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不得人心皇帝,在皇宮遭廚師刺殺,百名侍衞卻只圍觀不救駕
晚清時期,整個社會呈現頹靡之勢,無論是經濟、教育,或是政治,都無一不展現出疲態,小到地方縣裏,大到皇宮庭院,整個社會的運作如同運轉多年快要廢棄的舊工廠,就這麼渾渾噩噩、得過且過。
乾隆皇帝駕崩後,嘉慶即位,自此,清朝歷史上的“康乾盛世”已經步入尾聲,大清帝國搖搖欲墜。
嘉慶皇帝,原名永琰,為乾隆第十五子,這是一個面對社會現狀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皇帝,他在位的時期,被後人定義為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百業凋零、官場腐敗,清廷大臣大都各顧各。
嘉慶帝曾經用“因循怠玩”來形容朝廷狀態的疲乏,這個詞的確精準的定義了當時的狀況,最嚴重的一次甚至到了嘉慶遇刺,身旁文武大將卻無動於衷的地步,這也成了嘉慶帝最難排除的心病之一。
這件事發生在嘉慶八年,閏月十二的清晨。嘉慶帝在這天率領文武百官前往東陵祭祀先祖,在返回皇宮的途中,隊伍裏突然闖入一箇中年大漢,這大漢瘋了一般,手持一柄尖刀,朝着皇帝的身上捅去。
此時正是從神武門即將進入貞順門的關頭,加上宮廷裏值班的侍衞,嘉慶身旁簇擁着諸多文臣武將,但令其沒想到的是,面對如此危機的狀況,大多數侍衞的反應竟是愣在原地無動於衷,他們忘記了眼前遇刺的是當今的聖上天子,忘記了自身護駕的職責,一時間,皇帝行軍亂作一團,不知所措。
嘉慶帝又急又氣,慌亂之中只能採取自救的方式,趕緊離開,此時,他的身旁終於出現了第一位攔住刺客的人——侄子定親王綿恩,綿恩衝上去攔住了刺客,隨即固倫額附拉旺多爾(嘉慶駙馬)也立即護駕,侍衞桑吉斯塔爾、扎克塔爾等守門侍衞也反應過來,八個人齊心協力,才終於按住了刺客,保住了嘉慶皇帝的安危。
嘉慶帝對遇刺之事心有餘悸,回宮後當即下令徹查此案,同時也重賞了護駕的一行人員,大大的增加了定親王等人的俸祿,還將一些侍衞提升了等級,獎勵的同時當然也有處罰,嘉慶皇帝對當時護駕無能的諸多官員做出了嚴厲的處罰,輕的降級,重的到了斬首的地步。
這件案子説來蹊蹺,刺客叫陳德,北京人,早年跟隨父母去了山東,投靠了青州海防同支,做了鑲黃旗人松年家的下人,後來父母逝世,陳德離了山東,來到北京,攜着妻兒投奔了在內務府為正白旗人做護衞軍的外甥江六格,兜兜轉轉,在外甥的幫助下在許多長官手裏當過奴役,最終他在一户叫孟明的人家裏做起了廚師。
命運多舛的陳德,中年遭遇了妻子張氏的病逝後,不得不一人挑起全家的生計大梁,上要奉養遺孀的病母,下要照顧兩個還未成年的兒子,十分辛苦,但是即使陳德拼盡了全力掙錢,還是有些力不從心,生活一直十分困苦,一天晚上,陳德因愁醉酒在孟明家犯了事,觸了家規,被孟明辭退,積鬱成疾的陳德,漸漸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對社會充滿了仇恨,性子日益孤僻暴戾,走向極端。
對生活徹底絕望的他,想過一死了之,但又覺得自己一生顛沛流離,就這麼死了太過窩囊,於是心生了一個瘋狂的想法:行刺當今皇帝,嚇他一個驚嚇,然後青史留名,死得轟轟烈烈。他曾在內務府為人跑過腿,對進宮路線早已爛熟於心,於是在籌備了一陣子以後,這件震驚全國的事情就發生了。
現在看來,陳德這個人,的確是被歷史記住了,雖然他這樣的行為在今天看來實在荒謬可笑,但確實也達到了他的目的。
透過複雜紛亂的歷史雲煙,這件案子實際上還存在諸多疑點,神武門是宮廷看守重區,為何混入一個人都沒人知道,是否侍衞裏面有什麼人和陳德是一派的,總之案件迷霧重重,但嘉慶最終還是沒能調查清楚。
劉禹錫有道:“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世間人心本就難測,更何況是帝王家的事呢,這樁疑案,就交還給歷史,慢慢沉澱吧。
參考資料:《清史稿》、《嘉慶皇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