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贏在一二年級的孩子,為啥輸在了三年級?這道“坎兒”太難邁了!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經典

大部分家長在看待孩子學習成績這件事上,都有很深的疑惑:為什麼孩子在一二年級學習很優異,經常考滿分,可當孩子升入三年級後成績就會猛然下滑,甚至連及格都困難了?

家長們或許也曾聽班主任們強調過:一二年級的成績是有水分的,考了雙百也不能得意,要幫助孩子邁過三年級的“坎兒”!

三年級的“坎兒”究竟是什麼?為啥孩子的成績會被拉開?

有的家長認為是“超前教育”的鍋,讓孩子誤以為“學習很容易”

有的家長認為是“學習習慣”的鍋,讓孩子丟失了“探索求子欲”

有的家長認為是“興趣培養”的鍋,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耐心”……

家長們的説法都各執一詞,但不可否定的是80%的孩子在三年級的時候都遭遇到了學習成績“滑鐵盧”,家長焦慮,孩子厭學,一場因學習成績導致的攻防戰也就此“展開”。

其實在一些從教多年的老師眼中,三年級的這道“坎兒”其實和外因影響並不大,而是三年級的學科本身存在難度,導致很多孩子一落千丈。

學科難度有提升,孩子想要順利地消化吸收,除了有良好基礎以外,還要有正確的教導引領方式,不然就可能被“超前教育”、“學習習慣”、“興趣培養”等外因干預,越學越差勁……

贏在一二年級的孩子,為啥輸在了三年級?這道“坎兒”太難邁了!

一:三年級學科的增加,讓孩子學習精力分散

當孩子升入三年級後,英語作為新一門主科也席捲而來,這時候課程的調整和新科目的介入,就會影響到一些孩子的學習習慣。

孩子起初會不知道把哪門學科當成重點,在他們嘗試自行安排學習方式的時候,就會出現學科壓力,導致顧此失彼,影響其他學科知識的消化進度。

尤其是那些沒有英語基礎,語言表達能力弱的孩子,他們本身對於語言敏感度就低,這時候英語學科的介入,很容易帶偏孩子對語文邏輯的理解能力,導致孩子在語文和英語之間分不清,出現厭學,成績下滑的現象。

二:學科難度的加深,讓孩子消化吸收困難

三年級的課程難度和一二年級是有明顯區分的,就拿語文和數學來講,一二年級都是一些簡單的識字、算術等題目。

1:語文的難度增加

邁入三年級後,語文課本文章長度增加,要考驗孩子的閲讀理解能力,作文題目的增加要考驗孩子的文字表達功底,這些對於基礎薄弱的孩子來講有很大的難度,即便是上課很用心地聽了,孩子也不一定能理解,不一定會表達,因此對於寫日記和寫作文這種新穎的作業和題目,會很惆悵。

2:數學的難度增加

邁入三年級後,數學的學習內容也不再是簡單的算術題,除了整數之外,還突然出現了,分數、小數、倍數,以及圍繞這些數字的各種邏輯思維發散題目。

這些作業題,就好像腦筋急轉彎,有時候連家長都繞不過來,就更別説孩子們了,因此孩子的數學成績也會受到干擾。

三:心理生理“轉變”,讓孩子有了自主思維

小時候孩子或許不懂為什麼要學習,但礙於媽媽和老師的督促,孩子會強迫自己學習,而到了三年級十歲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會有明顯的轉變。

這時他們的心理自主觀念的增加,可能衍生出許多壞習慣,會與父母頂嘴、爭吵、厭倦學習、不理解父母。

想要幫孩子順利邁過三年級的“坎兒”,從一年級時就要鋪墊了

可以説,能夠順利邁過三年級的“坎兒”的孩子,一般都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合理的學習習慣,這些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有時間積累基礎的。

如若想讓孩子一直保持一二年的優異成績,家長的監督和引導都不容落下。

第一問: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好了沒有?

第二問: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好了沒有?

第三問:孩子的學習質量高不高?

以上三個問題,只要在一二年級有了基本掌控,孩子的學習成績就不會被三年級的分水嶺拉開,但同樣,這些能力的搭建需要父母的監督和引導,若是一二年級看到孩子考出好成績就疏忽了,那後期肯定教導壓力倍增。

小學6年是孩子鞏固基礎的時機,因此每一步都要走得穩,走得紮實,只有在小學階段打造了堅固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能力,那才不會被將來的“難度”所難倒。

而具體怎麼陪孩子走好小學六年,就要看家長的實操性和指導能力了。

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給出了差異性的教育重點,幫助媽媽們能更好掌握孩子在該年齡段應該培養什麼,如何培養,如何提高學習成績。

一年級的鼓勵式教育,提升孩子學習韌性

二年級的求知慾探索,提升孩子學習樂趣

三年級的壞習慣改正,提升孩子學習能力

四年級的學習難度攻堅,解決孩子的學習疑惑

五六年級的升學減壓方式,幫助孩子快樂學習

一共十個章節,幫助家長合理規劃孩子的學習目標,解決孩子學習上遇到的難題,順利邁過小學關鍵期。

打好基礎——解決問題——積極備戰,一書囊括小學重點,于敏老師編著、力薦,小學家長必讀書冊,提升家長格局,改變孩子未來。

掌握正確的陪學方式,讓孩子的成績不再迷離,順利邁過三年級的那道坎兒,培養良好小學基礎,助力中學成績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