝女科學家:她只活了29歲,卻驚豔世界200多年
歷史中男性角色多見,知名女性卻鳳毛麟角。
歷史長河中留下姓名的女性多與容貌有關,如若不是美人,顯得尤為無情,在長久的時光中被逐漸遺忘。
前段時間,有張國外的明信片傳出,照片中的女人舉着望遠鏡仰望天空。外國明信片上印刻着的這位中國女人,國人對其卻毫無印象,還是有心人尋覓才得知此女名為王貞儀,是清朝極少見的女科學家。
她生前曾著書64卷,詩句上佳,且擅長騎馬射箭,破除禮教,終生致力於科研,為男女享受同等教育而奔走。
她的一生,僅活了短短29年。或許,有些人生來便帶着自己的使命,要用絢爛短暫的一生為世界留下些微痕跡。
有人將才女分成兩類,要麼滿腹詩書,身在深閨不知憂愁滋味;要麼整日傷春悲秋,不去專注眼前實務。即使有相當才能,也侷限於單一領域。
200多年前,王貞儀用自己的一生,走出了這兩種選擇。
在女性受壓迫的年代裏,她既能寫詩作賦,會騎馬射箭,痛斥封建迷信,對天文、算數、醫學各類學科無所不精。
乾隆三十年,她生於南京一户家境殷實的人家,家人為她取名貞儀,字德卿。金陵佳人名滿天下,既有才藝的秦淮八豔,也不乏一些名門閨秀與教育家。
論出身,王貞儀的祖父是精通曆算的宣化知府,父親是著名學者,母親亦是詩詞造詣極深的名門閨秀。
她大可以做一個養尊處優的金絲雀。只需偶爾做些詩詞歌賦來博取世人讚許之名。可她偏不,她嚮往的是花木蘭這樣文武雙全的女性楷模。
在當時,引得眾人議論紛紛:婦人女子怎能以吟詠誦讀為事?酒食縫紉才是女子之本。
每每聽到這些壓迫女性的言論,王貞儀心中忿忿不平:
往往論學術,斷不重女子。豈知均是人,務學同一理。
她在那時,已經意識到男女僅性別不同,智力並無分別,理應接受相同教育與付出相應社會責任。
王貞儀本就生於開明的家庭。長至11歲,由於祖父官場發生變故,她隨着家人四處奔波。客居塞北的幾年裏,她向蒙古將軍的夫人學騎射。未過多時,便被評作“發必中的,騎射如飛”。
後來祖父去世,藏書中近萬卷的名作都被她一人繼承,其中不乏各類天文地理名作。與此同時,她繼續隨父母遊歷行醫,幾近走遍大江南北。
看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樣的環境成長下,王貞儀的眼界自然不同於尋常女子。
那時的她滿懷雄心壯志,從所作詩句中便可窺得一二:“足行萬里書萬卷,嘗擬雄心勝丈夫”。
這並非僅僅一句口號。
她也與一些封建迷信的風俗抗爭,在與父親的對話中,王父曾無意提及鬼怪邪物,王貞儀立刻反駁:所謂風水,與後代人的貧富貴賤毫無關聯。
與此同時,她從未停下各種科學研究,原因無他,在王貞儀看來,倡導婦女權利的同時,也應做出相應貢獻。
頗有幾分收穫與付出守恆定律。
這些言論如今看來不過尋常,在200多年前稱得上驚世駭俗,旁人只覺古怪。
她是不被理解的,無論是對世界的看法,抑或費盡心血的研究成果,皆不被世人理解。
王貞儀眾多身份中,天文學家是最知名的一個。在當時,天文曆法關乎國家最核心的部分,天文被視作觀察天象,既是天象,又怎可為凡人所知?
古人信奉君權神授,普通人連與觀天象學習天文的資格都沒有,被稱作“非凡夫所測”。一些朝廷官員獲得層層篩選,方可習得。
因此,也有人嘆王貞儀:班惠姬之後,一人而已。
乾隆年間,研究天文,設備是首要難題,她連最基礎的天文設備都沒有,只能自己做些簡單設備,來讓實驗順利進行。
祖父留給她的古書《靈憲》裏,曾記載着關於月食的理論,稱此時太陽在地球與月球之間。這個理論與如今的科學事實不符。在當時,王貞儀就察覺出了其中相悖之處:
如果真是如此,太陽光如何到達月球?她決定自己動手實驗一番。
除夕夜裏,全府上下言笑晏晏,酒足飯飽之後,人羣漸漸散了。只見王貞儀獨自上前,將鏡子放在圓桌的暗角,又不斷提高吊燈的高度,以此照進圓鏡,再不斷調整角度,觀察此中原理。
誰都想不到,憑藉這樣簡陋的設備,令她完成了第一次天文試驗,模擬出月食的形成過程。她撰寫的那篇《月食解》,用最簡單淺顯的語言表達了其中奧秘,文中結論與如今無異。
在國人還以為“天圓地方”的時代,王貞儀已經認識到:“人居地上,各以所居之方為正,遙觀異地皆斜立,其人立處皆當傾斜。”
地球雖然在空中,任何人所站立的地方頭上是天,腳下皆是地。
每當滿布星辰的夜晚,王貞儀會獨自望着天空,觀察着雲層的形態與星空,觀察的同時,再與此前所得的相關方面學識拿出來對比,辨別其中細微差別。
有時候,一觀察,便是一整夜。
正因保持了多年細微觀察的習慣,當她提醒當地農民今年必有澇災,應種高杆作物。起初,人人不以為意,沒多久竟真如她所言,宣城多日大雨。
旁人問起,王貞儀才答道:螞蟻紛紛爬向高處,動物敏感,如若發生異常,必與天災有關。
以一人之身抵擋時代之勢,縱使她知道個人聲音微弱,卻也不願真理被時代淹沒。
她對各門學科的研究多為自學,天文地理、詩文科學,無所不精。尤其是被稱作六藝之末的數學,她是清朝安徽數學學派裏少見的女性成員。
她從不故作高深,與老學究們最大的不同是,她懂得化繁為簡,將最深奧的理論用最通俗的道理講述。她知曉如若學問精深,只會令民眾望而卻步。
她對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探究之心,除去天文與數學,也不忘鑽研醫學為人治病,曾被稱為“女中華佗”。
後來有學者作《女士德卿傳》提及王貞儀,想必,這是對她學術生涯最好的詮釋:
“兼資文武,六藝旁通,博而能精”。
封建社會對婦女的壓迫下,王貞儀真的能掙脱這道無形束縛嗎?
