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最血性一戰 拯救大兵耿恭 至今未拍成電影

東漢最血性一戰 拯救大兵耿恭 至今未拍成電影

公元74年冬 地圖

1

新莽時期,西域都護李崇死於任上,西域都護府被撤。

半個世紀之後,經歷了衰落與中興的漢帝國終於緩過氣來,將目光重新投向了遙遠的西域。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共同出兵西域,進攻車師國。

這次出征非常順利,車師國的前王與后王(前王是后王之子)都歸降了漢朝,車師被平定。

在這場戰爭中,有一個人以司馬的身份,跟隨騎都尉劉張參加了西征。

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耿恭。

東漢最血性一戰 拯救大兵耿恭 至今未拍成電影

2

耿恭出生於東漢將門世家,扶風耿家。

他的叔叔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漢開國名將耿弇,在雲台二十八將中排名第四。

西征軍中的駙馬都尉耿秉則是耿恭的堂弟。

史書記載耿恭“少孤。

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

從小失去父親的他,性格中比別人多了一分堅韌。

而出身將門,又使得他性格豪邁,有領軍之才。

不過到永平十七年的西征為止,他並沒有獲得像堂弟耿秉那樣的成就,而只是以司馬的身份跟隨劉張西征。

車師歸降之後,漢朝終於再次設立了西域都護府,並任命陳睦為都護。同時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己校尉,分別屯駐在車師后王部的金蒲城,和前王部的柳中城,各置幾百名守軍。

兩城隔着一座天山,相去五百多里。

隨後,竇固率大軍撤離西域。

耿恭也正式開始書寫他的傳奇。

3

西域商賈往來,卻是小國林立,無力自保,對於匈奴來説從來都是一塊肥肉。

西征結束後的第二年三月,匈奴北單于派左鹿蠡王率二萬騎進攻車師。

首當其衝的便是耿恭屯駐的車師後國。

作為戊己校尉,保護車師是耿恭的職責所在。

於是即使手中僅有“數百人”,他也立刻派遣了三百人去救車師后王。

不過這無疑是螳臂當車。

三百人的救援隊在路上便遇到了匈奴大軍,結果全軍覆沒。

於是匈奴輕鬆地拿下了后王,繼而包圍了耿恭駐守的金蒲城。

此時的耿恭,損兵折將,又被人數百倍於己的敵人包圍,金蒲城危如累卵。

東漢最血性一戰 拯救大兵耿恭 至今未拍成電影

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

他將毒藥塗在箭上,然後警告匈奴人説:“我們漢朝的箭是神箭,中箭的人必出怪事!”緊接着,用強弩將毒箭射出。

中了箭的匈奴人傷口發熱,迅速潰爛,於是心生恐懼。

這一招起到了良好的殺雞儆猴的作用,止住了匈奴的勢頭。

恰在這個時候,老天爺也出手相助漢軍,降下了暴風雨。

耿恭一看機會來了,便率眾趁雨襲擊匈奴。

匈奴本來認定這是一塊到嘴的肥肉,可誰能想到肥肉還會咬人?

結果被殺得七零八落,只能感嘆漢軍神勇,是值得畏懼的對手。

於是匈奴退去,耿恭勉強擋下了第一次進攻。

4

匈奴人走了,但耿恭知道,他們一定還會回來的。

由於金蒲城不易防守,耿恭便在五月將隊伍遷到了疏勒城(新疆奇台縣以南)。

那裏靠近溪水,既可做水源,又可協助防守。

七月,匈奴就來了。

這一次,耿恭比上次更加主動,在匈奴立足未穩之時,就招募先登勇士,直接出城給匈奴當頭一棒。

匈奴又被打得四處逃散。

看來匈奴人是太輕敵了,總覺得志在必得,反而使得耿恭屢屢得手。

不過匈奴雖吃了虧,卻依舊佔據絕對的優勢。

隨後,他們在上游把溪流堵住,斷絕了城內的水源。

這一招非常毒辣,耿恭頓時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再不想辦法就只有一死。

於是他開始帶人在城中挖井。挖

了多深呢?十五丈。

漢尺十五丈大概合今天三十五米。

然而卻依舊沒有水。

城內水源急缺,最慘的時候需要“笮馬糞汁而飲之”。

耿恭仰天長嘆道:“聽説從前貳師將軍(李廣利)拔出佩刀刺向山岩,泉水飛湧而出,天佑我大漢,怎麼會沒有出路呢?”

然後整理自己的着裝,向着井跪拜。

過了一會,井水竟真的噴湧而出。所有人都高呼萬歲,疏勒城終於得救了!

耿恭沒有光顧着自己高興,還大度地讓人將水帶到城樓上,與匈奴友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看看,我們有水喝!

匈奴人的自信心又受到了嚴重打擊,以為漢軍真的有神明相助,於是第二次撤退。

5

耿恭雖然兩次打退了匈奴,但整個西域的形式已經非常嚴峻。

西域都護陳睦被焉耆和龜茲攻殺,匈奴又將另一位戊己校尉關寵所在的柳中城團團圍住。

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歸降漢朝不久的車師反叛,並聯合匈奴轉過身來進攻耿恭。

要説耿恭確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與士卒推心置腹,同生共死。

在這種絕境之下,竟然沒有一個人放棄。

他就靠着這樣的凝聚力,再次將敵人趕跑。

這裏還有一個小插曲。

車師后王的夫人,祖上是漢人。

她心中念着漢朝,於是常常偷偷地把敵情告訴給耿恭,還送去糧食。

孤懸於塞外的耿恭,心裏也定會因這位勇敢的女子而多了一絲絲的温暖吧。

當然,這些資助只是杯水車薪。

沒多久,疏勒城的糧食就吃完了。

到了最困難的時候,戰士們只能把鎧甲、強弩上的皮革給煮了充飢。

然而疏勒城裏依然不停地有人死去,最後只剩下幾十個人。

單于知道耿恭已經快堅持不下去了,認為他一定會投降,於是派了一個使者前去招降。

他開出的條件倒也豐厚,如果耿恭投降,可以封為白屋王,並給耿恭娶妻。

耿恭好像還真的挺動心。

他盛情邀請使者上城,然後“手擊殺之”,並當着匈奴人的面在城上把使者給烤了。

估計是真的餓了。

真可謂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單于大怒,增兵圍攻耿恭,但是卻依舊攻不下,真是氣啊!

看來這位漢朝的戊己校尉打算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此前,他甚至還派了一個叫範羌的人去敦煌領取士兵過冬的衣服。

顯然,他已經做好了在這過冬,跟匈奴人死磕的準備。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東漢最血性一戰 拯救大兵耿恭 至今未拍成電影

6

這仗打了這麼久,為什麼漢朝不派兵來救呢?

答案是,皇帝死了。

頗有魄力的漢明帝劉莊去世,漢章帝劉炟繼位。

雖然關寵已經上書向朝廷求援,但章帝可不像他的父親那般英武果決。

他很猶豫,救,還是不救?

於是他召集大臣們商議。

一派大臣以司空第五倫(複姓第五)為首,觀點很鮮明:不救。

而另一派以司徒鮑昱為首,認為該救,理由很明確:把人派到了千里之外,説不管就不管了?匈奴怎麼看漢朝?將士們怎麼看漢朝?如果不救,以後匈奴再進犯邊塞怎麼處理?戊己校尉手裏的人很少,卻撐了這麼久,説明他們還沒有放棄啊!就近發兵,倍道兼行,一定能擊敗匈奴疲憊之師。

不到四十天,就能把耿恭和關寵接回來。

萬幸啊,這一番話真的把猶豫的章帝説動了。

於是派遣耿秉坐鎮酒泉,秦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的軍隊,一共七千餘人西征。

建初元年(公元76年)正月,漢軍就到達了柳中城。

一戰過後,車師再次投降,匈奴逃跑。

東漢最血性一戰 拯救大兵耿恭 至今未拍成電影

7

然而遺憾的是,雖然援軍大獲全勝,關寵卻在援軍到達之前戰死了。

將領們一合計:離漢朝較近的關寵都死了,隔着一座天山的耿恭估計也沒戲了。

當下是冬季,要到天山北邊去實在太危險,算了,撤吧。

如果果真所有人都放棄了,那麼傳奇就將戛然而止。

可有一個人沒有放棄,這個人,就是耿恭派到敦煌領取冬衣的範羌。

範羌從敦煌跟隨王蒙等人再次出塞,此時看到漢軍要撤,極力勸阻,堅持要求去營救耿恭。

將領們還是不敢冒這個險,於是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給了範羌兩千人,讓他獨自去救耿恭。

範羌率軍向着山北前進,路上還遭遇了一丈多深的大雪,隊伍勉強達到了疏勒城。

令範羌驚喜的是,疏勒城中還有漢軍!

戰友關寵和上司陳睦都戰死,派去求援的範羌又毫無音訊,然而耿恭心裏想的就只有一件事,死守。

半夜裏,疏勒城裏的士兵們聽到有軍隊的聲音,以為是匈奴人來了,大為震驚。

想必他們手中已經拿好武器,準備做最後一搏了。

結果準備赴死的他們卻聽到了一聲吶喊:“我是範羌,漢軍來救你們了!”

城中頓時山呼萬歲!打開城門,兩邊抱頭痛哭。

是啊,終於可以回家了。

出發,玉門關!

然而匈奴並沒有走遠。

東漢最血性一戰 拯救大兵耿恭 至今未拍成電影

他們死死地咬着這隻兩千多人的隊伍,耿恭和範羌只好且戰且退。

跟隨耿恭離開疏勒城的士兵一共二十六人,三月份撤到玉門關時僅剩十三個人。

這十三個人,終於回來了。

史書記載了八個字:衣屨穿決,形容枯槁。

玉門關的中郎將鄭眾深深地為耿恭所感動,他上書皇帝説“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希望重重地獎勵他們。

於是待耿恭回到洛陽之後,就被拜為騎都尉。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這個官職就是率領耿恭西征的那位劉張將軍的官職。

範羌被封為縣丞,還有另外兩個留下名字的人,分別是石修,被拜為洛陽市丞,張封,被拜為雍營司馬。

其餘九名未留下姓名的戰士都被授予羽林之職,“羽林”指的是羽林軍,是漢朝最高規格的禁衞軍。

當然,榮譽同樣屬於那些戰死在西域的男兒,他們值得被永遠銘記。

所謂民族的脊樑,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吧。

他們的傳奇寫入了歷史,刻在了民族的靈魂中。

東漢最血性一戰 拯救大兵耿恭 至今未拍成電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91 字。

轉載請註明: 東漢最血性一戰 拯救大兵耿恭 至今未拍成電影 - 楠木軒