人們印象中,古代女子聲音綿軟,縱使拒絕請求也十分委婉,王貞儀則不然。她有位好友方夫人是佛教徒,打算重新出版《心經》。
方夫人邀請王貞儀為其作序,旁人哪怕不願,也不會傷了和氣。王貞儀拒絕這個提議時,還特意強調:非不能也 , 實不為也 。
在王貞儀看來,供奉的佛像本是泥木之體,更何況,方氏夫婦用的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她辭色俱厲地指責他們將九百萬錢如同一把火燒掉。
她哀嘆男女地位不平等,同時又為幾位貞潔烈女立書作傳。其中有一本《姚母張太夫人傳》,她先是描述這位夫人生前經歷:“幼即莊重 ,習禮知為詩, 舉動合儀,”。
當她提及這些謹守閨閣禮儀的女性時,字裏行間滿是褒義。
她反對封建思想,反對與科學相違背的事物,不信因果報應之説,認為那些福善禍淫神鬼報應之説,人們一旦沉溺,危害極大。
與此同時,她在翻閲書籍時看到一個故事:明朝時期,農民軍攻城掠地時,各地的將領紛紛逃遁,無人敢正面以對,只有一人挺身而出,掘了敵方李自成家祖墳。王貞儀看到這裏拍手稱快。
此時,她似乎又在認可因果循環的邏輯。
她對社會的認知與自己的科學思想常常相悖,時而領先於同代人無數,時而顯得有些落後。這與她生長的時代有關,令她既困於封建思想,又被西方湧來的民主思想裹挾。
王貞儀雖然試圖掙脱枷鎖,性格的底色中又難以掩蓋其中印跡。
她大多的科學發現都在18至24歲之間,在此階段,旁人都已嫁娶生子,她的婚事一再推遲,只為持續科學研究,等到嫁往安徽宣城時已是25歲。
宣城詹家雖非大富大貴,丈夫詹枚卻是她的知己,兩人同樣對這世間萬千真理有着無盡好奇,才結為夫妻。
婚後生活起初稱得上美滿,互相理解包容。只可惜王貞儀多年缺乏休息,體弱多病,病中極為憔悴,她曾描述那時的自己:
病後形銷減,支頤百慮煎。容光悲鏡影,詩思冷爐煙。
多年裏,她仍然沒有獲得廣闊範圍內的認可,病情一再加重,心中苦悶可想而知。到了嘉慶二年,一病不起。
臨終前,她依然在編著《德風亭》,卻囑咐丈夫將多年手稿刪除或焚燬,至多留下十二三卷,剩下的交由好友蒯夫人處置。
丈夫詹枚在悲痛中將手稿整理校訂,後半生致力於這些手稿的出版瑣事。王貞儀的貢獻才得以面世。好友蒯夫人的侄兒,即清代會典館總纂的著名學者錢儀吉閲後感嘆:“貞儀有實學 , 不可沒。”
只是誰都未曾料到,王貞儀去世後,她的學識與生平並沒有在國內廣泛傳播,卻在西方世界大放異彩。
王貞儀的一生很短,只活了二十九年;王貞儀的一生也很長,始終做着喜歡的事情,嘗試不同的新奇體驗,生活厚度並不低於任何長壽老人。
她更像是不堪束縛而翻湧起的一簇小小浪花,雖沒有發出多大聲響,卻用自己微弱力量,默默推動了歷史的步伐。
參考資料:
1.世界華人週刊《外國明信片上驚現清朝女科學家:在200年前的中國,她活成了一個傳奇》
2.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王貞儀:不顧禁忌仰觀星辰的傳奇一生》
3.達爾斯頓王《中國第一位女天文學家——王貞儀》
4.中國天文學史整理研究小組 《天文史話》
5.周致元《王貞儀的史學思想與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